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墨子》
B、 《三略》
C、 《孙子兵法》
D、 《吴子》
答案:A
解析:解析:《武经七书》是宋代为武举考试而编撰的一部丛书类兵书,包括《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
A、 《墨子》
B、 《三略》
C、 《孙子兵法》
D、 《吴子》
答案:A
解析:解析:《武经七书》是宋代为武举考试而编撰的一部丛书类兵书,包括《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
A. 带孩子去室内蛇类养殖场,看各种不同种类的蛇,看多了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B. 给孩子讲有关蛇的有趣的童话故事,引发孩子开心的情绪,逐渐减少对蛇的恐惧
C. 录下孩子看见蛇后恐惧害怕的表情和动作,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把这些视频放给孩子看
D. 让孩子旁观别人触摸、拿起和放下蛇的过程后,再慢慢让孩子逐渐接近和触摸蛇
解析: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多定义,考查“接触脱敏法”,其关键信息如下:1.通过示范,让病人逐渐与所惧怕的对象接触;2.最终达到克服恐惧的目的。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带孩子去室内蛇类养殖场”,属于直接而不是逐渐让病人接触所惧怕的对象,并且不是“通过示范”的方法,不符合定义;B项,“讲有关蛇的童话故事”,没有体现示范与蛇的接触,不符合定义;C项,“录下孩子看见蛇之后的表情等,并播放给他看”,给孩子看的是视频而不是真的蛇,没有体现通过示范,让孩子与蛇接触,不符合定义;D项,“先让孩子旁观别人接触蛇的过程”,属于通过别人的“示范”,“再慢慢让孩子逐渐接近和触摸蛇”符合让病人“逐渐”接触惧怕的对象,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选项。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析:解析:杨泉的水一元论,认为水是根本.水里的混浊部分,下沉就成为了土,水变为蒸汽,就成为了天.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A. 精准扶贫
B. 改革开放
C. 扫黑除恶
D. 全面小康
解析:解析: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和自我革命精神,实现改革新突破;要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实践中开新局、闯新路;要鼓励基层创新,推动形成更加浓厚、更有活力的创新创造氛围。所以本题选B。
A. 1.2
B. 1.5
C. 1.8
D. 2.1
解析:解析:由表2可知,2010年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31226元,全国平均水平是20759元,31226÷20759≈31226÷20800≈1.5,故正确答案选B。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补充
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补充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解析:根据《宪法》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题答案选C。
A. 以德治国
B. 依法治国
C. 以经济建设治国
D. 以精神文明治国
解析:解析: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任务,第一次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故本题答案为B。
A. 紧急避险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过失致人死亡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它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题目中,乙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并且属于无过当防卫,答案为B项。
A. 15天
B. 20天
C. 一个月
D. 两个月
解析:解析:根据新《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所以本题选C。
A. 24
B. 25
C. 28
D. 30
解析:解析:设工作总量为60,则甲和乙的效率和为6,乙和丙的效率和为5,甲和丙的效率和为4,可得甲的效率为(6+4-5)÷2=2.5,甲单独完成该工作需要60÷2.5=24天。
A. 社会福利是国家或社会向困难人员提供资金帮助和优惠服务的保障制度
B. 社会救济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措施
C. 社会优抚与安置是国家和社会对法定的对象给予抚恤和优待的保障制度
D. 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
解析:解析:A错误,社会福利是国家或社会向全体公民提供资金帮助和优惠服务的保障制度。B错误,社会救济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措施。D错误,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故本题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