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立项阶段
B、 施工图设计阶段
C、 施工阶段
D、 初步设计阶段
答案:A
解析:解析:建设单位应在工程立项阶段组织编制项目绿色策划方案,工程建设各参与方应遵照执行。
A、 立项阶段
B、 施工图设计阶段
C、 施工阶段
D、 初步设计阶段
答案:A
解析:解析:建设单位应在工程立项阶段组织编制项目绿色策划方案,工程建设各参与方应遵照执行。
A. 清洁的原料与能源
B. 清洁的生产过程
C. 清洁的产品
D. 清洁的使用
E. 贯穿于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解析:解析: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三清一控”:①清洁的原料与能源;②清洁的生产过程;③清洁的产品;④贯穿于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A.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B. 减量化、再利用、产业化
C. 产业化、再利用、资源化
D. 产业化、减量化、资源化
解析:解析: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o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是绿色施工
需遵循的重要原则。
A. 设计单位应做好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有关设计工作
B. 监理单位应建立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协调机制。
C. 施工单位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D. 工程监理单位应审查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
E. 绿色施工方案编制前,应进行绿色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解析:解析:1)建设单位绿色施工职责:应建立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协调机制。2)设计单位绿色施工职责:应协助、支持、配合施工单位做好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有关设计工作。3)监理单位应审查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督检查工作。4)施工单位绿色施工职责: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应组织绿色施工的全面实施。施工单位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A.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B. 节电、节地、节水、节材
C. 节能、节水、节油、节材
D. 节油、节电、节水、节材
解析:解析:绿色施工是指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的施工活动。
A. 环境质量监测
B. 污染事故监测
C. 污染源监测
D. 生态环境监测
解析:解析:常规环境监测包括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特殊目的监测包括研究型监测、污染事故监测和仲裁监测。
A. 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70%
B. 施工现场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C. 扬尘控制在土方作业阶段,应采取措施,使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不扩散到场区外。
D. 电焊作业和大型照明灯具应采取防光外泄措施。
E. 昼间施工现场场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70dB(A)
解析:解析:A选项错误,要求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C选项错误,扬尘控制在土方作业阶段,应采取措施,使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
高度小于0.5m。D选项错误,在光线作用敏感区域施工时,电焊作业和大型照明灯具应采取防光外泄措施。
A. 力争使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
B. 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
C. 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D. 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分类率应达到90%
解析:解析: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分类率应达到100%。
A. 10万
B. 20万
C. 50万
D. 80万
解析:解析: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A. 1
B. 2
C. 3
D. 4
解析:解析: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应处理合格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检测频率不应少于1次/月。
A. 昼间50dB(A),夜间70dB(A)
B. 昼间65dB(A),夜间50dB(A)
C. 昼间70dB(A),夜间55dB(A)
D. 昼间75dB(A),夜间60dB(A)
解析:解析:《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规定,昼间场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70dB(A),夜间场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55dB(A),同时,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