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粗砂
B、 中砂
C、 细砂
D、 特细砂
答案:B
解析: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细度模数是用来描述砂的颗粒粗细程度的指标。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是细度模数=累积通过质量百分之60的颗粒直径/累积通过质量百分之10的颗粒直径。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的颗粒越粗大;细度模数越小,表示砂的颗粒越细小。
在这道题中,细度模数为2.8,根据细度模数的定义,这个数值属于中等大小的砂。因此,答案是B:中砂。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记忆。想象一下你正在建造一个沙堡,你需要选择合适的沙子来建造。如果你选择的沙子细度模数很小,那么这个沙子的颗粒会非常细小,就像面粉一样。这种沙子不太适合建造沙堡,因为它的颗粒太小,无法黏合在一起。相反,如果你选择的沙子细度模数很大,那么这个沙子的颗粒会很粗大,就像石块一样。这种沙子也不太适合建造沙堡,因为它的颗粒太大,无法形成平整的表面。所以,中等大小的沙子,也就是细度模数为2.8的中砂,是最适合用来建造沙堡的沙子。
A、 粗砂
B、 中砂
C、 细砂
D、 特细砂
答案:B
解析: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细度模数是用来描述砂的颗粒粗细程度的指标。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是细度模数=累积通过质量百分之60的颗粒直径/累积通过质量百分之10的颗粒直径。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的颗粒越粗大;细度模数越小,表示砂的颗粒越细小。
在这道题中,细度模数为2.8,根据细度模数的定义,这个数值属于中等大小的砂。因此,答案是B:中砂。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记忆。想象一下你正在建造一个沙堡,你需要选择合适的沙子来建造。如果你选择的沙子细度模数很小,那么这个沙子的颗粒会非常细小,就像面粉一样。这种沙子不太适合建造沙堡,因为它的颗粒太小,无法黏合在一起。相反,如果你选择的沙子细度模数很大,那么这个沙子的颗粒会很粗大,就像石块一样。这种沙子也不太适合建造沙堡,因为它的颗粒太大,无法形成平整的表面。所以,中等大小的沙子,也就是细度模数为2.8的中砂,是最适合用来建造沙堡的沙子。
A. 50g
B. 400g
C. 500g
D. 4000g
解析: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标准,细集料筛分试验时,试样取样质量一般为500g(选项C)。这个标准规定了试样的取样质量,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你是一名建筑工程师,你需要测试一种砂子的细度,以确定它是否符合建筑用砂的标准。为了进行筛分试验,你需要取一定质量的砂子样本进行测试。
现在,想象一下你手中有一袋砂子,你需要从中取样。如果你只取50g的样本(选项A),那么这个样本可能太小,无法代表整袋砂子的特性。类似地,如果你取4000g的样本(选项D),那么这个样本可能太大,会增加试验的成本和时间。
根据标准规定,取样质量一般为500g(选项C)。这个量足够大,可以代表整袋砂子的特性,同时也不会过于浪费资源。通过对这个样本进行筛分试验,你可以得到砂子的粒径分布情况,从而判断它是否符合建筑用砂的要求。
A. 0.5
B. 0.3
C. 0.2
D. 0.1
解析:解析: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的规定,砂筛分析试验时,两次试验结果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就应该重新取样试验。所以正确答案是C。
联想例子:想象你在做砂筛分析试验时,第一次试验结果得到的细度模数是2.5,第二次试验结果得到的细度模数是2.8,它们之间的差值是0.3,超过了0.2的规定值,所以你需要重新取样试验。就好像做实验时,如果结果有一定的偏差,就需要重新检查和验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A. 0.05
B. 0.1
C. 0.001
D. 0.01
A. 30
B. 20
C. 15
D. 10
解析:在《建设用砂》GB/T14684-2022标准中规定,在砂的筛分试验中,筛分时间为10分钟左右。这个时间是经过实验验证得出的最佳时间,可以确保对砂的筛分效果进行准确评估。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你在做面包时需要将面粉过筛,如果你只是简单地过一下,面粉中可能会残留一些颗粒或者杂质,影响最终面包的质量。但是如果你过度筛分,时间太长,反而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筛分时间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标准来确定最佳时间。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标准中对于天然砂含泥量的分类。根据标准,含泥量≤3.0%的天然砂属于Ⅱ级。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你正在建造一座高楼大厦,需要用到砂子来制作混凝土。如果你选择的砂子含泥量很高,比如超过了3.0%,那么在混凝土中会存在大量的泥土颗粒,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甚至可能导致建筑物出现安全隐患。因此,根据标准,含泥量≤3.0%的天然砂被归类为Ⅱ级,适合用于建筑工程中,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A. 0.63
B. 4.75
C. 0.75
D. 0.6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建设用砂中的泥块含量的定义。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的规定,砂的泥块含量是指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泡、淘洗等处理后小于0.6mm的颗粒含量。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你在海滩上捡到了一些沙子,这些沙子中可能夹杂着一些泥块。如果我们按照规定对这些沙子进行处理,将原粒径大于1.18mm的颗粒经过水浸泡、淘洗等处理后,筛选出小于0.6mm的颗粒,这些小于0.6mm的颗粒就是泥块含量。这样处理后,我们就可以准确地知道砂中泥块的含量,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A. 30min
B. 12h
C. 24h
D. 7d
解析:首先,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标准,砂的泥块含量试验是为了检测砂中泥块的含量,以评估砂的质量。在这个试验中,砂样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准确测试泥块含量。
在砂的泥块含量试验中,烘干试样置于容器中后,需要浸泡一定的时间,让泥块充分分散并溶解。根据标准规定,浸泡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选项C。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烘焙蛋糕时需要将面粉和泡打粉充分混合搅拌,才能确保蛋糕的质地松软均匀一样。在砂的泥块含量试验中,浸泡时间的设定也是为了确保泥块能够充分分散,从而准确测试砂中泥块的含量。
A. 300
B. 30
C. 50
D. 10
A. 6~10
B. 6~12
C. 8~12
D. 8~14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人工砂亚甲蓝试验中的第一次色晕试验。在这个试验中,我们需要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浊液滴在滤纸上,然后观察沉淀物的直径范围。根据《建设用砂》GB/T14684-2022的规定,沉淀物的直径应该在8~12mm之间。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记忆。想象一下你在做烘焙时需要筛面粉,面粉中可能会有一些杂质。当你用筛网筛面粉时,杂质的大小应该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如果太小或太大都会影响到面粉的质量。类似地,人工砂亚甲蓝试验中的沉淀物直径范围也是为了保证砂的质量符合标准。
A. 45
B. 63
C. 75
D.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