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以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较短
B、 若按专业组建工作队,可保证各专业工作队能连续作业
C、 只有一个工作队进行施工作业,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D、 如果由一个工作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则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
E、 单位时间内投入劳动力、施工机具等资源量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
答案:CDE
解析:解析:依次施工组织方式具有以不特点:(1)没有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较长;(2)如果按专业组建工作队,则各专业工作队不能连续作业,工作出现间歇,劳动力和施工机具等资源无法均衡使用;(3)如果由一个工作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则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4)单位时间内投入劳动力、施工机具等资源量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只有一个工作队进行施工作业,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A、 可以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较短
B、 若按专业组建工作队,可保证各专业工作队能连续作业
C、 只有一个工作队进行施工作业,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D、 如果由一个工作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则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
E、 单位时间内投入劳动力、施工机具等资源量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
答案:CDE
解析:解析:依次施工组织方式具有以不特点:(1)没有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较长;(2)如果按专业组建工作队,则各专业工作队不能连续作业,工作出现间歇,劳动力和施工机具等资源无法均衡使用;(3)如果由一个工作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则不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程质量;(4)单位时间内投入劳动力、施工机具等资源量较少,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只有一个工作队进行施工作业,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
A. 尽可能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较短
B. 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C. 各工作队能实现专业化施工,但是不利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
D. 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等资源成倍增加,不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
E. 有多个专业工作队在现场施工,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比较复杂
解析:解析:流水施工组织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尽可能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工期较短;(2)各工作队实现专业化施工,有利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3)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同时使相邻专业工作队之间能够最大限度地进行搭接作业;(4)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施工机具等资源较为均衡,有利于资源供应的组织;(5)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和科学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A. 施工过程及其先后顺序表达清楚
B. 时间和空间状况形象直观
C. 编制起来比横道图方便
D. 斜向进度线的斜率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各施工过程的进展速度
解析:解析:①施工过程及其先后顺序表达比较清楚;②时间和空间状况形象直观;③斜向进度线的斜率可以直观反应各施工过程的进展速度。铁路、公路、地铁、输电线路、天然气管道等线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更适合采用垂直图表达方式。
A. 流水节拍
B. 工作面
C. 流水强度
D. 施工过程
E. 施工段
解析:解析:空间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开展状态的参数。通常包括工作面和施工段。
A. 流水强度和施工段
B. 流水节拍和施工段
C. 工作面和施工过程
D. 流水强度和施工过程
解析:解析:工艺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通常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个参数。
A. 流水节拍
B. 时间间隔
C. 间歇时间
D. 流水步距
解析:解析:流水步距是指两个相邻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相继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
A. 每个施工段需要有足够工作面
B. 施工段数要满足合理组织流水施工要求
C. 施工段界限要尽可能与结构界限相吻合
D. 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同施工段劳动量比相等
E. 施工段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划分
解析:解析:划分施工段,应遵循下列原则:(1)各施工段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5%以保证施工在连续、均衡的条件下进行。(2)每个施工段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主导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3)施工段的界限应尽可能与结构界限(如沉降缝、伸缩缝等)相吻合,或设在对建筑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部位,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4)施工段数目要满足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5)对于多层建筑物、构筑物或需要分层施工的工程,应既分施工段,又分施工层。
A. 各施工过程按各自流水速度施工,始终保持工艺先后顺序
B. 流水步距的数目应等于施工过程数
C. 各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投入施工后保持连续作业
D. 流水步距的值应等于流水节拍值中的最大值
E. 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在满足连续施工的条件下,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合理搭接
解析:解析:流水步距的大小取决于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及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确定流水步距时,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各施工过程按各自流水速度施工,始终保持工艺先后顺序;(2)各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投入施工后保持连续作业;(3)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在满足连续施工的条件下,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合理搭接。
A. 12
B. 18
C. 20
D. 26
解析:解析:T=(m+n-1)×t+ΣG+2Z-2C=(3+5-1)×2+4=18(天)
A. 4
B. 5
C. 6
D. 7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固定节拍流水施工。(5+3-1)×t<44,流水节拍最大值为6天。
A. 24
B. 30
C. 36
D. 54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倍节拍流水施工。施工过程数目n=3,施工段数目m=4,流水步距等于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K=min{6,6,9}=3,专业工作队数=(6/3)+(6/3)+(9/3)=7(个),流水施工工期=(4+7-1)×3=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