A、 只有构成犯罪的行为才能适用《东京公约》
B、 危害航空器上的良好秩序的行为可以适用《东京公约》
C、 《东京公约》有明确条文规定在机上劫持人质的行为适用本公约
D、 只有危害或能危害航空器或其所载人员或财产的安全的行为才能适用《东京公约》
答案:B
解析:题目解析 正确答案是B。这是因为《东京公约》适用于危害航空器上的良好秩序的行为,而不仅限于构成犯罪的行为。该公约旨在保障航空器上的安全,包括防止乘客或机组成员之间的冲突或干扰,因此危害航空器上的良好秩序的行为也可以适用该公约。
A、 只有构成犯罪的行为才能适用《东京公约》
B、 危害航空器上的良好秩序的行为可以适用《东京公约》
C、 《东京公约》有明确条文规定在机上劫持人质的行为适用本公约
D、 只有危害或能危害航空器或其所载人员或财产的安全的行为才能适用《东京公约》
答案:B
解析:题目解析 正确答案是B。这是因为《东京公约》适用于危害航空器上的良好秩序的行为,而不仅限于构成犯罪的行为。该公约旨在保障航空器上的安全,包括防止乘客或机组成员之间的冲突或干扰,因此危害航空器上的良好秩序的行为也可以适用该公约。
A. 仅注意机上安全
B. 仅注意机上保安
C. 同时兼顾机上安全和机上保安
D. 以上均不对
解析:题目解析 根据《附件 17》的规定,在机上部署保安员的目的是同时兼顾机上安全和机上保安。机上保安员的存在旨在保障航空器的安全,同时也要确保保安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应对潜在的威胁和风险。因此,答案为C。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根据《东京公约》的规定,对于涉嫌实施违反航空器登记国刑法行为的旅客,只要降落地国不进行刑事追诉,就不可将其留在境内。 ( ) 答案: B.错误 解析: 根据《东京公约》的规定,对于涉嫌实施违反航空器登记国刑法行为的旅客,可以将其留在境内,不一定需要降落地国进行刑事追诉。因此,选项 B 正确,答案为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海关用的航空器上的犯罪行为应当适用《东京公约》。( ) 答案:B 解析:《东京公约》主要关注国际民航领域的犯罪行为,而海关用的航空器通常不属于国际民航范畴,因此不适用该公约。所以,答案为错误(B)。
A. 只从事国际飞行
B. 只从事国内飞行
C. 从事国际或从事国内
D. 起飞地降落地在航空器登记国领土以外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要求根据《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确定哪些情况下可以适用于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从事暴力行为。正确答案是C和D。 C选项指出只要航空器从事国际或从事国内飞行,都可以适用于《蒙特利尔公约》规定。 D选项指出如果起飞地和降落地在航空器登记国领土以外,也可以适用于《蒙特利尔公约》规定。 A选项和B选项都对特定情况做了限制,而C和D选项则包括了更广泛的情况,因此是正确答案。
A. 《东京公约》
B. 《海牙公约》
C. 《蒙特利尔公约》
D. 《芝加哥公约》
解析:题目解析 答案: AD 解析:关于“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的规定,主要出现在《蒙特利尔公约》和《东京公约》中。因此: A. 《东京公约》规定了“或引渡或起诉”原则(正确)。 B. 《海牙公约》未涉及这一原则的规定。 C. 《蒙特利尔公约》规定了“或引渡或起诉”原则(正确)。 D. 《芝加哥公约》是关于国际民航领域的公约,与刑事追诉原则无关。 因此,选项AD是正确的。
A. 《东京公约》
B. 《海牙公约》
C. 《蒙特利尔公约》
D. 《芝加哥公约》
解析:首次对非法劫持航空器行为作出规定的国际公约是( )。 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 A. 《东京公约》。这是因为《东京公约》是第一个对非法劫持航空器行为作出规定的国际公约,于1963年在东京签署。
A. 刑事责任
B. 民事责任
C. 行政责任
D. 违宪责任
解析:题目解析 依据《东京公约》采取的措施,在被提起诉讼时,可免除的责任包括( )。 A. 刑事责任 B. 民事责任 C. 行政责任 D. 违宪责任 答案:ABC 解析: 依据《东京公约》,A选项正确,可免除刑事责任。B选项也正确,可免除民事责任。C选项也正确,可免除行政责任。D选项不在免除的范围内,因此错误。
A. 机长和机组人员均可免责
B. 旅客可以免责
C. 航空器所有人可免责,但航空器经营人不可免责
D. 本次飞行是为他而进行的人可免责
解析:依据《东京公约》采取的措施,在被提起诉讼时,关于免责的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C 解析:根据《东京公约》,航空器所有人可免责,但航空器经营人不可免责。选项C中提到航空器所有人可免责,这是正确的,但说航空器经营人不可免责是错误的。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除了警察用的航空器上的犯罪行为不可以适用《东京公约》外,在任何航空器上的犯罪行为都可以适用。( ) 答案:B 解析:虽然《东京公约》主要涉及国际民航领域的犯罪行为,但并不是在任何航空器上的犯罪行为都可以适用。军用航空器上的犯罪行为通常不适用该公约,因此答案为错误(B)。
A. 机长在航空器上对行为人采取管束措施,航空器在一国领土上 降落前,需要将该航空器载有一个受管束措施的人的事实及其理由,通知该国当局
B. 机长在航空器上对行为人采取管束措施,航空器在一国领土上 降落前,无需将该航空器载有一个受管束措施的人的事实及其理由,通知该国当局
C. 机长在航空器上对行为人采取管束措施,航空器在一国领土上 降落前,机长可视情况将该航空器载有一个受管束措施的人的事实及其理由,通知该国当局
D. 机长在航空器上对行为人采取管束措施,航空器只有在公约缔约国降落,才可以继续采取管束措施
解析:题目解析 根据《东京公约》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机长在航空器上对行为人采取管束措施,航空器在一国领土上降落前,无需将该航空器载有一个受管束措施的人的事实及其理由通知该国当局(B)。这是因为根据公约规定,机长在航空器上对行为人采取管束措施,航空器在一国领土上降落前,需要将该航空器载有一个受管束措施的人的事实及其理由通知该国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