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财政支出结构
B、 财政支出规模
C、 转移支付规模
D、 转移支付结构
答案:B
解析:通常情况下,能够反映政府实际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程度的是()。 题目解析:政府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可以通过考察财政支出规模来反映,因为财政支出规模直接体现了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支出规模和干预程度。选项B. 财政支出规模是能够反映政府实际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程度的正确答案。
A、 财政支出结构
B、 财政支出规模
C、 转移支付规模
D、 转移支付结构
答案:B
解析:通常情况下,能够反映政府实际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程度的是()。 题目解析:政府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可以通过考察财政支出规模来反映,因为财政支出规模直接体现了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支出规模和干预程度。选项B. 财政支出规模是能够反映政府实际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程度的正确答案。
A.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B.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
C. 财政支出增长率
D. 财政支出超支率
解析:下列财政指标中,属于反映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关系的是()。 题目解析:财政支出增长额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财政支出的边际倾向来反映,即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因此,正确答案是A.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
A. 6.43%
B. 6.87%
C. 6.47%
D. 6.83%
解析:我国财政支出2015年为175768亿元,2016年为187841亿元,2016年财政支出增长率是()。 答案: B. 6.87% 解析:财政支出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2016年支出 - 2015年支出) / 2015年支出 * 100% = (187841 - 175768) / 175768 * 100% ≈ 6.87%。
A. 0.99
B. 0.96
C. 1.00
D. 1.04
解析:2018年我国GDP为919281亿元,财政支出为220904亿元,2019年我国GDP为990865亿元,财政支出为238874亿元。则2019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是()。 答案: D. 1.04 解析: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2019年支出 - 2018年支出) / 平均支出) / ((2019年GDP - 2018年GDP) / 平均GDP),即((238874 - 220904) / ((238874 + 220904) / 2)) / ((990865 - 919281) / ((990865 + 919281) / 2))≈ 1.04。
A.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B. 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
C. 法国经济学家李嘉图
D. 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
解析:在解释财政支出增长时,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的提出者是()。 答案: D. 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 解析: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
A. 财政支出效益的基本内涵是政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B. 财政支出效益好是财政支出产生的成果较多或所耗用的财政资金较少
C. 财政支出必须重视效益的具体原因是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D. 财政支出效益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的财力分配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解析:题目解析 A. 财政支出效益的基本内涵是政府资源运用的有效性 B. 财政支出效益好是财政支出产生的成果较多或所耗用的财政资金较少 C. 财政支出必须重视效益的具体原因是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D. 财政支出效益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进行的财力分配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答案: C 解析: 财政支出的效益关系到政府资源的有效利用,而财政支出必须重视效益是因为社会经济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选项C正确地表达了财政支出效益必须关注社会经济资源有限性的原因。
A. 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B. 所费最少、所得最多
C. 经济效益
D.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解析:题目解析 A. 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 B. 所费最少、所得最多 C. 经济效益 D.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答案: D 解析: 政府财政支出衡量效益的标准应该是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社会效益。选项D正确地表示政府在衡量效益时应同时关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金融成本与效益
B. 直接成本与效益
C. 实际成本与效益
D. 有形成本与效益
解析:题目解析 A. 金融成本与效益 B. 直接成本与效益 C. 实际成本与效益 D. 有形成本与效益 答案: D 解析: 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且按惯例应计入会计账目的是有形成本与效益。选项D正确地描述了可以用货币计量且通常应计入会计账目的成本和效益。
A. 免费
B. 低价
C. 平价
D. 高价
解析:题目解析 公园、邮电公路、铁路等适用于公共劳务收费法的()政策 答案:C 解析:公共劳务收费法是指通过政府的收费机关对一些提供公益性服务的事业进行收费,以筹措财政收入。在这些领域,政府通常会制定平价政策,即使费用分摊到每个用户时保持相对平等的费用水平,以确保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和平等性。因此,选项C平价是合理的选择。
A. 平均成本定价法
B. 边际成本定价
C. 负荷定价法
D. 二部定价法
解析:题目解析 公共定价法不包括() 答案:B 解析:公共定价法是一种政府对公共事业进行定价的方法,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和公平分配。在公共定价法中,边际成本定价法通常不包括在内。边际成本定价法更多地与私营企业的经济模型相关,而不太适用于公共事业,因为公共事业的定价通常会考虑更广泛的社会因素,而不仅仅是成本。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A. 税目
B. 税基
C. 税率
D. 税源
解析:题目解析 下列税制要素中,体现着征税深度的是() 答案:C 解析:税制要素包括税目、税基、税率和税源。在这些要素中,税率直接体现了征税深度,即纳税人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交纳税款。高税率通常表示较深的征税,而低税率则相反。因此,选项C税率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