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8.郁达夫的不少小说以描写"性苦闷"为内容,并非表现"性苦闷"的作品有( )

A、 《薄奠》

B、 《沉沦》

C、 《采石矶》

D、 《笃萝行》

E、 《履痕处处》

答案:ACDE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23.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 ),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a02f-cf0d-a381-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郭沫若宣扬了"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的历史剧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a02f-cf0e-e89c-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散文《听听那冷雨》的作者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3b-45be-09a1-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 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是徐枕亚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3b-45bd-41d4-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慕尼黑》一诗采用的艺术手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a02f-cf0e-d5b7-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茅盾在《追求》中塑造的最为突出的一个女性形象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a02f-cf0e-53fa-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茅盾在《追求》中塑造的最为突出的一个女性形象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3b-45bd-d64d-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 1915年9月 ( ) 主编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a02f-cf0d-a053-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 )和通信集( )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a02f-cf0e-8ae7-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成功地运用了陕北民歌( )的形式,在诗歌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3b-45bd-de39-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8.郁达夫的不少小说以描写"性苦闷"为内容,并非表现"性苦闷"的作品有( )

A、 《薄奠》

B、 《沉沦》

C、 《采石矶》

D、 《笃萝行》

E、 《履痕处处》

答案:ACDE

分享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相关题目
23.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 ),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a02f-cf0d-a381-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郭沫若宣扬了"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的历史剧有( )

A.  《屈原》

B.  《王昭君》

C.  《南冠草》

D.  《棠棣之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a02f-cf0e-e89c-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散文《听听那冷雨》的作者是( )

A.  白先勇

B. 余光中

C.  余秋雨

D.  台静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3b-45be-09a1-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 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是徐枕亚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3b-45bd-41d4-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慕尼黑》一诗采用的艺术手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C. 象征

D.  对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a02f-cf0e-d5b7-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茅盾在《追求》中塑造的最为突出的一个女性形象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a02f-cf0e-53fa-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茅盾在《追求》中塑造的最为突出的一个女性形象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3b-45bd-d64d-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 1915年9月 ( ) 主编的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a02f-cf0d-a053-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1917—1921年郭沫若的文学思想,集中表现在论文( )和通信集( )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a02f-cf0e-8ae7-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成功地运用了陕北民歌( )的形式,在诗歌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3b-45bd-de39-c00c-6fe26d79a2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