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排列图法
B、 因果分析图法
C、 相关图法
D、 直方图法
答案:D
解析:解析:直方图又称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用来反映产品质量数据分布状态和波动规律的统计分析方法。
A、 排列图法
B、 因果分析图法
C、 相关图法
D、 直方图法
答案:D
解析:解析:直方图又称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用来反映产品质量数据分布状态和波动规律的统计分析方法。
A. 一张分析图可以解决多个质量问题
B. 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有利于集思广益
C. 分析时要充分表达意见,层层深入,排出所有可能的原因
D. 因果分析图法专业性很强,QC小组以外的人员不能参加
E. 通过因果分析图可了解统计数据的分布特征,从而掌握质量能力状态
解析:解析:应用因果分析图法进行分析时,应注意事项:(1)一个质量特性或一个质量问题使用一张图分析。(2)通常采用QC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集思广益,共同分析。(3)必要时可邀请QC小组以外的有关人员参与,广泛听取意见。(4)分析时要充分发表意见,层层深入,排除所有可能的原因。(5)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由各参与人员采用投票或其他方式,从中选择1~5项多数人达成共识的最主要原因。
A. 表面平整度
B. 垂直度
C. 截面尺寸
D. 标高
E. 平面水平度
解析:解析:主要因素:0~80%;次要因素:80%~90%;一般因素:90%~100%。
A. 计算工序能力
B. 判断工序的稳定性
C. 分析不同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D. 推断工序质量规格标准的满足程度
E. 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
解析:解析:直方图的主要用途是:判断工序的稳定性;推断工序质量规格标准的满足程度;分析不同因素对质量的影响;计算工序能力等。
A. 双峰型
B. 折齿型
C. 孤岛型
D. 峭壁型
解析:解析:直方图产生原因,正常型工序处于稳定状态,只存在随机误差,折齿型由于分组不当或组距确定不当而造成的,左(或右)缓坡型主要是由于操作中对上限(或下限)控制太严造成的,孤岛型是因原材料发生变化,或短时间内工人操作不熟练造成的,双峰型往往是因取样时混批所致,如将两台设备、两种不同施工方法的产品混在一,起或在两个不同批量中取样等,峭壁型通常是因数据收集不正常,可能有意识地去掉下限以下的数据,或是在检测过程中某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综上,本题应选A。
A. 点子几乎全部落在控制界线内
B. 中心线一侧出现连续7点
C. 中心线两侧有5点连续上升
D. 点子排列显示周期性变化
E. 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同侧
解析:解析:属于生产过程有异常的情形有:(1)连续7点或更多点在中心线同一侧。(2)连续7点或更多点呈上升或下降趋势。(3)连续11点中至少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4)连续14点中至少有12点在中心线同一侧。(5)连续17点中至少有14点在中心线同一侧。(6)连续20点中至少有16点在中心线同一侧。(7)连续3点中至少有2点和连续7点中至少有3点落在二倍标准差与三倍标准差控制界限之间。(8)点子呈周期性变化。
A. 统计用控制图
B. 计数值控制图
C. 计量值控制图
D. 分析用控制图
E. 管理用控制图
解析:解析:控制图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分析用控制图和管理(控制)用控制图。
A. 分层法是工程质量统计分析中的一种最基本方法
B. 调查表法是精确地进行原因分析的一种方法
C. 因果分析图是一种反映质量特性与质量缺陷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图形工具
D. 排列图法是用来观察分析两种质量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图形方法
E. 相关图法是用来分析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有效方法
解析:解析:BQ喷错误,调查表法又称为调查分析法、检查表法,是指利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表对工程质量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粗略地进行原因分析的一种方法。D项错误,排列图法又称为主次因素分析法或帕累托图法,是用来分析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有效方法。E项错误,相关图又称为散布图,是用来观察分析两种质量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图形方法。
A. 建立测量控制网
B. 报审施工组织设计
C. 编制材料、构配件需要量计划
D. 施工平面布置
解析:解析:施工技术准备包括:①熟悉和会审图纸②编制和报审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在室内进行)
A. 施工单位
B. 建设单位
C. 设计单位
D. 监理单位
解析:解析:施工图会审会议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参加。
A. 设计图纸
B. 施工组织设计
C. 监理大纲
D. 合同
解析:解析: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