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灌胃
B、 喂饲
C、 吞咽胶囊
D、 鼻饲
E、 饮水
答案:A
A、 灌胃
B、 喂饲
C、 吞咽胶囊
D、 鼻饲
E、 饮水
答案:A
A. PC-TWA
B. PC-STEL
C. MAC
D. OEL
E. WBTG
A. 加固体Na₂CO₃,pH≥10,室温保存
B. 加固体NaOH,pH≥10,室温保存
C. 加固体NaOH,pH≥12,室温保存
D. 加固体Na₂CO₃,pH≥10,4℃保存
E. 加固体NaOH,pH≥12,4℃保存
解析:解析:水中氰化物、挥发酚类测定时,应在采样玻璃瓶内加入NaOH,使水样pH≥12,冷藏、避光保存,并在24小时内测定完毕。
A. 潜伏期、前驱期、显症期和恢复期
B. 潜伏期、前驱期、显症期和迁延期
C. 潜伏期、显症期、迁延期和恢复期
D. 潜伏期、前驱期、迁延期和恢复期
E. 前驱期、显症期、迁延期和恢复期
A. IgM和IgD
B. mIgM和mIgD
C. IgG和SIgA
D. mlgM和IgE
E. mIgD和SIgA
A. IgG
B. IgM
C. IgA
D. IgD
E. IgE
A. 消毒剂的性能
B. 消毒对象
C. 消毒工作人员
D. 环境条件
E. 病原体的种类
A. L、m、n、I。
B. L、M、n、I,
C. L、m、N、I
D. L、m、T、I,
E. L、m、n、I。
解析:解析:法定计量单位的单位符号有其统一的规定,包括字母符号的大小写形式。字母符号的大小写代表了不同的意义,不能混淆使用。
A. 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B. 预测毒性大小
C. 推测毒作用机制
D. 预测新化合物的安全限量标准范围
E. 环境污染监测
A. 稀释后,立刻分装于小容器内,并保存于-18℃
B. 配制时,加入硝酸使最终浓度为0.5mol/L
C. 配制时,加入硝酸使最终浓度为5%
D. 配制时,加入硝酸-铬酸钾使最终浓度分
别为5%和0.5%
E. 配制时,加入硝酸-重铬酸钾使最终浓度分别为5%和0.05%
A. 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具有氧化性
B. 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具有还原性
C. 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具有氧化性
D. 氧化剂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具有还原性
E. 氧化剂得到电子,化合价升高,具有氧化性
解析:解析:氧化剂是氧化还原反应里得到电子或有电子对偏向的物质,也即由高价变到低价的物质,在反应中被还原,其产物为还原产物,具有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