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
B、 市售消毒剂中的氯含量
C、 消毒单位体积物品所需要氯制剂的量
D、 消灭一定量的病原体所需含氯剂的质量
E、 消毒一吨水时需投加的含氯制剂的质量
答案:A
A、 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
B、 市售消毒剂中的氯含量
C、 消毒单位体积物品所需要氯制剂的量
D、 消灭一定量的病原体所需含氯剂的质量
E、 消毒一吨水时需投加的含氯制剂的质量
答案:A
A. ≥1.00
B. ≥2.00
C. ≥3.0
D. ≥4.00
E. ≥5.00
A. 1m³的气雾柜
B. 10~20m³的气雾室
C. ≥20m³的房间
D. 消毒药械说明书中规定大小的房间
E. 任意选择的一个房间
A. 10~20分钟
B. 20~30分钟
C. 30~40分钟
D. 40~50分钟
E. 50~60分钟
A. 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正链RNA病毒
B. 登革病毒基因组长约11kb,含有一条单一的开放读码框架
C. 登革病毒基因组中的开放读码框架编码一个多聚蛋白
D. 登革病毒基因组两端各含一个编码区
E. 登革病毒引起的登革热是我国的法定乙
类传染病
解析:解析:登革病毒的基因组为单正链RNA,长约11kb,基因组5′端和3'端为非编码区,中间为开放读码框【ORF】,编码3种结构蛋白和至少7种非结构蛋白。
A. 迟缓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退期
E. 潜伏期
A. 细菌繁殖体
B. 真菌
C. 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例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D. 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的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E. 分枝杆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A. 是菌体中的脂多糖,大多是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
B. 注入人或毒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
C. 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20分钟能使其破坏
D. 破坏热原质最常用的方法是强力消毒剂联合使用紫外辐射消毒
E. 去除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蒸馏
解析:解析:热原质即菌体中的脂多糖,多为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注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故称之为热原质。热原质耐高温,高压蒸汽灭菌【121℃.20分钟】能使其破坏。除去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蒸馏。
A. 利用碘的氧化性和碘离子的还原性,滴定溶液中氧化或还原性物质浓度的方法
B. 用于测定酚类等还原性消毒剂浓度的方法,称碘氧化滴定法
C. 用于滴定含过氧化物类等具有氧化作用的消毒剂浓度的方法,称碘还原滴定法
D. 不能用于醛类消毒剂浓度的测定方法
E. 可用于滴定含氯消毒剂的浓度,称碘还原滴定法
A.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B. 认真检查试验器材有无破损,以防丢失样本和污染环境
C. 注意菌液的均匀分散
D. 稀释或取液时要准确,尽量减少吸管使用中产生的误差
E. 为节省无菌器械的消耗,用一支吸管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逐个取样
A. 第1组无试验菌,或仅有极少数试验菌菌落生长
B. 第2组无菌生长或有较第1组为多,但较第3、4、5组为少的试验菌菌落生长
C. 第3、4、5组有相似量试验菌生长,悬液试验在【1×10⁷~5×10⁷】CFU/ml,载体试验在【5×10⁵~5×10⁶】CFU/片。其组间菌落数误差率应不超过15%
D. 第6组无菌生长
E. 连续3次试验取得合格评价
解析:解析:第2组有较第1组为多,但较第3、4、5【组】为少的试验菌生长;或者在第1组无菌生长时,第2组平均每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不少于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