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搜索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现代人的 DNA 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类似磁铁的“引子”,成功将极其微量的古人类 DNA 从提取自土壤沉积物中的多种生物的 DNA 中识别并分离出来,用于研究人类起源及进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引子”的彻底水解产物有两种

B、 设计“引子”的 DNA 序列信息只能来自核 DNA

C、 设计“引子”前不需要知道古人类 的 DNA 序列

D、 土壤沉积物中的古人类双链 DNA 可直接与“引子”结合从而被识别

答案:C

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利用现代人的 DNA 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类似磁铁的“引子”,成功将极其微量的古人类 DNA 从提取自土壤沉积物中的多种生物的 DNA 中识别并分离出来”,所以可以推测“因子”是一段单链DNA序列,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去探测古人类DNA中是否有与该序列配对的碱基序列。【详解】A、根据分析“引子”是一段DNA序列,彻底水解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共6种产物,A错误;B、由于线粒体中也含有DNA,因此设计“引子”的 DNA 序列信息还可以来自线粒体DNA,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利用现代人的 DNA 序列设计并合成了引子”,说明设计“引子”前不需要知道古人类的 DNA 序列,C正确;D、土壤沉积物中的古人类双链 DNA 需要经过提取,且在体外经过加热解旋后,才能与“引子”结合,而不能直接与引子结合,D错误。故选C。【点睛】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12.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在染色体复制后彼此配对,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了交换,结果如右图所示。该精原细胞此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均进入减数分裂,若此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异,则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bb的细胞所占的比例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8c59-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DNA在细胞生命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类型的损伤。如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如图1);如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c88c-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乳酸链球菌分泌的一种抗菌肽。研究者对Nisin发酵生产过程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a277-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M、N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该同学对这些菌落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744f-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原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由同一抗原刺激产生的不同抗体统称为多抗。将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 p72 注入小鼠体内,可利用该小鼠的免疫细胞制备抗 p72 的单抗,也可以从该小鼠的血清中直接分离出多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ba28-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从小鼠胚胎中分离获取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在传代后的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14c8-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辽宁省盘锦市的蛤蜊岗是由河流入海冲积而成的具有潮间带特征的水下钱滩,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滩涂贝类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的底栖动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利用样方法对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底栖动物主要包括滤食性的双壳类、碎屑食性的多毛类和肉食性的虾蟹类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922b-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在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种内竞争加剧,导致出生率下降、个体免疫力减弱,翌年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在种群数量低的年份,情况完全相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b7ee-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其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子细胞。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da50-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关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068b-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4.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现代人的 DNA 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类似磁铁的“引子”,成功将极其微量的古人类 DNA 从提取自土壤沉积物中的多种生物的 DNA 中识别并分离出来,用于研究人类起源及进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引子”的彻底水解产物有两种

B、 设计“引子”的 DNA 序列信息只能来自核 DNA

C、 设计“引子”前不需要知道古人类 的 DNA 序列

D、 土壤沉积物中的古人类双链 DNA 可直接与“引子”结合从而被识别

答案:C

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利用现代人的 DNA 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类似磁铁的“引子”,成功将极其微量的古人类 DNA 从提取自土壤沉积物中的多种生物的 DNA 中识别并分离出来”,所以可以推测“因子”是一段单链DNA序列,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去探测古人类DNA中是否有与该序列配对的碱基序列。【详解】A、根据分析“引子”是一段DNA序列,彻底水解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共6种产物,A错误;B、由于线粒体中也含有DNA,因此设计“引子”的 DNA 序列信息还可以来自线粒体DNA,B错误;C、根据题干信息“利用现代人的 DNA 序列设计并合成了引子”,说明设计“引子”前不需要知道古人类的 DNA 序列,C正确;D、土壤沉积物中的古人类双链 DNA 需要经过提取,且在体外经过加热解旋后,才能与“引子”结合,而不能直接与引子结合,D错误。故选C。【点睛】

分享
生物细胞学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12.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果蝇,体内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在染色体复制后彼此配对,非姐妹染色单体进行了交换,结果如右图所示。该精原细胞此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均进入减数分裂,若此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异,则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组成为AAbb的细胞所占的比例是( )

A. 1/2

B. 1/4

C. 1/8

D. 1/16

解析: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或AaBb、AaBb,具体比例为AaBB:Aabb:AaBb=1:1:2,所有子细胞均进行减数分裂,据此答题。【详解】由分析可知,进行减数分裂的子细胞中只有1/4Aabb和2/4AaBb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才能产生AAbb的细胞,则概率为1/4×1/2+2/4×1/4=1/4,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8c59-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DNA在细胞生命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类型的损伤。如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如图1);如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所示的DNA经复制后有半数子代DNA含该损伤导致的突变基因

B. 图1所示转录产生的mR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

C. 图2所示的转录过程是沿着模板链的5'端到3'端进行的

D. 图2所示的DNA聚合酶催化DNA损伤链的修复,方向是从n到m

解析: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所转录出的mRNA较正常的mRNA插入了一个碱基A,导致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一定改变,而损伤较大,修复因子Mfd识别、结合滞留的RNA聚合酶,“招募”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进行修复,即修复因子Mfd识别在前,滞留的RNA聚合酶,多种修复因子、DNA聚合酶等修复在后。【详解】A、根据半保留复制可知,图1所示的DNA经复制后有半数子代DNA含该损伤导致的突变基因,A正确;B、由题意可知,图1所示为损伤较小,RNA聚合酶经过损伤位点时,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会不依赖于模板掺入mRNA,因为密码子存在简并性,mRNA掺入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之后,不同的密码子可能绝对相同的氨基酸,B正确;C、转录时mRNA是由5'端到3'端进行的,模板链是由3'端到5'端进行的,C错误;D、由mRNA的合成方向可知,2中上侧为模板链,m是3’端,n是5’端,切除后DNA聚合酶会以下侧链为模板,根据 DNA聚合酶合成子链方向可知,修复是从n向m进行,D正确。故选AB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c88c-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乳酸链球菌分泌的一种抗菌肽。研究者对Nisin发酵生产过程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适度提高乳酸链球菌接种量可缩短Nisin发酵生产周期

B. 发酵的中后期适量补加蔗糖溶液可促进菌体生长

C. 向发酵罐内适时适量添加碱溶液可提高Nisin产量

D. 发酵结束后主要通过收获并破碎菌体以分离获得Nisin产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a277-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M、N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该同学对这些菌落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操作过程当中出现杂菌污染,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为杂菌,A合理;

B. 若M、N菌株互为对方提供所缺失的氨基酸形成的菌落,需要MN混合在一起才能生存,而该菌落来自于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而题干中进行了充分稀释,单个细菌缺少必须的氨基酸,不能形成菌落,B不合理;

C. M、N菌株混合培养后在基本培养基上可以生存。推测可能是混合培养过程当中,菌株间发生了基因交流,获得了对方的遗传物质,C合理;

D.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在混合培养过程中,菌株当中已突变的基因也可能再次发生突变得到可在基本培养基上生存的野生型大肠杆菌,D合理。故选B。【点睛】两种营养缺陷型的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细菌可以通过相互“接合”(即有性生殖)而实现基因交流。

解析:解析:【分析】本题以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探究为情境,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详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744f-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原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由同一抗原刺激产生的不同抗体统称为多抗。将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 p72 注入小鼠体内,可利用该小鼠的免疫细胞制备抗 p72 的单抗,也可以从该小鼠的血清中直接分离出多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注入小鼠体内的抗原纯度对单抗纯度的影响比对多抗纯度的影响大

B. 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分离出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 利用该小鼠只能制备出一种抗 p72 的单抗

D. p72 部分结构改变后会出现原单抗失效而多抗仍有效的情况

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一个抗原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 p72 上有多个抗原决定簇,所以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每个抗原决定簇刺激产生的抗体是单抗。【详解】A、单抗的制作需要筛选,而多抗不需要筛选,抗原纯度越高,产生的多抗纯度越高,因此原纯度对单抗纯度的影响比对多抗纯度的影响小,A错误;B、单抗制备过程中通常将分离出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B错误;C、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 p72 上有多种抗原决定簇,一个抗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所以向小鼠体内注入p72 后,可以刺激小鼠产生多种抗p72的单抗,C错误;D、p72 部分结构改变只改变了部分抗原决定簇,因此由这部分抗原决定簇产生的抗体失效,但由于还存在由其他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所以多抗仍有效,D正确。故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ba28-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从小鼠胚胎中分离获取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贴壁培养,在传代后的不同时间点检测细胞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传代培养时,培养皿需密封防止污染

B. 选取①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比②更合理

C. 直接用离心法收集细胞进行传代培养

D. 细胞增长进入平台期可能与细胞密度过大有关

解析: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的条件有:①无菌、无毒的环境;②营养;③温度和pH;④气体环境:95%空气+5%CO2;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主要应用在:制备病毒疫苗、制备单克隆抗体、检测有毒物质等。【详解】A、传代培养时需要营造无菌、无毒以及95%空气+5%CO2的气体环境,而非密封,A错误;B、选取①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比②更合理,①的细胞核型更为稳定,B正确;C、对于贴壁生长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先需要用胰蛋白酶等处理,使之分散为单个细胞,然后再用离心法收集,C错误;D、细胞增长进入平台期可能与接触抑制有关,D错误。故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14c8-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辽宁省盘锦市的蛤蜊岗是由河流入海冲积而成的具有潮间带特征的水下钱滩,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滩涂贝类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的底栖动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利用样方法对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底栖动物主要包括滤食性的双壳类、碎屑食性的多毛类和肉食性的虾蟹类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次调查的采样地点应选择底栖动物集中分布的区域

B. 底栖动物中既有消费者,又有分解者

C. 蛤蜊岗所有的底栖动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D. 蛤蜊岗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解析:解析:【分析】1、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详解】A、采用样方法调查物种丰富度要做到随机取样,A错误;B、底栖动物主要包括滤食性的双壳类、碎屑食性的多毛类和肉食性的虾蟹类等,则底栖动物中既有消费者,又有分解者,B正确;C、生物群落是该区域所有生物的集合,蛤蜊岗所有的底栖动物只是其中一部分生物,不能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C错误;D、蛤蜊岗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D错误。故选B。【点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922b-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在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种内竞争加剧,导致出生率下降、个体免疫力减弱,翌年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在种群数量低的年份,情况完全相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内竞争强度最小

B.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低的 年份,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变

C. 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天敌捕食成功的概率提高

D. 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对种群数量变化起负反馈调节作用

解析:解析:【分析】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率最大。【详解】A、布氏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2时,增长速率最大,但不能说明种内竞争最小,A错误;B、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低的年份,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变,因为环境容纳量主要受到环境的影响,B正确;C、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爆发年份,由于数量增加,天敌捕食成功的概率提高,C正确;D、由题干可知,布氏田鼠种群密度对种群数量变化起负反馈调节作用,D正确。故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b7ee-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其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子细胞。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5种可能

B. 若卵细胞为Ee,则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

C. 若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则第二极体最多有4种可能

D. 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则第一极体最多有3种可能

解析: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详解】A、正常情况下,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E或e,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EE或ee,着丝粒(点)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EE、ee、(表示没有相应的基因),若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卵细胞的基因组成还可以是Ee,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6种可能,A错误;B、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若卵细胞为Ee,则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基因型为,第一极体产生的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和,B错误;C、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说明未发生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为E,另外两个极体为e或ee、,C正确;D、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若不发生交换,则第一极体为EE,若发生交换,则第1极体只能是Ee,综合以上,第一极体为Ee和EE两种,D错误。故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4-da50-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关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琼脂糖凝胶浓度的选择需考虑待分离DNA片段的大小

B. 凝胶载样缓冲液中指示剂的作用是指示DNA分子的具体位置

C. 在同一电场作用下,DNA片段越长,向负极迁移速率越快

D. 琼脂糖凝胶中的DNA分子可在紫光灯下被检测出来

解析:解析:【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的原理主要基于DNA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行为以及琼脂糖凝胶的特性。【详解】A、琼脂糖凝胶的浓度会影响DNA分子在凝胶中的迁移率和分辨率,琼脂糖凝胶的浓度通常是根据所需分离的DNA片段大小来选择的。对于较大的DNA片段,比如基因组DNA或质粒DNA,通常选择较低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因为它们需要更大的孔径来有效迁移。而对于较小的DNA片段,比如PCR产物或酶切片段,则需要选择较高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以提供更好的分辨率和分离效果,A正确;B、 凝胶载样缓冲液指示剂通常是一种颜色较深的染料,可以作为电泳进度的指示分子, 当溴酚蓝到凝胶2/3处时(可看蓝色条带),则停止电泳,B错误;C、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当电场作用时,DNA片段实际上是向正极迁移的,而不是向负极迁移。同时,DNA片段的迁移速率与其大小成反比,即DNA片段越长,迁移速率越慢,C错误;D、琼脂糖凝胶中的DNA分子需染色后,才可在波长为300nm的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D错误。故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8d596-fba5-068b-c0c7-7b737b5b7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