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6.9~7.1,温度16~20℃
B、 pH6.9~7.1,温度26~28℃
C、 pH7.9~9.1,温度26~28℃
D、 pH2.6~4.6,温度16~20℃
E、 pH2.6~4.6,温度26~28℃
答案:B
解析:解析:用胰酶消化血液或肝脏培养鼠疫菌,在pH6.9~7.1和温度26~28℃时可获最佳的培养结果。
A、 pH6.9~7.1,温度16~20℃
B、 pH6.9~7.1,温度26~28℃
C、 pH7.9~9.1,温度26~28℃
D、 pH2.6~4.6,温度16~20℃
E、 pH2.6~4.6,温度26~28℃
答案:B
解析:解析:用胰酶消化血液或肝脏培养鼠疫菌,在pH6.9~7.1和温度26~28℃时可获最佳的培养结果。
A. 聚维酮碘【碘伏】
B. 乙醇
C. 异丙醇
D. 氯己定
E. 甲醛
解析:解析:甲醛对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不能用于皮肤消毒。
A. 被强碱灼伤时用强酸洗涤
B. 被强酸灼伤时用强碱洗涤
C. 先清除皮肤上的化学药品再用大量干净的水冲洗
D. 清除药品立即贴上”创可贴”
E. 马上送医院
A. DNA的电泳序列
B. DNA的电泳条带
C. DNA的电泳带型
D. DNA的电泳地图
E. DNA的电泳图谱
A. 肺炎双球菌
B. 流感杆菌
C. B群链球菌
D. 新型隐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析:解析:流感杆菌可寄居在正常人的上呼吸道,绝大多数是无荚膜的。流感杆菌所致人类有关疾病,有原发性外源性感染和继发性内源性感染。原发性感染多为b型荚膜强毒株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的有脑膜炎、鼻咽炎、化脓性关节炎和心包炎等。以小儿为多见。
A. CHCl₃≤20μg/L,CCl₁≤20μg/L
B. CHCl₃≤30μg/L,CCl≤10μg/L
C. CHCl₃≤40μg/L,CCl≤5μg/L
D. CHCl₃≤50μg/L,CCl₁≤4μg/L
E. CHCl₃≤60μg/L,CCl≤2μg/L
解析:解析: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饮用水中三氯甲烷不得超过0.06mg/L;而四氯化碳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人类可能的致癌物【ⅡB类】,故饮用水中四氯化碳不得超过0.002mg/L。
A. 浑浊度
B. 镉和砷
C. 游离性余氯
D. 硫酸盐
E. 痢疾杆菌
解析:解析: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为保证消毒效果,加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其在氧化和杀菌后还能剩余一些有效氯,称为”余氯”。试验证明接触时间达30分钟,游离性余氯在0.3mg/L以上时,对肠道致病菌、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等均有杀灭作用。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规定游离性余氯的标准限值为出厂水的含量不得大于4mg/L且不得小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不得小于0.05mg/L。镉、砷等元素为毒性元素,在体内具有明显的蓄积作用而产生危害。一般化学性指标包括: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和溶解性总固体等。饮用水感官性状指标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
A. 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含量为2%~3%
B. 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含量为0.2%~0.5%
C. 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
D. 观察细菌的动力用半固体培养基
E. 葡萄糖蛋白胨水为常用的鉴别培养基
解析:解析:琼脂只是起到凝固剂的作用。
A. 血铅
B. 尿锰
C. 尿镉
D. 血中血红蛋白
E.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
解析:解析:血铅是铅中毒研究的最重要的生物学监测指标。机体吸收的镉主要由尿排出,尿镉是评价机体接触镉的常用生物监测指标。一氧化碳进入机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血中碳氧血红蛋白。
A. 气相色谱法
B. 溴化容量法
C. 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
D. 高压液相色谱法
E. 荧光分光光度法
解析:解析: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规定,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测定水中酚含量。
A. IgG
B. IgM
C. IgE
D. IgD
E. Si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