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mm
B、 20mm
C、 40mm
D、 50mm
答案:B
解析: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28900-2022,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测定时,夹持部位和标距之间的距离小于20mm或钢筋公称直径(选择较大者)时,该试验可视为无效。
这道题考察的是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测定的条件。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是指在钢筋受拉力作用下,钢筋的延伸程度。为了准确测定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需要保证夹持部位和标距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以避免夹持部位对钢筋延伸的影响。
如果夹持部位和标距之间的距离太小,会导致夹持部位对钢筋延伸的限制,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根据标准规定,当夹持部位和标距之间的距离小于20mm或钢筋公称直径(选择较大者)时,该试验可视为无效。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想象一根钢筋就像一根橡皮筋。当我们拉伸橡皮筋时,如果我们用手指夹住橡皮筋的一段,而手指离另一段太近,那么手指就会限制橡皮筋的延伸。同样地,当钢筋在试验中被夹持时,如果夹持部位和标距之间的距离太小,就会对钢筋的延伸产生限制,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的规定,当夹持部位和标距之间的距离小于20mm或钢筋公称直径(选择较大者)时,该试验可视为无效。所以,答案是B选项。
A、 10mm
B、 20mm
C、 40mm
D、 50mm
答案:B
解析: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28900-2022,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测定时,夹持部位和标距之间的距离小于20mm或钢筋公称直径(选择较大者)时,该试验可视为无效。
这道题考察的是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测定的条件。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是指在钢筋受拉力作用下,钢筋的延伸程度。为了准确测定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需要保证夹持部位和标距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以避免夹持部位对钢筋延伸的影响。
如果夹持部位和标距之间的距离太小,会导致夹持部位对钢筋延伸的限制,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根据标准规定,当夹持部位和标距之间的距离小于20mm或钢筋公称直径(选择较大者)时,该试验可视为无效。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我们可以想象一根钢筋就像一根橡皮筋。当我们拉伸橡皮筋时,如果我们用手指夹住橡皮筋的一段,而手指离另一段太近,那么手指就会限制橡皮筋的延伸。同样地,当钢筋在试验中被夹持时,如果夹持部位和标距之间的距离太小,就会对钢筋的延伸产生限制,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的规定,当夹持部位和标距之间的距离小于20mm或钢筋公称直径(选择较大者)时,该试验可视为无效。所以,答案是B选项。
A. 10mm
B. 50mm
C. 100mm
D. 150mm
解析: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28900-2022的规定,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测定时,除非另有规定,原始标距应为100mm(选项C)。原始标距是指在测定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时,两个标距之间的距离,用于测量钢筋的延伸变形。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解释。假设你有一根橡皮筋,你想测试它的延伸性能。你可以在橡皮筋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标尺,然后用力拉伸橡皮筋,使其发生变形。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通过测量两个标尺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橡皮筋的延伸变形量。而原始标距就是你最初设置的两个标尺之间的距离,通常为100mm。
A. 50mm
B. 100mm
C. 150mm
D. 以上都错.
A. 不小于10%
B. 不小于10.0%
C. 不小于7.5%
D. 不小于9%
解析: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的规定,牌号HPB300φ18mm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应不小于10.0%。这个知识点其实是在讲钢筋的延伸性能,也就是钢筋在受力的情况下能够延伸多少,这个性能对于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承载能力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小时候玩的橡皮筋,如果橡皮筋的延展性很好,我们就可以把它拉得很长很长,这样它才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同样道理,钢筋的延展性能越好,就能够在混凝土结构中承受更大的拉力,从而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所以,牌号HPB300φ18mm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不小于10.0%,就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能。
A. 7.5%
B. 16%
C. 9%
D. 15%
解析:首先,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的规定,牌号HRB400E的钢筋,其最大力总延伸率应不小于9%。这个数值表示了钢筋在受力时的延展性能,也就是在承受外力的情况下,钢筋能够延展的程度。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根钢筋,这根钢筋代表着HRB400E的钢筋。当你用力拉扯这根钢筋时,如果它的延展性能不足,就会很快断裂;但如果它的最大力总延伸率达到或超过规定的9%,那么它就能够承受更大的外力,延展的程度也更大,更具有韧性。
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9%。
A. 0.1%
B. 0.2%
C. 0.5%
D. 1%
解析: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的规定,最大力总延伸率Agt修约间隔是0.1%。最大力总延伸率是指在试验中,钢筋在拉伸过程中的最大延伸量与原始标距的比值。这个指标用来评估钢筋的延伸性能,即钢筋在受力时的延伸能力。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你正在玩一个拉力游戏,你和你的朋友分别拿着一根钢筋的两端,然后你们开始往两边拉。在这个过程中,钢筋会受到拉力,开始逐渐延伸。最大力总延伸率就是指钢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延伸的最大程度。
现在,假设你们使用的是符合GB/T1499.2-2018标准的热轧带肋钢筋。根据这个标准,最大力总延伸率Agt的修约间隔是0.1%。这意味着,当你们拉力使钢筋延伸的比例达到0.1%时,你们需要记录下来,并且在这个数值的基础上进行修约。修约是指将测量结果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四舍五入或截取,以保留有效数字并减小误差。
所以,答案是A: 0.1%。这个修约间隔的设定是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使用。
A. 断后伸长率
B. 最大力总延伸率
C. 双方商定
D. 仲裁机构指定
A. 100℃±10℃
B. 100℃±5℃
C. 90℃±10℃
D. 以上都错
解析: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28900-2022,当产品标准没有规定人工时效工艺时,可以采用加热试样到100℃,在( )下保温60min~75min,然后在静止的空气中自然冷却到室温。
正确答案是A: 100℃±10℃。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描述,当产品标准没有规定人工时效工艺时,可以采用加热试样到100℃,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保温60min~75min,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根据选项A: 100℃±10℃,可以看出保温温度范围是90℃~110℃,符合题目要求。
联想例子:
想象一下,你正在制作一道美味的蛋糕。根据食谱,你需要将蛋糕放入烤箱中以100℃的温度烘烤。然而,你的烤箱可能会有一些温度波动,所以你可以将温度设置在100℃左右,允许一定的温度误差。这样,你就可以确保蛋糕在适当的温度下烘烤,达到最佳的口感和质地。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没有规定具体温度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100℃±10℃的温度范围进行保温处理。这样可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保证试样的质量和性能。
A. 4
B. 5
C. 6
D. 7
解析: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的规定,反向弯曲试验是用来评定钢筋的延性的一种试验方法。在进行反向弯曲试验时,应选用的钢筋公称直径弯曲压头的直径应为钢筋公称直径的5倍。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你手里有一根直径为18mm的HRB400E钢筋,你想要测试它的延性。根据规定,你需要选择一个钢筋公称直径弯曲压头,它的直径应为钢筋公称直径的5倍。那么,钢筋公称直径的5倍就是18mm×5=90mm。所以,你需要选择一个直径为90mm的钢筋公称直径弯曲压头来进行反向弯曲试验。
综上所述,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的规定,公称直径18mm的HRB400E钢筋进行反向弯曲试验时,应选用的钢筋公称直径弯曲压头的直径为90mm,即选项B。
A. 与弯曲试验一样
B. 比弯曲试验增加一个钢筋公称直径
C. 比弯曲试验减少一个钢筋公称直径
D. 双方商定
解析:答案解析:B
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的规定,钢筋反向弯曲试验的弯曲压头直径应比弯曲试验增加一个钢筋公称直径。这是为了确保在反向弯曲试验中能够更好地模拟实际使用中的受力情况,保证钢筋的性能和质量。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实际情况,需要增加一些条件或者因素。比如,如果我们要测试一种新药的疗效,就需要在实验中模拟出更接近真实生理环境的条件,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评估药物的效果。钢筋反向弯曲试验也是同样的道理,增加弯曲压头直径可以更好地模拟实际使用情况,确保钢筋的质量和性能。
A. 反复弯曲
B. 抗弯强度
C. 弯曲
D. 反向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