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线型缆式感温
B、 线型光纤感温
C、 线型光束感烟
D、 线型定温
答案:C
解析:解析: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1)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的场所。2)可能产生蒸气和油雾的场所。3)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的场所。4)固定探测器的建筑结构由于振动等原因会产生较大位移的场所。
A、 线型缆式感温
B、 线型光纤感温
C、 线型光束感烟
D、 线型定温
答案:C
解析:解析: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1)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的场所。2)可能产生蒸气和油雾的场所。3)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的场所。4)固定探测器的建筑结构由于振动等原因会产生较大位移的场所。
A. 线型缆式感温
B. 线型光纤感温
C. 线型光束感烟
D. 线型定温
解析:解析: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1)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的场所。2)可能产生蒸气和油雾的场所。3)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的场所。4)固定探测器的建筑结构由于振动等原因会产生较大位移的场所。
A. 打印机走纸不正常或者打印文字不清晰应及时修复
B. 打印机不宜长时间通电
C. 打印纸无备量
D. 打印机不应设置为即时打印
解析:解析:5.打印机保养打印纸有备量,打印机走纸正常,打印文字清晰(1)打印纸缺失应补足(2)打印机走纸不正常或者打印文字不清晰应及时修复
A. 2
B. 3
C. 1
D. 4
解析:解析:具有报脏功能的探测器在报脏时应该及时清洁保养。没有报脏功能的探测器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清洁保养;产品说明书没有明确要求的,应每2年清洁或标定一次。
A. 1
B. 1.1
C. 1.3
D. 1.2
解析:解析:老教材中级技能153页,应急照明控制器在消防控制室墙面上设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5~1.8 m(2)设备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5 m(3)设备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 m
A. 建筑高度为36m的厂房内长度为24m的疏散走道
B. 占地面积为900m的木器仓库
C. 建筑面积为3000m的陶瓷烘干车间
D. 建筑面积50m的地下或半地下丙类生产场所
解析:解析:新教材基础知识112页,《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中规定,除不适合设置排烟设施的场所、火灾发展缓慢的场所可不设置排烟设施外,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采取排烟等烟气控制措施。1)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丙类生产场所,丙类厂房内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建筑面积大于100 m2的地下或半地下丙类生产场所。3)除高温生产工艺的丁类厂房外,其他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地上丁类生产场所。)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丁类生产场所。)建筑面积大于300 m2的地上丙类库房。6)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地上第四层及以上楼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其他楼层且房间总建筑面积大于100 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1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的房间。)公共建筑内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可燃物较多的房间。9)中庭。10)建筑高度大于32 m的厂房或仓库内长度大于20 m的疏散走道,其他厂房或仓库内长度大于40 m的疏散走道,民用建筑内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A. 核心
B. 关键
C. 根本
D. 基础
解析:解析:新教材基础知识11页,“部门依法监管”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关键,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对消防工作齐抓共管,政府各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加强监管。
A. 二百
B. 三百
C. 五百
D. —千
解析: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指使或者强令他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的; (二)过失引起火灾的;(三)在火灾发生后阻拦报警,或者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及时报警的; (四)扰乱火灾现场秩序,或者拒不执行火灾现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援的; (五)故意破坏或者伪造火灾现场的; (六)擅自拆封或者使用被消防救援机构查封的场所、部位的。
A. 15
B. 30
C. 10
D. 60
解析:解析:老教材中级技能142页,属于防火门监控器的控制功能,防火门监控器应能接收来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灾报警信号,并在30 s内向电动闭门器或电磁释放器发出启动信号,点亮启动总指示灯。
A. 蒸发燃烧
B. 分解燃烧
C. 表面燃烧
D. 沸溢燃烧
解析:解析:新教材基础知识20页,可燃固体经火源加热,在被加热的表面上吸附氧气与可燃物质直接作用发生的燃烧,称为表面燃烧。表面燃烧是一种无焰的燃烧。表面燃烧在这个过程中可燃物受热不发生热分解和相变,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均为表面燃烧。
A. 阴燃
B. 着火
C. 自燃
D. 闪燃
解析:解析:新教材基础知识20页,闪燃是指可燃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或者将可燃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遇明火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