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支出法国民总收入
B、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C、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D、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C
解析: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可以用于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的是()。
答案:C
解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收入核算的一种方法,它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支出法GDP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个部分。在支出法中,资本形成指的是用于资本的投资,而最终消费指的是用于居民和政府最终消费的支出。因此,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用于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A、 支出法国民总收入
B、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C、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D、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C
解析: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可以用于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的是()。
答案:C
解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收入核算的一种方法,它表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支出法GDP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个部分。在支出法中,资本形成指的是用于资本的投资,而最终消费指的是用于居民和政府最终消费的支出。因此,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用于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A. 投资-消费-净出口恒等式
B. 消费-储蓄恒等式
C. 储蓄-投资恒等式
D. 投资-消费恒等式
解析: 在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公式是()。
答案:C
解析:储蓄-投资恒等式是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之一。该恒等式表示一个经济体内部的储蓄必须等于投资,即储蓄和投资在数量上是相等的。这个恒等式对于理解一个经济体的宏观经济均衡非常重要,因为它强调了储蓄和投资在一个闭合经济系统中的平衡关系。
A. 居民和企业
B. 政府和进出口部门
C. 居民和政府
D. 政府和企业
解析: 两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中的两个部门是指()。
答案:A
解析:两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是指将一个经济体划分为两个部门,即储蓄部门和投资部门。在这种情况下,两个部门分别是居民和企业。这恒等式强调了储蓄和投资在这两个部门之间的平衡关系,即居民的储蓄必须等于企业的投资,以维持宏观经济的均衡。
A. I=S+(T-G)+(M-X)
B. I=S+T-G+M
C. I=S+(T-G)
D. I=S+(M-X)
解析: 如果用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A)。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国民账户平衡表的表达式,也称为储蓄投资平衡等式。它表示,一个经济体中的储蓄(S)等于投资(I)加上税收(T)减去政府购买(G)以及减去净出口(M-X)。这是由于储蓄等于国民收入减去消费,而国民收入又等于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A.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B. 决定投资的是名义利率
C. 在不同的投资方式下投资与利率的关系不同
D. 投资函数和利率函数是互补关系
解析: 关于投资和利率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解析:这题涉及投资和利率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投资倾向于随着利率的降低而增加。较低的利率能够降低融资成本,激励企业投资。
A. 投资风险
B. 实际利率
C. 预期收益率
D. 名义利率
解析: 决定投资成本的主要因素是(B)。
解析:投资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考虑了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更能准确地反映借款的实际成本。投资决策通常会考虑实际利率,以确保在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A. 0.2
B. 1.25
C. 5
D. 0.8
解析: 假设一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β为0.8,则投资乘数k等于()。答案:C
题目解析:投资乘数(k)是通过边际消费倾向(β)的倒数来计算的,公式为k = 1 / (1 - β)。在这道题中,β为0.8,代入公式计算得到k = 1 / (1 - 0.8) = 5。因此,正确答案是C。
A. 3200
B. 1500
C. 2800
D. 1900
解析: 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I=460亿元,则均衡国民收入是()亿元。答案:C
题目解析:均衡国民收入是通过将总支出(消费和投资)与总产出相等来确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I=460亿元,均衡国民收入等于总支出,即Y=C+I。代入消费函数和投资值,得到Y = 100+0.8Y + 460,解这个方程得到Y = 2800。因此,正确答案是C。
A. 货币供给量与总需求的关系
B. 利率与总需求的关系
C. 税收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
D. 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
解析: 在宏观经济学中,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总需求曲线AD指的是()。答案:D
题目解析:总需求曲线(AD)表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不同价格水平下总需求的关系。选项D,即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是总需求曲线的定义。货币供给量、利率和税收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不直接对应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因此,正确答案是D。
A. 3.2%
B. 5%
C. 2%
D. 4%
解析: 题目解析
在经济增长模型中,用到了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为Y = A * K^α * L^(1-α),其中Y是产出,K是资本,L是劳动力,α是资本的权重。资本产出弹性(β)定义为资本对产出的弹性,即β = Δ(ln(Y))/Δ(ln(K))。题目中给出资本产出弹性为0.25,劳动产出弹性为0.75,而总产出的年均增长率等于资本的年均增长率乘以资本产出弹性加上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乘以劳动产出弹性。计算方式为:GDP年均增长率 = β * 资本年均增长率 + (1-β) * 劳动力年均增长率。代入数值解得,3.1% = 0.25 * 2% + 0.75 * 0.8%,解得资本年均增长率为2%,因此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2%。
A. 经济周期
B. 经济景气
C. 经济复苏
D. 经济波动
解析: 题目解析
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称为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长期内不断循环的阶段,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等阶段。因此,总体经济活动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被称为经济周期,选项A中的经济周期是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