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病毒是否产生毒素
B、 细胞是否处于感受态
C、 组织中易感细胞数目
D、 病毒的特殊结构
E、 病毒的核酸组成
答案:C
A、 病毒是否产生毒素
B、 细胞是否处于感受态
C、 组织中易感细胞数目
D、 病毒的特殊结构
E、 病毒的核酸组成
答案:C
A. 28~30℃
B. 28~30℃
C. 30~31℃
D. 34~35℃
E. 36~37℃
解析:解析:多数支原体在一般空气环境中能够生长,但在初次分离标本和固体培养时5%CO₂及95%N₂的气体环境中生长为宜,生长温度36~37℃即可。
A. 诊断与病期不同采集的标本不同
B. 要进行预处理才能用于接种
C. 采集后立即送到病毒实验室
D. 暂时不能检查或分离培养时,应将标本放入冻存液
E. 暂时不能检查或分离培养时,应将标本存放在-20℃冰箱
解析:解析:暂时不能检查或分离培养时,应将标本存放在一70℃冰箱。
A. 一般空气环境中
B. 一般水环境中
C. 冷却水环境中
D. 生活污水环境中
E. 一般耕作土壤环境中
解析:解析: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目前已知能独立生活自行繁殖的最小微生物。多数支原体在一般大气环境中能生长。
A. 发病早期或急性期采集标本
B. 发病晚期采集标本
C. 标本运送应放在带有冰块的保温箱中
D.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实验室检查
E. 运输培养基中应含有抗生素
A. EDTA和二甲亚砜
B. Versen溶液和甘油
C. 二甲亚砜和甘油
D. SDS和甘油
E. 胰酶和二甲亚砜
解析:解析:二甲亚砜和甘油是细胞和病毒低温保存的良好保护剂。
A. 保存病毒标本的冻存液可加入DMSO
B. 是细胞低温保存的良好保护剂
C. 中文名二甲亚砜
D. 通常用含10%血清的DMSO作为悬浮细胞的保存液体
E. 可用于PCR反应
解析:解析:通常保存细胞的冻存液含DMSO、牛血清和培养液,其中DMSO为10%,牛血清为20%~90%。
A. 鸡胚
B. 传代细胞
C. 原代细胞
D. 活体器官
E. 实验动物
解析:解析:实验动物、鸡胚、体外培养的器官和细胞可作为人工增殖病毒的基本工具。
A. 16种
B. 13种
C. 10种
D. 8种
E. 5种
解析:解析:从人体分离出的支原体有16种,其中主要有5种对人致病,包括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及发酵支原体。
A. 病毒的类型
B. 病毒的感染力
C. 病毒的增殖
D. 病毒的穿透能力
E. 病毒的黏附力
解析:解析:病毒蚀斑【又称空斑】是指病毒在已长成的单层细胞上形成的局限性病灶,空斑试验用于测定病毒的感染力。
A. 7.0和6.8
B. 6.8和6.3
C. 6.6和6.0
D. 7.2和6.0
E. 7.0和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