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标法
B、 内标法
C、 标准加入法
D、 归一化法
E、 离子交换法
答案:B
A、 外标法
B、 内标法
C、 标准加入法
D、 归一化法
E、 离子交换法
答案:B
A. 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B. 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易感性
C. 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敏感性
D. 病原体、传染性、敏感性、易感性
E. 病原体、易感性、传染性、免疫性
A. 化学监测法
B. 物理监测法
C. 生物监测法
D. 仪器监测法
E. 无菌检验-D测试属于
A. 不需γ计数器,荧光显微镜,酶标检测仪等贵重仪器更适于现场应用
B. 没有诸如放射性同位素、邻苯二胺等有害物质参与
C. 实验结果可以长期保存
D. 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检测速度
E. 减少特异性背景
A. 挥发性有机物
B. 非挥发性有机物
C. 无机污染物
D. 放射性物质
E. 可吸入颗粒物
A. 空气
B. 饮水
C. 表层土壤
D. 粮食
E. 蔬菜
A. <98.8kPa或>103.4kPa
B. <88.8kPa或>105.4kPa
C. <90.8kPa或>108.4kPa
D. <92.8kPa或>108.4kPa
E. <96.8kPa或>103.4kPa
解析:解析:由于空气的体积与气温和气压有关,气温和气压影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为便于统一,我国规定: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以20℃,气压为101.3kPa下的浓度。工作场所空气样本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kPa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A. 可有效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B. 对微生物无害,不减少微生物应有的回收量
C. 不破坏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不影响其透明度
D. 必须按规定方法进行鉴定试验,并认为
合格者方可在相应的消毒试验中应用
E. 载体试验结果可用于悬液法
解析:解析:悬液法试验结果可用于载体试验,载体试验结果不可用于悬液法。
A. 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强很容易着色
B. 荚膜与染料亲和力弱,不易着色
C. 荚膜含水量高低与染色有关
D. 荚膜的厚度与染色有关
E. 荚膜容易着色可用革兰氏染色
解析:解析:由于英膜与染料亲和力弱,不易着色,通常采用负染色法。负染色法是背景和菌体着色而荚膜不着色,从而观察荚膜形成的透明圈。
A. 0.05μg/L
B. 0.05μg
C. 0.10μg/L
D. 0.10μg
E. 0.15μg/L
解析:解析:通常以10倍的标准偏差为一个适宜的定量分析下限的估计值。
A. 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活度等于0时的电极电位
B. 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活度等于1时的电极电位
C. 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活度等于2时的电极电位
D. 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活度等于3时的电极电位
E. 参与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活度等于4时的电极电位
解析:解析:标准电极电位是指温度为25℃、金属离子的有效浓度为1mol/L【即活度为1】时测得的平衡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