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搜索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19.某些香蕉植株组织中存在的内生菌可防治香蕉枯萎病,其筛选流程及抗性检测如图。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在大量感染香蕉枯萎病的香蕉种植园内,从感病植株上采集样品

B、 将采集的样品充分消毒后,用蒸馏水冲洗,收集冲洗液进行无菌检测

C、 将无菌检测合格的样品研磨,经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内生菌的单菌落

D、 判断内生菌的抗性效果需比较有无接种内生菌的平板上的病原菌菌斑大小

答案:CD

解析:解析:【分析】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 术应围绕着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2、稀释涂布平板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 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 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 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 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详解】A、题干信息:某些香蕉植株组织中存在的内生菌可防治香蕉枯萎病,故在大量感染香蕉枯萎病的香蕉种植园内,从未感病植株上采集样品,A错误;B、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将采集的样品充分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收集冲洗液进行无菌检测,B错误;C、题图可知,样品研磨后进行了稀释涂布,可见将无菌检测合格的样品研磨,经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内生菌的单菌落,C正确;D、题图抗性检测可知,判断内生菌的抗性效果需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接种内生菌得到病原菌菌斑,实验组接种内生菌得到病原菌菌斑,然后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菌斑大小,实验组病原菌菌斑越小表明内生菌抗性效果越好,D正确。故选CD。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14.用含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的培养基诱导草莓茎尖形成不定芽,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c022-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下图为眼虫在适宜条件下增殖的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b9ec-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家蝇Y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M、m是控制家蝇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对黑色基因m为完全显性。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F1,从F1开始逐代随机交配获得Fn。不考虑交换和其他突变,关于F1至F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751e-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6a51-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有基因修饰系统的 T-DNA 插入到水稻细胞 M 的某条染色体上,在该修饰系统的作用下,一个 DNA 分子单链上的一个 C 脱去氨基变为 U,脱氨基过程在细胞 M 中只发生一次。将细胞 M 培育成植株 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a6ef-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科研人员发现,运动能促进骨骼肌细胞合成FDC5蛋白,该蛋白经蛋白酶切割,产生的有活性的片段被称为鸢尾素。鸢尾素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使细胞中线粒体增多,能量代谢加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8029-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0095-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某稳定的生态系统某时刻第一、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量分别为6g/m2和30g/m2,据此形成上宽下窄的生物量金字塔。该生态系统无有机物的输入与输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39b9-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植物工厂是通过光调控和通风控温等措施进行精细管理的高效农业生产系统,常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7831-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d1d4-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19.某些香蕉植株组织中存在的内生菌可防治香蕉枯萎病,其筛选流程及抗性检测如图。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在大量感染香蕉枯萎病的香蕉种植园内,从感病植株上采集样品

B、 将采集的样品充分消毒后,用蒸馏水冲洗,收集冲洗液进行无菌检测

C、 将无菌检测合格的样品研磨,经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内生菌的单菌落

D、 判断内生菌的抗性效果需比较有无接种内生菌的平板上的病原菌菌斑大小

答案:CD

解析:解析:【分析】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 术应围绕着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2、稀释涂布平板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 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 基表面生长的一个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 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 有多少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为30〜300 的平板进行计数。【详解】A、题干信息:某些香蕉植株组织中存在的内生菌可防治香蕉枯萎病,故在大量感染香蕉枯萎病的香蕉种植园内,从未感病植株上采集样品,A错误;B、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将采集的样品充分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收集冲洗液进行无菌检测,B错误;C、题图可知,样品研磨后进行了稀释涂布,可见将无菌检测合格的样品研磨,经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内生菌的单菌落,C正确;D、题图抗性检测可知,判断内生菌的抗性效果需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接种内生菌得到病原菌菌斑,实验组接种内生菌得到病原菌菌斑,然后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菌斑大小,实验组病原菌菌斑越小表明内生菌抗性效果越好,D正确。故选CD。

分享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14.用含有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的培养基诱导草莓茎尖形成不定芽,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基中NAA/6-BA比例过高,不利于不定芽的诱导

B. 推断6-BA应为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C. 该研究的结果可指导草莓脱毒苗的生产

D. 相同条件下,NAA诱导草莓茎尖形成不定芽的效果优于2,4-D

解析:解析:【分析】分析题表:自变量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配比,因变量为不定芽诱导率;培养基中NAA/6-BA比例逐渐增大时,不定芽诱导率先上升后降低,培养基中2,4-D/6-BA比例逐渐增大时,不定芽诱导率先上升后降低,相同的NAA/6-BA和2,4-D/6-BA的配比下,培养基中使用2,4-D/6-BA更有利于诱导形成不定芽。【详解】A、由题表可知,培养基中NAA/6-BA比例逐渐增大时,不定芽诱导率先上升后降低,且当NAA/6-BA比例为0.5/1时,不定芽诱导率最低;故培养基中NAA/6-BA比例过高,不利于不定芽的诱导,A正确;B、不定芽的形成需要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题表中NAA和2,4-D属于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故推断6-BA应为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B正确;C、草莓脱毒苗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诱导形成不定芽,故该研究的结果可指导草莓脱毒苗的生产,C正确;D、由题表相关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下,2,4-D诱导草莓茎尖形成不定芽的效果优于NAA,D错误。故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c022-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下图为眼虫在适宜条件下增殖的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时期,细胞核的变化与高等动物细胞相同

B. ③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C. ④时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 ⑤时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与高等植物细胞相同

解析:解析:【分析】动植物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布在细胞中,核膜核仁消失;中期: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详解】A、②时期已经完成了DNA的复制,相当于高等动物的有丝分裂前期,但图中还能观察到核膜,高等动物有丝分裂前期核仁、核膜消失,A错误;B、由图可知,③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相当于高等动物有丝分裂中期,B正确;C、④时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C错误;D、⑤时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与高等动物细胞相同,都是直接从细胞中央溢开,D错误。故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b9ec-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家蝇Y染色体由于某种影响断成两段,含s基因的小片段移接到常染色体获得XY'个体,不含s基因的大片段丢失。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其他均可存活且繁殖力相同。M、m是控制家蝇体色的基因,灰色基因M对黑色基因m为完全显性。如图所示的两亲本杂交获得F1,从F1开始逐代随机交配获得Fn。不考虑交换和其他突变,关于F1至F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

B. 各代均无基因型为MM的个体

C. 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逐代降低

D. 雌性个体所占比例逐代降低

解析:解析:【分析】含s基因的家蝇发育为雄性,据图可知,s基因位于M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含有M的个体同时含有s基因,即雄性个体均表现为灰色,雌性个体不会含有M,只含有m,故表现为黑色,因此所有个体均可由体色判断性别,A正确;B、含有Ms基因的个体表现为雄性,基因型为MsMs的个体需要亲本均含有Ms基因,而两个雄性个体不能杂交,B正确;C、亲本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mX,雄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为XMs、Ms0、Xm、m0,子一代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的雌蝇胚胎致死,雄性个体为1/3XXY’(XXMsm)、1/3XY’(XMsm),雌蝇个体为1/3XXmm,把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分开考虑,只考虑性染色体,子一代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3/4X、1/40,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含有X,子二代中3/4XX、1/4X0;只考虑常染色体,子二代中1/2Msm、1/2mm,1/8mmX0致死,XXmm表现为雌性,所占比例为3/7,雄性个体3/7XXY’(XXMsm)、1/7XY’(XMsm),即雄性个体中XY'所占比例由1/2降到1/4,逐代降低,雌性个体所占比例由1/3变为3/7,逐代升高,C正确,D错误。故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751e-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抗体检测法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B. 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

C. 患者康复后,会出现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酸的情况

D. 感染该病毒但无症状者,因其体内不能产生抗体不适用抗体检测法检测

解析: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核酸检测法:利用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详解】A、抗体只能与特定抗原结合,所以抗体检测法就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A正确;B、体液免疫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产生抗体,所以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B正确;C、机体通过产生较多的抗体从而将新冠病毒彻底消灭,故患者康复后,会出现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酸的情况,C正确;D、感染该病毒的部分人由于其机体自身免疫力强而未出现症状,但其仍发生相关免疫反应,故其体内也能产生抗体,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理解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的基本原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6a51-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含有基因修饰系统的 T-DNA 插入到水稻细胞 M 的某条染色体上,在该修饰系统的作用下,一个 DNA 分子单链上的一个 C 脱去氨基变为 U,脱氨基过程在细胞 M 中只发生一次。将细胞 M 培育成植株 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 的每一个细胞中都含有 T-DNA

B. N 自交,子一代中含 T-DNA 的植株占 3/4

C. M 经 n(n≥1)次有丝分裂后,脱氨基位点为 A-U 的细胞占 1/2n

D. M 经 3 次有丝分裂后,含T-DNA 且脱氨基位点为 A-T 的细胞占 1/2

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含有基因修饰系统的 T-DNA 插入到水稻细胞 M 的某条染色体上,在该修饰系统的作用下,一个 DNA 分子单链上的一个 C 脱去氨基变为 U,脱氨基过程在细胞 M 中只发生一次”,所以M细胞含有T-DNA,且该细胞的脱氨基位点由C-G对变为U-G对,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原料为脱氧核苷酸(A、T、C、G)。【详解】A、N是由M细胞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没有DNA的丢失,由于T-DNA 插入到水稻细胞 M 的某条染色体上,所以M细胞含有T-DNA,因此N的每一个细胞中都含有 T-DNA,A正确;B、N植株的一条染色体中含有T-DNA,可以记为+,因此N植株关于是否含有T-DNA的基因型记为+-,如果自交,则子代中相关的基因型为++∶+-∶--=1∶2∶1,有 3/4的植株含 T-DNA ,B正确;C、M中只有1个DNA分子上的单链上的一个 C 脱去氨基变为 U,所以复制n次后,产生的子细胞有2n个,但脱氨基位点为 A-U 的细胞的只有1个,所以这种细胞的比例为1/2n,C正确;D、如果M 经 3 次有丝分裂后,形成子细胞有8个,由于M细胞 DNA 分子单链上的一个 C 脱去氨基变为 U,所以是G和U配对,所以复制三次后,有4个细胞脱氨基位点为C-G,3个细胞脱氨基位点为A-T,1个细胞脱氨基位点为U-A,因此含T-DNA 且脱氨基位点为 A-T 的细胞占 3/8,D错误。故选D。【点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a6ef-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科研人员发现,运动能促进骨骼肌细胞合成FDC5蛋白,该蛋白经蛋白酶切割,产生的有活性的片段被称为鸢尾素。鸢尾素作用于白色脂肪细胞,使细胞中线粒体增多,能量代谢加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色

B. 鸢尾素在体内的运输离不开内环境

C. 蛋白酶催化了鸢尾素中肽键的形成

D. 更多的线粒体利于脂肪等有机物的消耗

解析:解析:【分析】1、脂肪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2、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详解】A、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A正确;B、有活性的片段鸢尾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脂肪细胞的能量代谢,B正确;C、蛋白酶切割FDC5蛋白形成有活性的鸢尾素片段,蛋白酶催化肽键的断裂,C错误;D、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脂肪细胞线粒体增多,有利于脂肪细胞消耗更多的脂肪,D正确。故选C。【点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8029-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清洁能源的 使用能够降低碳足迹

B. 在近海中网箱养鱼不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C.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与人类活动有关

D. 水泥生产不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唯一原因

解析:解析:【分析】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详解】A、碳足迹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洁能源的使用能够降低碳足迹,A正确;B、在近海中网箱养鱼,养殖过程中大量饵料及产生的排泄物等有机物长时间的累积,对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会产生各种影响,B错误;C、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与人类活动有关,如过度砍伐森林等,C正确;D、水泥生产不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唯一原因,除此之外还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D正确。故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0095-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某稳定的生态系统某时刻第一、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量分别为6g/m2和30g/m2,据此形成上宽下窄的生物量金字塔。该生态系统无有机物的输入与输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量不能由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一营养级

B. 根据生物体内具有富集效应的金属浓度可辅助判断不同物种所处营养级的高低

C. 流入分解者的有机物中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

D. 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可能小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解析:解析:【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又称生物浓缩,是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其浓度随着食物链不断升高。【详解】A、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不能由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一营养级,A正确;B、依据生物富集,金属浓度沿食物链不断升高,故可辅助判断不同物种所处营养级的高低,B正确;C、第一营养级植物的残枝败叶中的有机物流入分解者、消费者的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流入分解者,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消费者通过捕食生产者获取能量,故流入分解者的有机物中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C正确;D、该生态系统是稳定的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大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错误。故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39b9-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植物工厂是通过光调控和通风控温等措施进行精细管理的高效农业生产系统,常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调控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

B. 应保持培养液与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同

C. 合理控制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D. 适时通风可提高生产系统内的CO2浓度

解析:解析:【分析】影响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有:①CO2浓度;②温度;③光照强度。【详解】A、不同植物对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可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调控光的波长和光照强度,A正确;B、为保证植物的根能够正常吸收水分,该系统应控制培养液的浓度小于植物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B错误;C、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让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少分解有机物,合理控制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C正确;D、适时通风可提高生产系统内的CO2浓度,进而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D正确。故选B。【点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7831-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溶酶体膜上的H+载体蛋白和Cl-/H+转运蛋白都能运输H+,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严重时可导致溶酶体破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H+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 H+载体蛋白失活可引起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

C. 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

D. 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活性增强

解析:解析:【分析】1.被动运输:简单来说就是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的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能量。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氧气,二氧化碳,脂肪,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氨基酸,核苷酸,特例...2.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如:矿物质离子,葡萄糖进出除红细胞外的其他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3.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能量。【详解】A、Cl-/H+转运蛋白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运出H+的同时把Cl-逆浓度梯度运入溶酶体,说明H+浓度为溶酶体内较高,因此H+进入溶酶体为逆浓度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溶酶体内H+浓度由H+载体蛋白维持,若载体蛋白失活,溶酶体内pH改变导致溶酶体酶活性降低,进而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B正确;C、Cl-/H+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的细胞中,因Cl-转运受阻导致溶酶体内的吞噬物积累,该突变体的细胞中损伤和衰老的细胞器无法得到及时清除,C正确;D、细胞质基质中的pH与溶酶体内不同,溶酶体破裂后,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的水解酶可能失活,D错误。故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d1d4-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