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醇类的作用机制包括蛋白变性和凝固
B、 醇类的作用机制包括干扰代谢
C、 常用消毒剂包括50%~70%异丙醇
D、 常用消毒剂包括50%~70%乙醇
E、 常用消毒剂包括2%来苏尔
答案:D
解析:解析:考虑常用消毒剂种类和作用机制,75%浓度的乙醇消毒效果最好。
A、 醇类的作用机制包括蛋白变性和凝固
B、 醇类的作用机制包括干扰代谢
C、 常用消毒剂包括50%~70%异丙醇
D、 常用消毒剂包括50%~70%乙醇
E、 常用消毒剂包括2%来苏尔
答案:D
解析:解析:考虑常用消毒剂种类和作用机制,75%浓度的乙醇消毒效果最好。
A. 联苯分子的共面结构
B. 随氯原子置换数目的增加而减少
C. 随氯原子置换数目的增加而增加
D. 随氯原子置换数目的减少而增加
E. 与置换的氯原子数目无关
A. 包被液
B. 稀释液
C. 洗涤液
D. 底物溶液
E. 终止液酶免疫试验【EIA】中所用上述各种缓冲液的主要成分是
A. C-1′
B. C-2′
C. C-3'
D. C-4'
E. C-5'
A. 污水稀释处理 → 乳糖胆盐发酵试 验→EMB平板分离→革兰氏染色鉴 定→乳糖蛋白胨培养鉴定→计数,报 告结果
B. 污水稀释处理→乳糖胆盐发酵试验→ EMB平板分离→三糖铁生化鉴定→乳 糖蛋白胨培养鉴定→计数,报告结果
C. 污水稀释处理→双倍浓度SF 增菌→ SS平板分离→三糖铁生化鉴定→血 清学鉴定→计数,报告结果
D. 污水稀释处理→双倍浓度GN 增菌→ EMB平板分离→三糖铁生化鉴定→ 血清学鉴定→计数,报告结果
E. 污水集菌→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抗 酸染色初步鉴定 → 致病力试验检 点→计数,报告结果
解析:解析:C 选项为沙门菌的检验程序,D 选项为志贺菌的检验程序,E 选项为结核分枝 杆菌的检验程序。
A. 芽孢
B. 鞭毛
C. 荚膜
D. 异染颗粒
E. 菌毛
A. 尿中马尿酸的测定
B. 尿中甲基马尿酸的测定
C. 尿中苯乙醇酸和苯乙醛酸的测定
D. 尿中β2-微球蛋白的测定
E. 尿中三氯乙酸的测定
A. 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B. 存在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C. 对金属器械消毒,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擦干后使用
D. 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
E. 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所需溶液应现配现用
解析:解析:含氯消毒剂通常情况下不适用于对金属器械的消毒。
A. 评估与判断
B. 现场救援
C. 督察与指导
D. 防护措施
E. 制订预案
解析: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应急处理
的一般程序包括评估与判断、启动预案、按职责实施、督察与指导、防护措施、交通检疫、医疗救护与现场救援。
A. 供体菌染色体基因与受体菌染色体基因的重组
B. 噬菌体的基因与细菌染色体DNA的重组
C. 供体菌质粒DNA与受体菌染色体DNA的重组
D. 细菌染色体基因发生突变
E. 两种细菌原生质体融合后发生染色体基因的重组
解析:解析: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基因组中,这种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称为前噬菌体。某些前噬菌体可导致细菌基因型和性状发生改变,称为溶原性转换。
A. 毒血症
B. 菌血症
C. 败血症
D. 脓毒血症
E. 内毒素毒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