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搜索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0.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M、N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该同学对这些菌落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操作过程当中出现杂菌污染,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为杂菌,A合理;

B、 若M、N菌株互为对方提供所缺失的氨基酸形成的菌落,需要MN混合在一起才能生存,而该菌落来自于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而题干中进行了充分稀释,单个细菌缺少必须的氨基酸,不能形成菌落,B不合理;

C、 M、N菌株混合培养后在基本培养基上可以生存。推测可能是混合培养过程当中,菌株间发生了基因交流,获得了对方的遗传物质,C合理;

D、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在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当中已突变的基因也可能再次发生突变得到可在基本培养基上生存的野生型大肠杆菌,D合理。故选B。【点睛】两种营养缺陷型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细菌可以通过相互“接合”(即有性生殖)而实现基因交流。

答案:B

解析:解析:【分析】本题以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探究为情境,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详解】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14.青霉菌处在葡萄糖浓度不足的环境中时,会通过分泌青霉素杀死细菌,以保证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目前已实现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关于该生产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871a-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迷迭香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进行工厂化生产时,先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再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获得迷迭香酸,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0474-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如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突变,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3201-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DNA在细胞生命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类型的损伤。如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如图1);如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c88c-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脱氧核酶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单链DNA分子。下图为10-23型脱氧核酶与靶RNA结合并进行定点切割的示意图。切割位点在一个未配对的嘌呤核苷酸(图中R所示)和一个配对的嘧啶核苷酸(图中Y所示)之间,图中字母均代表由相应碱基构成的核苷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95fe-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某种疾病,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7d3f-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ce50-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下列关于森林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fe98-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9 只鼠,第二次捕获 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 15 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 5 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结果取整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b246-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93f6-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20.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M、N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该同学对这些菌落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操作过程当中出现杂菌污染,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为杂菌,A合理;

B、 若M、N菌株互为对方提供所缺失的氨基酸形成的菌落,需要MN混合在一起才能生存,而该菌落来自于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而题干中进行了充分稀释,单个细菌缺少必须的氨基酸,不能形成菌落,B不合理;

C、 M、N菌株混合培养后在基本培养基上可以生存。推测可能是混合培养过程当中,菌株间发生了基因交流,获得了对方的遗传物质,C合理;

D、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在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当中已突变的基因也可能再次发生突变得到可在基本培养基上生存的野生型大肠杆菌,D合理。故选B。【点睛】两种营养缺陷型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细菌可以通过相互“接合”(即有性生殖)而实现基因交流。

答案:B

解析:解析:【分析】本题以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探究为情境,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详解】

分享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14.青霉菌处在葡萄糖浓度不足的环境中时,会通过分泌青霉素杀死细菌,以保证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目前已实现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关于该生产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发酵液中的碳源不宜使用葡萄糖

B. 可用深层通气液体发酵技术提高产量

C. 选育出的高产菌株经扩大培养后才可接种到发酵罐中

D. 青霉素具有杀菌作用,因此发酵罐不需严格灭菌

解析:解析:【分析】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四类营养物质。配制培养基时除了满足基本的营养条件外,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pH、O2的要求。【详解】A、青霉菌处于葡萄糖浓度不足的环境中会通过分泌青霉素杀死细菌;提供相同含量的碳源,葡萄糖溶液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较多,会导致细胞失水,发酵液中的碳源不宜使用葡萄糖,乳糖是二糖,可被水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是青霉菌生长的最佳碳源,可以被青霉菌缓慢利用而维持青霉素分泌的有利条件,A正确;B、青霉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可用深层通气液体发酵技术提高产量,B正确;C、选育出的高产青霉素菌株经扩大培养纯化后,才可接种到发酵罐中进行工业化生产,C正确;D、为了防止细菌、其他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获得纯净的青霉素,发酵罐仍需严格灭菌,D错误。故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871a-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迷迭香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进行工厂化生产时,先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再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获得迷迭香酸,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迷迭香顶端幼嫩的茎段适合用作外植体

B. 诱导愈伤组织时需加入NAA和脱落酸

C. 悬浮培养时需将愈伤组织打散成单个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

D. 茉莉酸甲酯改变了迷迭香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速率

解析:解析:【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2、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详解】A、迷迭香顶端幼嫩的茎段适合用作外植体,生长旺盛,分裂能力较强,A正确;B、诱导愈伤组织时需加入NAA和细胞分裂素,B错误;C、悬浮培养时需将愈伤组织打散成单个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使得其可以进一步分裂,C正确;D、加入诱导剂茉莉酸甲酯可大幅提高产量,推测茉莉酸甲酯改变了迷迭香次生代谢产物(不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的合成速率,D正确。故选B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0474-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如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突变,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该致病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

B. 若Ⅱ-1不携带该致病基因,则Ⅱ-2一定为杂合子

C. 若Ⅲ-5正常,则Ⅱ-2一定患病

D. 若Ⅱ-2正常,则据Ⅲ-2是否患病可确定该病遗传方式

解析:解析:【分析】判断遗传方式的口诀为: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患,父子无病在常染;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患,母女无病在常染。若上述口诀不能套上时,只能通过假设逐一进行验证。【详解】A、由于该家系中有女患者,所以该致病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A正确;B、若Ⅱ-1不携带该致病基因,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2(其父子的显性基因和母亲的隐性基因一定传给她)一定为杂合子XAXa,B正确;C、若Ⅲ-5正常,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Ⅱ-1正常为aa,而Ⅲ-3患病Aa,可推出Ⅱ-2一定患病为A,C正确;D、若Ⅱ-2正常,Ⅲ-3患病,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Ⅲ-2患病,则可推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Ⅲ-2正常,则不能推出具体的遗传方式,D错误。故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3201-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DNA在细胞生命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类型的损伤。如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如图1);如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所示的DNA经复制后有半数子代DNA含该损伤导致的突变基因

B. 图1所示转录产生的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

C. 图2所示的转录过程是沿着模板链的5'端到3'端进行的

D. 图2所示的DNA聚合酶催化DNA损伤链的修复,方向是从n到m

解析: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所转录出的mRNA较正常的mRNA插入了一个碱基A,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一定改变,而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即修复因子Mfd识别在前,滞留的RNA聚合酶,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修复在后。【详解】A、根据半保留复制可知,图1所示的DNA经复制后有半数子代DNA含该损伤导致的突变基因,A正确;B、由题意可知,图1所示为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因为密码子存在简并性,mRNA掺入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之后,不同的密码子可能绝对相同的氨基酸,B正确;C、转录时mRNA是由5'端到3'端进行的,模板链是由3'端到5'端进行的,C错误;D、由mRNA的合成方向可知,2中上侧为模板链,m是3’端,n是5’端,切除后DNA聚合酶会以下侧链为模板,根据 DNA聚合酶合成子链方向可知,修复是从n向m进行,D正确。故选AB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c88c-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脱氧核酶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催化活性的单链DNA分子。下图为10-23型脱氧核酶与靶RNA结合并进行定点切割的示意图。切割位点在一个未配对的嘌呤核苷酸(图中R所示)和一个配对的嘧啶核苷酸(图中Y所示)之间,图中字母均代表由相应碱基构成的核苷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脱氧核酶的作用过程受温度的影响

B. 图中Y与两个R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C. 脱氧核酶与靶RNA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有两种

D. 利用脱氧核酶切割mRNA可以抑制基因的转录过程

解析:解析:【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详解】A、脱氧核酶的本质是DNA,温度会影响脱氧核酶的结构,从而影响脱氧核酶的作用,A正确;B、图示可知,图中Y与两个R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B错误;C、脱氧核酶本质是DNA,与靶RNA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有A-U、T-A、C-G、G-C四种,C错误;D、利用脱氧核酶切割mRNA可以抑制基因的翻译过程,D错误。故选BCD。【点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95fe-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某种疾病,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药物甲的作用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

B. 药物乙抑制NE释放过程中的正反馈

C. 药物丙抑制突触间隙中NE的回收

D. NE-β受体复合物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解析:解析:【分析】去甲肾上腺素(NE)存在于突触小泡,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故NE是一种神经递质。由图可知,药物甲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灭活;药物乙抑制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药物丙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回收。【详解】A、药物甲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灭活,进而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增多,A正确;B、由图可知,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前膜的α受体结合,进而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这属于负反馈调节,药物乙抑制NE释放过程中的负反馈,B错误;C、由图可知,去甲肾上腺素被突触前膜摄取回收,药物丙抑制突触间隙中NE的回收 ,C正确;D、神经递质NE与突触后膜的β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D正确。故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7d3f-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H区病变的人,不能看懂文字

B. 手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的调控

C. 条件反射 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 紧张、焦虑等可能抑制成人脑中的神经发生

解析:解析:【分析】位于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能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详解】A、大脑皮层H区病变的人,听不懂讲话,A错误;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会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刺激中央前回的其他部位,会引起其他相应器官的运动,B错误;C、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是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多次结合的结果,缺少了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会消退,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错误;D、紧张、焦虑可能会引起突触间隙神经递质的含量减少,所以紧张、焦虑等可能抑制成人脑中的神经发生,D正确。故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ce50-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下列关于森林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壤的理化性质不会影响森林群落演替

B. 植物种群数量的改变不会影响森林群落演替

C. 森林由乔木林变为灌木林属于群落演替

D. 砍伐树木对森林群落演替的影响总是负面的

解析:解析:【分析】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某些自然因素,因为人类生产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但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也不是只具有破坏性的,也可以是通过建立新的人工群落实现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详解】A、土壤的理化性质会影响森林群落演替,A错误;B、植物种群数量的改变会影响森林群落演替,B错误;C、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森林由乔木林变为灌木林也属于群落演替,C正确;D、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但不一定总是负面的,适度的砍伐对森林群落的演替是有意义的,D错误。故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fe98-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9 只鼠,第二次捕获 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 15 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 5 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 )(结果取整数)

A. 66 只/公顷

B. 77 只/公顷

C. 83 只/公顷

D. 88 只/公顷

解析:解析:【分析】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 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9 只鼠中有 5 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故可将第一次标记的鼠的数量视为39-5=34只,第二次捕获 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 15 只,设该区域该种鼠的种群数量为X只,则根据计算公式可知,(39-5)/X=15/34,解得X≈77.07,面积为一公顷,故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77 只/公顷。B正确。故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b246-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B. M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

C. N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 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解析: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的类型包括轴突—树突型和轴突—细胞体型。【详解】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为轴突到树突或轴突到细胞体,则图中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②,A错误;B、M处无论处于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都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B正确;C、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则N处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C错误;D、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被灭活,不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ACD。【点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93f6-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