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信用中介
B、 支付中介
C、 信用创造
D、 货币投放
答案:B
解析: 商业银行受企业委托,为其办理与货币资本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这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作用。答案:B
解析: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充当了企业的总会计和总出纳,表明其主要扮演的是支付中介的角色。商业银行通过为企业办理与货币资本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从而成为企业资金运动的支付中介。
A、 信用中介
B、 支付中介
C、 信用创造
D、 货币投放
答案:B
解析: 商业银行受企业委托,为其办理与货币资本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这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作用。答案:B
解析: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充当了企业的总会计和总出纳,表明其主要扮演的是支付中介的角色。商业银行通过为企业办理与货币资本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从而成为企业资金运动的支付中介。
A. 流动性原则
B. 合规性原则
C. 市场性原则
D. 商业性原则
解析: 下列原则中,属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本原则的[流动性原则]。答案:A
解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流动性原则,即保持足够的流动性,确保随时能够满足客户的提款需求。这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有助于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
A. 中资银行海外分行
B. 中外合资银行
C. 再保险公司
D. 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解析: 根据我国《存款保险条例》,下列机构中应当投保存款保险的是[中外合资银行]。答案:B
解析:根据《存款保险条例》,中外合资银行是应当投保存款保险的机构之一。这是为了保护存款人的权益,确保在银行出现问题时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保障。
A. 投资高等级债券
B. 存放中国人民银行
C. 同业拆借
D. 投资政府债券
解析: 资金运用中不符合存款保险基金运用要求的是()
答案:C. 同业拆借
解析:根据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要求,其主要投资领域应为低风险、流动性高的资产,以确保在面临偿付压力时能够及时变现。同业拆借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且流动性可能不如债券和存放央行,因此不符合保险基金运用要求。
A. 存款人交纳的保费
B. 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
C. 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心分配的财产
D. 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存款保险基金获得的收益
解析: 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不包括()。
答案:A. 存款人交纳的保费
解析:存款人交纳的保费是存款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不是不包括的部分。其他选项B、C、D都是存款保险基金的合法来源,包括投保机构交纳的保费、在投保机构清算中心分配的财产和基金管理机构运用基金获得的收益。
A. 偿付限额固定不变
B. 最高偿付限额为60万元人民币,超过部分不予偿付
C. 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人民币,超过部分从所在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D. 最高偿付限额为70万元人民币,超过部分有中国人民银行酌情予以偿付
解析: 关于我国现行存款保险偿付限额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C. 最高偿付限额为50万元人民币,超过部分从所在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解析:我国现行存款保险偿付限额为50万元人民币,超过这个额度的部分不再由存款保险基金承担,而是由所在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选项C正确反映了这一原则。
A. 半强型效率
B. 弱型效率
C. 强型效率
D. 零型效率
解析: 题目解析
根据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法玛关于有效市场的定义,如果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半强型效率。在半强型效率下,公开信息已经被充分反映在证券价格中,而私人信息仍然可以影响证券价格。因此,选项A(半强型效率)是正确的答案。
A.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B. 商业票据
C. 承兑汇票
D. 同业拆借
解析: 题目解析
某大型公司为了筹措资金,在货币市场上发行5千万元短期无担保证券,并承诺在3个月内偿付本息。该公司采用的这种金融工具属于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公司为筹措短期资金而在货币市场上发行的无担保短期债务工具,通常包括对本金和利息的一次性支付。因此,选项B(商业票据)是正确的答案。
A. 商品本身的价格
B. 消费者预期
C. 消费者偏好
D. 消费者收入
解析: 题目解析
影响需求的最重要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商品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决策,是需求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他选项中,消费者预期、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收入也是影响需求的因素,但在这些因素中,商品本身的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因此,选项A(商品本身的价格)是正确的答案。
A. 增加300千克
B. 增加1300千克
C. 减少300千克
D. 减少1300千克
解析: 某月,因替代品价格上升,甲商品需求量变动500千克,同期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800千克,那么,在相关产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需求量的实际变动量是()。
答案:C
解析:该题考察了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影响。当替代品价格上升时,甲商品需求量减少500千克;当互补品价格上升时,甲商品需求量增加800千克。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甲商品需求实际减少的量是500千克 - 800千克 = -300千克,即减少300千克。
A. 技术进步
B. 需求交叉弹性发生变化
C. 该商品价格提高
D. 消费者收入增加
解析: 从坐标图上看,能够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发生向右上方位移的因素是()。
答案:D
解析:需求曲线向右上方位移表示需求的增加。这可以由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导致的。因为消费者收入增加会促使对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