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相对保留值
B、 峰面积
C、 保留时间
D、 进样量
E、 半峰宽
答案:B
A、 相对保留值
B、 峰面积
C、 保留时间
D、 进样量
E、 半峰宽
答案:B
A. 判断污染物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
B. 将采样条件下的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采样体积
C. 判断空气中污染物浓度高低
D. 决定选用哪种分析方法
E. 决定选用哪种采样方法
解析:解析:换算后使样品各项检测指标具有可比性。
A. 试银灵
B. 甲基橙
C. 酚酞
D. 铬黑T
E. 钙试剂
解析:解析:用硝酸银【AgNO₃】标准溶液标定氰化钾标准溶液,以试银灵作指示剂,氰离子与银离子产生银氰络合物,稍过量的银离子与试银灵反应,使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即为终点。
A. Se⁶+
B. Se₄+
C. Se²-
D. 总硒
E. Se⁶+和Se⁴+
解析:解析:2,3-二氨基萘荧光光度法中水样经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将四价以下的无机和有机硒氧化为四价硒,再经盐酸消解将六价硒还原为四价硒,然后测定总硒含量。由此可知水样不经消化测定出的仅是四价硒。
A. 简单
B. 极性小
C. 挥发度大
D. 极性小,挥发度大
E. 极性大,挥发度小
解析:解析:极性大不能在色谱柱中分离,而挥发度小使被检测物质不能进入色谱柱。
A. 氧化反应
B. 还原反应
C. 缩合反应
D. 重氮化反应
E. 耦合反应
解析:解析:芳香族伯胺和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应称为重氮化,NO₂-N与氨基苯磺酸铵反应即归属于此。
A. 重金属类化合物
B. 苯酚类化合物
C. 苯系列化合物
D. 有机氯化合物
E. 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解析:解析:酚类化合物中能与氯结合形成氯酚臭味,主要是苯酚、甲苯酚、苯二酚等在水质检验中能被蒸馏出和检出的酚类化合物。
A. 氧化反应
B. 还原反应
C. 络合反应
D. 缩合反应
E. 中和反应
解析:解析:酚类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在碱性条件【pH10±0.2】下和氧化剂铁氰化钾作用下,生成橘红色的吲哚酚安替比林染料,其水溶液呈红色,在波长510nm处有最大吸收率。
A. 2次
B. 3次
C. 4次
D. 5次
E. 6次
A. 4.5~5.5
B. 5.0~5.5
C. 5.5~6.0
D. 6.0~6.5
E. 6.5~7.0
A. 沉淀滴定法
B. 离子选择电极法
C. 火焰光度法
D. 发射光谱法
E. 原子吸收光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