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03125
B、0.09375
C、0.09355
D、0.09677
答案:B
解析:解析:承包人报价浮动率L=(1-中标价/招标控制价)×100%=(1-1.45/1.6)×100%=9.375%。
A、0.03125
B、0.09375
C、0.09355
D、0.09677
答案:B
解析:解析:承包人报价浮动率L=(1-中标价/招标控制价)×100%=(1-1.45/1.6)×100%=9.375%。
A. 实物
B. 工业产权
C. 非专利技术
D. 土地使用权
E. 股票
解析:解析:略
A. 3个和20天
B. 4个和25天
C. 7个和22天
D. 7个和24天
解析:解析:流水节拍分别为6天、4天、4天,最大公约数为2;专业工作队数=6/2+4/2+4/2=7个;工期=(5+7-1)×2=22天。
A. 强屈比越大,钢材安全性越高
B. 伸长率越大,钢筋的塑性越大
C. 脆性临界温度的数值越低,钢材的低温冲击性能越好
D. 在负温下使用的结构,应当选用脆性临界温度较使用温度高的钢材
E. 抗拉强度高,疲劳极限也较高
解析:### 题目解析
题目内容涉及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以下是每个选项的详细解析:
#### A: 强屈比越大,钢材安全性越高
**强屈比**(强度屈服比)指的是钢材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比值。一般来说,强屈比越大,说明材料的延展性越好,能够在更高的应力下继续变形而不发生断裂,这意味着材料的安全性较高。为了更生动地理解,假设你有一个弹簧,如果弹簧能够在被拉长的过程中仍能保持弹性并且不容易断裂,那么它的安全性就较高。类似地,钢材具有较大的强屈比,能在高应力下更安全地工作,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 B: 伸长率越大,钢筋的塑性越大
**伸长率**是衡量材料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具体指材料在断裂前的延伸长度与原长度的比值。伸长率越大,说明钢材在受力时能延伸的程度越大,从而具有更好的塑性。想象一下,一根橡皮筋可以被拉得很长而不断裂,这种性能说明它具有较大的伸长率和塑性。钢筋的伸长率越高,表示它在受力时可以变形更多,最终提高了塑性。因此,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
#### C: 脆性临界温度的数值越低,钢材的低温冲击性能越好
**脆性临界温度**是指钢材在低于该温度时会变得脆弱的温度。脆性临界温度越低,钢材在低温下更容易变脆,不适合用于低温环境。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钢材的脆性临界温度应尽量高,这样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冲击性能。举个例子,像冬天的汽车轮胎在极寒天气下会变硬而失去弹性,类似地,钢材如果脆性临界温度低,也会在低温下变得脆弱。因此,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 D: 在负温下使用的结构,应当选用脆性临界温度较使用温度高的钢材
为了确保钢材在低温环境下的安全性,应选择脆性临界温度高于使用环境温度的钢材,这样钢材在负温下仍能保持较好的韧性和冲击性能。就像你在寒冷的天气里选择适合的冬装以确保保暖一样,钢材在低温下的选择也要考虑其脆性临界温度。这说明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 E: 抗拉强度高,疲劳极限也较高
**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拉伸时的最大应力,而**疲劳极限**是指材料在循环加载下的最大应力。虽然抗拉强度高的钢材通常也具有较高的疲劳极限,但并不是绝对的规律。疲劳极限还受其他因素影响,例如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生产工艺。因此,这个选项并不一定总是正确。
###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选项是:**A、B、D**。因为:
- **A**(强屈比越大,钢材安全性越高)是正确的。
- **B**(伸长率越大,钢筋的塑性越大)是正确的。
- **D**(在负温下使用的结构,应当选用脆性临界温度较使用温度高的钢材)是正确的。
- **C**(脆性临界温度的数值越低,钢材的低温冲击性能越好)是错误的。
- **E**(抗拉强度高,疲劳极限也较高)并不是绝对的规律。
A. 浇筑出口离基层的高度不宜超过 1m
B. 泵送时应采取高压泵送
C. 泡沫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一次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200mm
D. 保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关于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施工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逐一分析选项,帮助你理解每个选项的正确性和错误性。
### 选项分析:
**A: 浇筑出口离基层的高度不宜超过 1m**
- **解析**:在施工中,浇筑高度过高可能导致混凝土在落地过程中产生分层、离析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因此,控制浇筑高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B: 泵送时应采取高压泵送**
- **解析**:泡沫混凝土的密度较轻,流动性较好,通常不需要高压泵送。高压泵送可能会对泡沫混凝土的结构造成破坏,导致泡沫破裂,影响保温性能。因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C: 泡沫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一次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200mm**
- **解析**:分层浇筑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避免因一次浇筑过厚而导致的缺陷。因此,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D: 保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
- **解析**:泡沫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保湿养护,以确保其强度和保温性能。通常,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是合理的。因此,这个说法也是正确的。
###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选项B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答案是B。
###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联想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1. **浇筑高度的控制**:想象一下你在倒水,如果水从很高的地方倒下,可能会溅得到处都是,甚至可能会把水洒出杯子外面。同样,混凝土从高处落下也会产生类似的问题,导致质量下降。
2. **泵送压力的选择**:就像用吸管喝饮料,如果饮料很稀,轻轻吸就可以了;如果是浓稠的奶昔,就需要用力吸。但如果你用太大的力气,可能会把吸管弄坏,或者把饮料吸得太快,导致不均匀。泡沫混凝土的泵送也是类似的道理。
3. **分层浇筑**:想象你在做一个多层蛋糕,每一层都需要均匀地涂抹奶油。如果你一次性把所有奶油都涂上去,可能会导致奶油流淌,影响蛋糕的外观和口感。分层涂抹可以确保每一层都完美。
4. **养护的重要性**:就像植物需要水和阳光才能健康成长,混凝土也需要适当的养护才能达到最佳性能。缺乏养护的混凝土就像缺水的植物,容易枯萎。
A. 直线制
B. 强矩阵制
C. 职能制
D. 弱矩阵制
解析:解析:强矩阵式组织中,项目经理由企业最高领导任命,并全权负责项目。项目经理直接向企业最高领导负责,项目组成员绩效完全由项目经理进行考核,项目组成员只对项目经理负责。
A. 工作实际进展位置点落在实际进度检查时刻的左侧,表明该工作实际进度拖后,两者之差即为实际进度拖后的时间
B. 工作实际进展位置点与实际进度检查时刻重合,表明该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
C. 工作实际进展位置点落在实际进度检查时刻的右侧,表明该工作实际进度超前,两者之差即为实际进度超前的时间
D. 工作实际进展位置点落在实际进度检查时刻的右侧,表明该工作实际进度超前,工期一定会提前
解析:解析:工作实际进展位置点落在实际进度检查时刻的右侧,表明该工作实际进度超前,两者之差即为实际进度
超前的时间,工期不一定会提前,对工期的影响要根据关键线路来判断。
A. 支撑型
B. 梁板型
C. 墙型
D. 柱型
解析:解析:消能器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一般分为:支撑型、墙型、柱型、门架式和腋撑型等
A. 镜面板
B. 亚光板
C. 压纹板
D. 浮雕板
E. 平光板
A. 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是 10 个等级划分的烈度表
B. 建筑抗震设防划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C.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与市政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为 甲类
D. 震级 M=6 属于大震
解析:当然,我来帮助你分析这道单选题,并提供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加深你的理解。
**题干:关于结构抗震设计构造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如下:
A: 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是 10 个等级划分的烈度表
B: 建筑抗震设防划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C: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与市政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
D: 震级 M=6 属于大震
**正确答案:B**
**解析:**
1. **选项A:** “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是 10 个等级划分的烈度表”
解释:实际上,不同国家使用不同的烈度表来衡量地震的强度。比如,中国使用的是“修订后的震中烈度表”,其等级分为十二级(从I到XII级)。而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可能采用不同的划分标准,如日本的震度等级系统。因此,这个选项并不准确。
2. **选项B:** “建筑抗震设防划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解释:在中国,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确实划分为四个类别:甲类(重要建筑)、乙类(重要厂房)、丙类(一般建筑)、丁类(低危险建筑)。这些类别帮助确定建筑的抗震要求和设计标准。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3. **选项C:**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与市政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
解释:虽然“生命线相关建筑与市政工程”需要较高的抗震标准,但它们的分类通常是“甲类”或类似高标准类别的描述不完全准确。因此,这个选项不完全正确。
4. **选项D:** “震级 M=6 属于大震”
解释:震级为6的地震在一般情况下被认为是中等强度的地震,虽然它能造成一定的损害,但不一定会造成大范围的破坏。通常来说,大震的震级一般是7.0及以上。因此,这个选项是不准确的。
**深入理解:**
抗震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地震发生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建筑物和人员安全。建筑抗震设防的类别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抗震需求来划分的。以一个医院为例,它属于生命线工程,因为在地震发生时,医院需要立即提供医疗救援,因此医院会被设计为抗震设防类别较高的建筑。这类似于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为重要的物品提供额外的保护措施,比如我们可能会为我们的手机购买保护壳,因为它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A. 直角坐标法
B. 极坐标法
C. 角度前方交会法
D. 方向线交会法
解析:题目是:“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便于量距的地方的测量方法是( )。”
选项有:
A. 直角坐标法
B. 极坐标法
C. 角度前方交会法
D. 方向线交会法
正确答案是 B: 极坐标法。
### 解析
**极坐标法** 是一种测量方法,用于从一个已知点(控制点)出发,利用角度和距离来确定其他点的位置。在这个方法中,你需要知道两个信息:
1. **角度**:测量点与已知点之间的方向角。
2. **距离**:测量点与已知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的情况,因为它依赖于从控制点发射出测量线(通常是到达或指向目标点),然后测量目标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 生动的例子:
假设你在一个大草地上,你有一个标记好的旗帜(控制点),你想要标记一个新的点(测设点)在草地上,距离旗帜不远。你可以使用极坐标法:
1. **确定角度**:你首先使用量角器确定新的点相对于旗帜的方向。
2. **测量距离**:然后你用卷尺测量从旗帜到新点的实际距离。
这就像你用一个固定的坐标(旗帜)作为起点,通过方向和距离来找到另一个位置。
### 其他选项的解释
- **A: 直角坐标法**:这种方法使用的是一个坐标系统(如x轴和y轴)来确定点的位置。虽然这种方法也可以使用在测量中,但它通常更适合于测量点分布在较大的区域,并且不一定特别依赖于靠近控制点的情况。
- **C: 角度前方交会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大范围的测量,尤其是在测量点和控制点之间距离较大的情况下。它依赖于从两个不同位置测量角度来确定目标点的位置。它不特别适用于测设点靠近控制点的情况。
- **D: 方向线交会法**:这种方法涉及到从多个已知点(控制点)测量到一个未知点的方向线,交点即为目标点。这个方法也适合于大范围测量而非紧邻的控制点。
###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