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七五”时期钢的产量最大
B、 “一五”时期钢的产量最小
C、 处于钢产量正中位置的是“四五”时期
D、 “四五时期”钢的产量大于“二五”与“三五”时期钢产量的总和
答案:D
解析:解析:由图、表格可知,A项,“七五”时期钢的产量29586万吨,最大,正确;B项,“一五”时期钢的产量为1167万吨,最小,止确;C项,由表格可知,总共有7个五年计划,且钢产量都是按照由低到高顺序依次递增,因此正中位置是“四五”时期,正确。D项,“四五”时期钢的产量为11494万吨,“二五”与“三五”时期钢产量的总和是5990+6597≈12000>11494,错误。答案选D。
A、 “七五”时期钢的产量最大
B、 “一五”时期钢的产量最小
C、 处于钢产量正中位置的是“四五”时期
D、 “四五时期”钢的产量大于“二五”与“三五”时期钢产量的总和
答案:D
解析:解析:由图、表格可知,A项,“七五”时期钢的产量29586万吨,最大,正确;B项,“一五”时期钢的产量为1167万吨,最小,止确;C项,由表格可知,总共有7个五年计划,且钢产量都是按照由低到高顺序依次递增,因此正中位置是“四五”时期,正确。D项,“四五”时期钢的产量为11494万吨,“二五”与“三五”时期钢产量的总和是5990+6597≈12000>11494,错误。答案选D。
A. 第四次
B. 第一次
C. 第二次
D. 第三次
解析:解析:由前三段可知,第一次反“围剿”歼俘1.5万人,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歼俘3万余人,第四次反“围剿”歼俘3个师,3.6万人,因此第四次反“围剿”歼俘蒋军数最多。
A. 《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论联合政府》
C.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 《新民主主义论》
解析:解析:
A. 3.7%
B. 2.8%
C. 3.9%
D. 5%
A. 就因为所以
B. 于是因为从而
C. 就因为从而
D. 于是因为所以
解析:解析:第一空,“就”表示假设或让步,“于是”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文段是对实施整体性发展方向的假设,“就”填入恰当,排除B、D。第三空,“所以”表因果,“从而”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第三空前后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A,选C。
A. 精神活动
B. 政治活动
C. 宗教活动
D. 物质生产活动
解析:解析:物质生产是人们改造自然界以获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他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之上的。故选D。
A. 1800
B. 2000
C. 2200
D. 2400
A. 期限应为1年以上5年以下,从管制刑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B. 期限应为10个月,从管制刑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C. 期限应为10个月,和管制刑同时执行
D. 期限应为1年以上5年以下,和管制刑同时开始执行
解析:解析:《刑法》第五十五条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故本题选C。
A. 人民群众占人口的绝大多数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 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
D. 人民群众通晓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解析:解析: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发展生产力的主体,从这个意义说,人民群众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在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客观物质力量。劳动群众在在物质生产中的地位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故本题选B。
A. 职业理想、职业态度
B. 职业规划、职业教育
C. 职业义务、职业纪律
D. 职业良心、职业荣誉
E. 职业作用、职业技能
解析:解析: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故本题选择ACD。
A. 赵某答应了丈夫的临终请求,在丈夫去世后,对丈夫前妻留下的两个孩子视如己出,将他们抚养成人
B. 陈某看到一群人在围殴邻居的孩子,他一边报警,一边跑上前去大声喝止
C. 王某父亲曾借给张某10万元,王父去世后,王某要求张某还钱
D. 李某家乡发生洪涝灾害,不少农民颗粒无收,父亲要求他发动其公司员工和微信圈朋友捐钱捐物
解析: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1.由一定的预先约定、契约、承诺、誓言等引发的;2.凝结为遵守诺言、履行约定的道德准则。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赵某答应了丈夫的临终请求”,属于赵某对丈夫预先的承诺,“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属于遵守了之前的诺言,符合定义;B项,“陈某报警和喝止”,并未体现“预先的约定等”,也没有涉及“遵守诺言等的道德准则”,不符合定义;C项,“王某要求张某还钱”,说明张某没有遵守按期还款的诺言,不符合定义;D项,“李某父亲要求李某发动捐款”,并未涉及“预先约定”,也未涉及“遵守诺言等道德准则”,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