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齐、楚
B、 秦、晋
C、 晋、楚
D、 燕、赵
答案:C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 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 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 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之后,晋文公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第二位春秋 霸主。故正确C。
A、 齐、楚
B、 秦、晋
C、 晋、楚
D、 燕、赵
答案:C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 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 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 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之后,晋文公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第二位春秋 霸主。故正确C。
A. 具体劳动
B. 抽象劳动
C. 简单劳动
D. 复杂劳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 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使用价值是指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的效用,是商品价值的物质 承担者,由具体劳动创造。因此,劳动生产率是具体劳动的效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 率就越高。故正确A。
A.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是《桃花源记》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
D. 司马迁,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是《史记》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与社会。A 项正确,陶渊明, 又名陶潜,东晋诗人,“田园派”创始人,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等。B 项 正确,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 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C 项正确,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内容主要分为风、雅、颂,是我国最早的 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 D 项错误,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 家,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因此选项中“东汉”表述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D。
A. 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87年10月,党 的十三大确定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 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 实现现代化。故正确B。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消费者剩余
D. 剩余量
解析:解析: A 项正确,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 下,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所获得的剩余价值。B 项错误,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 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与题干不符。C 项错误,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 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与题干不符。D项错误,
剩余价值量由可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率所决定,也就是由劳动力价值的大小、雇工人数的多少和剩余价值率的 高低三者决定的。与题干不符。故正确A。
A. 兼爱非攻
B. 无为而治
C. 以法为教
D. 民贵君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 项正确,“兼爱非攻” 出自《墨子 ·兼爱》,是墨家的思想,“兼爱”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助,“非攻”就是反对一切 非正义的战争。B 项错误,“以法为教”出自《韩非子》,是法家的思想,韩非子主张加强君主集 权,“以法为教”,厉行赏罚,奖励耕战。C 项错误,“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思想, “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D 项错误,“民贵君轻”出自《孟子 ·尽心下》, 是儒家的思想,意思是民是基础也是根本,人民比君主更重要。故正确A。
A. “七国之乱”
B. “八王之乱”
C. “李郭之乱”
D. “三藩之乱”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 项错误,“七国之乱” 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参与叛乱的是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 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故又称“七王之乱”。
A. 五四宪法
B. 共同纲领
C. 七五宪法
D. 七八宪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主要考察宪法的相关知 识 。A 项正确,“五四宪法”指的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因其在1954年通过,故称其为“五四宪法”。它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B 项 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它 是一部宪法性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但它不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C 项错误,“七 五宪法”指的是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因其在1975年通过,故称其为“七五宪法”。它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二部宪法。D项错误,“七八 宪法”指的是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因其在1978年通过,故称其为“七八宪法”。它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三部宪法。故正确A。
A. 人民群众的观点都是对的,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B.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包含着相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
D.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主体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A项错误,表述过于绝对。B 项正确,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 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 项错误,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但不论 在任何情况下和任何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主体,都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 D 项错误,在人类历史上,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 小是不同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 体。故正确B。
A. 自发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
B.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C. 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D. 将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劳动转化为私人劳动
E. 将商品价值转化为价格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常识。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 基本经济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只要存在商品 生产和交换,就存在价值规律。 A 、B 、C项正确,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价值规律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调节是通过价格机制来 实现的;(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并 在竞争中取胜,商品生产者必然纷纷改进生产技术,采用先进设备,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提高劳动
生产率;(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逐渐确 立了优势地位,而在生产中处于劣势的商品生产者最终不可避免地被市场所淘汰。D项错误,选项本身说法有 误,商品交换可以将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E 项错误,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 值出卖。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因此商品价值转化为价格并不是价值规律 所起的作用。故正确ABC。
A. 《 诗经》
B. 《尚书》
C. 《吕氏春秋》
D. 《史 记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诗经》是中 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的诗歌,共311篇。B 项正确,《尚书》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C 项错误,《吕氏春秋》 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 D 项错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记载 历史,描写了黄帝至汉武帝近三千年的历史。鲁迅盛赞“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故正确答 案 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