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键绩效指标
B、 360°反馈法
C、 PDCA管理循环法
D、 平衡积分卡
E、 会计核算法
答案:ABCD
解析:解析:施工成本管理绩效考核方法有:关键绩效指标、360°反馈法、PDCA管理循环法、平衡积分卡、目标管理法。
A、 关键绩效指标
B、 360°反馈法
C、 PDCA管理循环法
D、 平衡积分卡
E、 会计核算法
答案:ABCD
解析:解析:施工成本管理绩效考核方法有:关键绩效指标、360°反馈法、PDCA管理循环法、平衡积分卡、目标管理法。
A. 氧气瓶
B. 高温物体
C. 噪声
D. 电缆绝缘层
解析:解析:ABC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A. 项目规格
B. 潜在危险性
C. 存在条件
D. 触发因素
解析:解析: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危险源”由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三个要件组成,缺一不可。
A. 第二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一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
B. 第一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二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C. 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手段包括消除能量源、约束或限制能量等
D.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通过管理事段加以控制
E. 可以通过做好危险源控制管理,实施考核评价和奖惩等控制第二类危险源
解析:解析:A、B项错误,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A. 安全检查表法
B. 预先危险性分析
C. 事故树分析法
D. LEC评价法
解析:解析:事故树分析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自下而上、一层层地寻找顶事件的直接原因事件和间接原因事件,直到基本原因事件,并用逻辑图将这些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出来的分析方法。实际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施工安全事故分析报告所归纳的事故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及根本原因同样有助于危险源识别和评价。
A. 安全检查表法
B. 关键绩效指标(KPls)
C. 360°反馈法
D. 预先危险性分析
E.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解析:解析:B、C项错误,B、C项属于施工成本管理绩效考核方法。常见的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方法包括:(1)安全检查表法、(2)预先危险性分析、(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4)事故树分析法、(5)LEC评价法。
A.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B.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C. 系统安全理论
D. 轨迹交叉理论
解析:解析: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基于事故频发倾向理论,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有:①人员选择,即通过严格的生理、心理检验,选择身体、智力、性格特征及动作特征等方面优秀的人才就业;②人事调整,即把企业中的事故频发倾向者调整岗位或解雇。
A. 事故频发倾向
B.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
C. 瑞土奶酪模型理论
D. 轨迹交叉
解析:解析: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提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进程避免事故发生。
A. 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能量意外释放、事故、伤害
B.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屏蔽失效、事故、伤害
C. 人的缺点、管理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D. 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解析:解析: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五要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A. 1人
B. 10人
C. 3人
D. 30人
解析:解析:【海因里希法则Y机械事故中,无伤害事故、轻伤事故、死亡及重伤事故之间的比例为300:29:1。
A. 防止能量蓄积
B. 限制能量
C. 控制能量释放
D. 延缓能量释放
解析: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