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6倍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B、 0.6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C、 0.5倍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D、 0.5倍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答案:A
解析: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的规定,接头试件残余变形测量的预定加载力为0.6倍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这是为了确保接头试件在加载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同时也考虑到了安全因素。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为了避免受伤,我们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来控制运动的强度和重量。如果负重过重,可能会导致受伤;如果负重过轻,又无法达到锻炼的效果。所以,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负重,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钢筋机械连接中也是同样的道理,预定加载力的选择要合理,才能确保接头试件的性能和安全性。
A、 0.6倍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B、 0.6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C、 0.5倍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D、 0.5倍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答案:A
解析: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的规定,接头试件残余变形测量的预定加载力为0.6倍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这是为了确保接头试件在加载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同时也考虑到了安全因素。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为了避免受伤,我们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来控制运动的强度和重量。如果负重过重,可能会导致受伤;如果负重过轻,又无法达到锻炼的效果。所以,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负重,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钢筋机械连接中也是同样的道理,预定加载力的选择要合理,才能确保接头试件的性能和安全性。
A. ≤0.14mm
B. ≥0.14mm
C. ≤0.10mm
D. ≥0.10mm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中对于钢筋接头的残余变形标准要求。根据规程JGJ107-2016,钢筋直径32mm的II级接头试件,其残余变形标准要求为≤0.14mm,所以答案选项为A。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记忆。想象一下,你正在建造一座高楼大厦,需要使用钢筋来加固混凝土结构。如果钢筋连接不牢固,残余变形过大,那么整个建筑的结构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有安全隐患。因此,钢筋接头的残余变形标准非常重要,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固和安全。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规程对于钢筋接头的残余变形有严格的要求,以保障建筑的安全性。
A. ≥6%
B. ≥6.0%
C. ≥3%
D. ≥3.0%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中关于I级接头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标准要求。根据规程,I级接头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标准要求为≥6.0%,所以答案是B。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你正在搭建一座桥梁,桥梁上需要使用很多钢筋来连接构件。如果连接的钢筋强度不够,那么在桥梁承受重量的时候就会发生断裂,导致桥梁倒塌。而根据规程中的标准要求,I级接头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必须达到≥6.0%,这样才能确保连接的钢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延展性,从而保证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A. ≥6%
B. ≥6.0%
C. ≥3%
D. ≥3.0%
A. 级配范围
B. 运用范围
C. 粗细程度
D. 颗粒粒径
解析:答案解析:C。砂的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程度,是用来描述砂的颗粒粒径大小的一个指标。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的颗粒越粗;细度模数越小,表示砂的颗粒越细。在建筑工程中,根据砂的细度模数可以选择合适的砂料用于不同的工程需求,比如用于混凝土的砂料需要有一定的细度模数范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做蛋糕时需要用到面粉,而面粉的粗细程度会影响到蛋糕的口感和质地。如果面粉太粗,蛋糕会比较粗糙;如果面粉太细,蛋糕会比较松软。因此,选择合适粗细程度的面粉就像选择合适细度模数的砂料一样,都是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A. 砂的颗粒越细
B. 砂的比表面积越小
C. 级配越好
D. 级配越差
解析:答案解析:B。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砂的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的比表面积越小。细度模数是描述砂的颗粒大小和级配均匀程度的指标,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的颗粒越粗,级配越不均匀,比表面积越小。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理解这个概念。比如说,想象一下一袋装满了大小不一的石子和沙子,如果石子和沙子的大小差异很大,那么这袋石子和沙子的比表面积就会很小,因为石子之间的间隙很大,表面积相对较小。反之,如果石子和沙子的大小差异很小,那么这袋石子和沙子的比表面积就会很大,因为石子之间的间隙很小,表面积相对较大。所以,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的比表面积越小。
A. 0.4%
B. 4%
C. 0.5%
D. 5%
解析:根据题目中提到的《建设用砂》GB/T14684-2022标准,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标准中级配区的累计筛余相比,除了公称粒径为4.75mm和630μ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是,各级累计筛余超出值的总和应该不大于多少呢?
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和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这个知识点。
想象一下,你正在准备一顿美味的汉堡。你需要将面粉过筛,以确保面粉中没有大颗粒的杂质。你使用的筛子有不同大小的筛孔,分别是4.75mm和630μm。根据标准,你可以略微超出这些筛孔的范围,但是总的超出值不能太大。
现在让我们回到题目中。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标准,除了4.75mm和630μm筛档外,砂的实际颗粒级配可以略微超出这些筛档的范围。然而,各级累计筛余超出值的总和应该不大于多少呢?
选项A:0.4%
选项B:4%
选项C:0.5%
选项D:5%
根据标准,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为选项D:5%。这意味着各级累计筛余超出值的总和应该不大于5%。
A. 3.7~3.1
B. 3.0~2.3
C. 2.2~1.6
D. 1.5~0.7
解析:首先,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标准,砂的细度模数是用来反映砂的粗细程度的。细度模数越大,砂粒越细;细度模数越小,砂粒越粗。
在这道题中,我们要找出中砂的细度模数范围。根据选项,我们可以看到选项B: 3.0~2.3。这个范围是递减的,说明砂的粒径在这个范围内是逐渐变粗的,符合中砂的特点。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在做沙雕时,如果用的是细沙,我们可以雕刻出更加精细的细节;而如果用的是粗沙,我们就只能雕刻出比较粗糙的形状。所以,细度模数范围越小,砂的粒径就越细,反之亦然。
因此,正确答案是B: 3.0~2.3。
A. 粗砂
B. 中砂
C. 细砂
D. 特细砂
解析: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细度模数是用来描述砂的颗粒粗细程度的指标。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是细度模数=累积通过质量百分之60的颗粒直径/累积通过质量百分之10的颗粒直径。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的颗粒越粗大;细度模数越小,表示砂的颗粒越细小。
在这道题中,细度模数为2.8,根据细度模数的定义,这个数值属于中等大小的砂。因此,答案是B:中砂。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记忆。想象一下你正在建造一个沙堡,你需要选择合适的沙子来建造。如果你选择的沙子细度模数很小,那么这个沙子的颗粒会非常细小,就像面粉一样。这种沙子不太适合建造沙堡,因为它的颗粒太小,无法黏合在一起。相反,如果你选择的沙子细度模数很大,那么这个沙子的颗粒会很粗大,就像石块一样。这种沙子也不太适合建造沙堡,因为它的颗粒太大,无法形成平整的表面。所以,中等大小的沙子,也就是细度模数为2.8的中砂,是最适合用来建造沙堡的沙子。
A. 50g
B. 400g
C. 500g
D. 4000g
解析: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标准,细集料筛分试验时,试样取样质量一般为500g(选项C)。这个标准规定了试样的取样质量,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你是一名建筑工程师,你需要测试一种砂子的细度,以确定它是否符合建筑用砂的标准。为了进行筛分试验,你需要取一定质量的砂子样本进行测试。
现在,想象一下你手中有一袋砂子,你需要从中取样。如果你只取50g的样本(选项A),那么这个样本可能太小,无法代表整袋砂子的特性。类似地,如果你取4000g的样本(选项D),那么这个样本可能太大,会增加试验的成本和时间。
根据标准规定,取样质量一般为500g(选项C)。这个量足够大,可以代表整袋砂子的特性,同时也不会过于浪费资源。通过对这个样本进行筛分试验,你可以得到砂子的粒径分布情况,从而判断它是否符合建筑用砂的要求。
A. 0.5
B. 0.3
C. 0.2
D. 0.1
解析:解析: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的规定,砂筛分析试验时,两次试验结果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就应该重新取样试验。所以正确答案是C。
联想例子:想象你在做砂筛分析试验时,第一次试验结果得到的细度模数是2.5,第二次试验结果得到的细度模数是2.8,它们之间的差值是0.3,超过了0.2的规定值,所以你需要重新取样试验。就好像做实验时,如果结果有一定的偏差,就需要重新检查和验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