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中法战争
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 项错误,第一次鸦片 战争起止时间为1840年至1842年,导火索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是我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 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为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 之后又放火烧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C 项错误,甲午战争起止时间为1894年至1895年,战争 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给中 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 项错误,中法战争 起止时间为1883年至1885年,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故正确答 案为B。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中法战争
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 项错误,第一次鸦片 战争起止时间为1840年至1842年,导火索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是我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 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为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 之后又放火烧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C 项错误,甲午战争起止时间为1894年至1895年,战争 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给中 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 项错误,中法战争 起止时间为1883年至1885年,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故正确答 案为B。
A. 吐鲁番盆地
B. 准噶尔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情省情。 A 项错误,吐鲁番盆地 是新疆天山东部南坡的一个山间盆地,范围以吐鲁番市为主。盆底的艾丁湖洼地低于海平面154.31米,是我国陆地的最低点。B 项正确,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天山以北),是我国 第二大内陆盆地,盆地内牧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绿洲和垦区农业也具有相当规模。 C 项错误, 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 玛干沙漠,沙漠周围有很多大小不等的绿洲。 D 项错误,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在我 国四大盆地中平均海拔最高,盆地内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之称。故正确B。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 项正确,“春风又绿江 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
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B 项正确,“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北宋王 安石的《元日》。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 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 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C 项错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朝苏轼的《水 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D 项正确,“遥知 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梅花》。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 瑕,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C。
A.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D.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 项错误,“醉卧沙场君 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唐代王翰的《凉州词》,意思是: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 在战场上又何妨?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诗句表达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之情。 B 项错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意思是:羌 笛不必吹奏哀怨的《折杨柳》的曲调,春风是不会到玉门关这个地方来的。诗句表现了边塞凉州 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C 项错误,“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出自唐代陈陶的《陇
西行四首》,意思是:将士们誓死要横扫匈奴都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诗 句叙述了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D 项正确,“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王昌龄 的《出塞》,意思是:倘若卫青、李广今还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过阴山。飞将,即指西汉 名将李广。诗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故 正确D。
A. 政治意识
B. 大局意识
C. 社会意识
D. 看齐意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个意识”,即政 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最早提出的。习总 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强调:“全党同志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 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C。
A. 物质性
B. 运动性
C. 客观性
D. 二元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A项正确,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 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世界统一于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 项 错 误,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C 项错误,客观性即客观实在 性,它指事物客观存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项错误,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本源的 哲学学说,与一元论相对应。故正确A。
A. 齐、楚
B. 秦、晋
C. 晋、楚
D. 燕、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 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 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 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之后,晋文公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第二位春秋 霸主。故正确C。
A. 军机处
B. 丞 相
C. 内 阁
D. 锦衣卫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 中国古代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于雍正七 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 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标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故正确A。
A. 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B. 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C.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D.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 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世界统一的对象不同。唯心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认为精神为第一性,物质为 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 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投影和反映。故正确C。
A. 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 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 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常识。在人的认识活动中, 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多重限制,认识往往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即真理和谬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A 项错误,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与对象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也就是说在确定的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存在着原则界限,真理与谬误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 的。但该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错误,融合是指融为一体,在确定的条件下,真理和谬误之间是有原则 界限的,二者不能融为一体。C 项正确,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题干中“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 中流过”强调真理与谬误的联系,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D项错误,真理属于认识 的范畴,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真理不是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故该 选项说法错误。故正确C。
A.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B. 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
C. 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 剩余价值
D.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项正确,绝对剩余价 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B 项错误,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 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C 项错误,超额剩 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 分剩余价值。D项错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具体劳动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故正确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