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1mm
B、 0.5mm
C、 1mm
D、 5mm
答案:A
A、 0.1mm
B、 0.5mm
C、 1mm
D、 5mm
答案:A
A. 180mm
B. 190mm
C. 200mm
D. 215mm
A. 抗折截面处宽度、厚度
B. 抗折截面处长度、厚度
C. 断裂处试件宽度及两端点的厚度
D. 断裂处试件长度及两端点的厚度
解析:根据《建筑墙板试验方法》GB/T30100-2013的规定,在建筑墙板抗折强度试验中,当试件开始在垂直方向上再做第二次抗折时,测量的试件尺寸为抗折截面处长度和厚度。因此,答案选B。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你正在建造一座房子,需要使用墙板来支撑房屋的结构。在进行抗折强度试验时,你需要测量墙板的尺寸,以确保其能够承受足够的力量。
当你进行第二次抗折时,你会关注墙板的抗折截面,也就是墙板的横截面。在这个截面上,你需要测量墙板的长度和厚度。长度是指墙板在抗折方向上的距离,而厚度是指墙板在垂直于抗折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
通过测量墙板的长度和厚度,你可以得到墙板在第二次抗折时的尺寸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你评估墙板的抗折性能,并确保其符合建筑标准和要求。
A. 每组试件修约至0.1MPa
B. 单个试件修约至0.01MP
C. 单个试件修约至0.1MP
D. 单个试件修约至0.1MP
A. 70.7mm×70.7mm
B. 100mm×100mm
C. 150mm×150mm
D. 200mm×200mm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关于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和横截面尺寸的规定。根据标准规定,当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为31.5mm时,可选最小横截面尺寸是100mm×100mm,所以答案是B。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记忆。想象一下你在建造一个混凝土桥梁,为了测试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你需要进行试验。根据标准规定,当混凝土骨料的最大粒径为31.5mm时,你需要选择一个横截面尺寸为100mm×100mm的样品来进行测试。这样可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A. 试件的边长宜采用钢直尺测量,精确至1mm
B. 承压面的平面度可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
C. 试件相邻面的夹角应采用游标量角器测量
D. 试件尺寸边长公差不得超过1mm
解析: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根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规定,试件的边长宜采用千分尺测量,精确度应达到0.1mm,而不是采用钢直尺测量,精确至1mm。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用钢直尺来测量试件的边长,可能会因为测量不够准确而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偏差,就好像我们用尺子测量身高时,如果不够准确,可能会导致我们误以为自己长高了或者变矮了一样。所以在科学实验中,精确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A. 相对湿度40%,温度20℃
B. 相对湿度40%,温度25℃
C. 相对湿度60%,温度15℃
D. 相对湿度60%,温度30℃
解析:解析:根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规定,试验环境适宜的相对湿度应该在60%,温度在15℃。这样的环境条件可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个非常潮湿的环境中进行混凝土试验,水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而如果环境温度太高或太低,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所以,为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在相对湿度60%,温度15℃的环境中进行试验。这样才能得到可靠的数据。
A. 振实台振实制作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性装入试模
B. 人工插捣制作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性装入试模
C. 插入式振捣棒制作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性装入试模
D. 自密实混凝土制作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两次装入试模
E.
F.
G.
H.
I.
J.
解析:根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规定,制作试件时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导致试件的质量不合格。现在我们来详细解析这道题。
选项A说的是振实台振实制作试件时的操作。振实台振实是一种制作混凝土试件的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振动来使混凝土在试模中排除空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根据标准规定,振实台振实制作试件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性装入试模。这是正确的操作,因为一次性装入试模可以确保混凝土在振动过程中不会出现空隙。
选项B说的是人工插捣制作试件时的操作。人工插捣是一种制作混凝土试件的方法,它的原理是通过手工插捣来使混凝土在试模中排除空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根据标准规定,人工插捣制作试件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试模。这是错误的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将混凝土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插捣均匀,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选项C说的是插入式振捣棒制作试件时的操作。插入式振捣棒是一种制作混凝土试件的工具,它的原理是通过振动来使混凝土在试模中排除空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根据标准规定,插入式振捣棒制作试件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性装入试模。这是正确的操作,因为一次性装入试模可以确保混凝土在振动过程中不会出现空隙。
选项D说的是自密实混凝土制作试件时的操作。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它的密实度较高,不需要进行振动或插捣。根据标准规定,自密实混凝土制作试件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两次装入试模。这是正确的操作,因为自密实混凝土的拌合物较为粘稠,分两次装入试模可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密实度。
综上所述,根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规定,制作试件错误的操作是B选项,即人工插捣制作时,应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试模。
A. 2h
B. 6h
C. 20h
D. 24h
解析:解析:选项中的h代表小时。根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规定,养护龄期为28d的试件,养护龄期的允许偏差为20h,即允许偏差为正负20小时。因此,答案为C。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严格控制时间的情况,比如烘焙蛋糕。如果蛋糕的烤制时间超过或者不足,可能会导致蛋糕变得干燥或者没有熟透。所以,严格控制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在混凝土试件的养护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控制养护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A. 居中放置在承压板上
B. 侧面放置在在承压板上
C. 底模面放置在承压板上
D. 侧面居中放置在承压板上
解析:根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的规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时,最准确的操作是将试件侧面居中放置在承压板上。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保证试件在加载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偏斜或不均匀受力的情况。
可以通过以下联想和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这个知识点:
想象一下你在做烤面包的实验,你想测试不同温度下面包的烤制效果。你准备了几片面包作为试件,每片面包都代表一个不同的温度。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你需要将面包放置在烤箱中的同一个位置,而且要保证面包与烤箱的热源接触均匀。如果你将面包放置在烤箱的侧面,可能会导致面包与热源接触不均匀,一边烤得过熟,另一边却没有完全烤熟。而如果你将面包放置在烤箱的底部,可能会导致面包底部过熟,而顶部却没有完全烤熟。所以,最好的操作是将面包侧面居中放置在烤箱中,这样可以确保面包在烤制过程中受热均匀,烤制效果更准确。
同样地,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时,将试件侧面居中放置在承压板上,可以保证试件在加载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偏斜或不均匀受力的情况,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因此,答案是D:侧面居中放置在承压板上。
A. 0.9
B. 0.95
C. 1
D. 1.05
解析:根据题干,我们需要找到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的尺寸换算系数。根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规定,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用100mm×100mm×100mm试件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时,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你有一个魔法糖果,它的大小是1cm×1cm×1cm。你想知道这个糖果的重量,但是你只有一个秤,它只能测量大于1cm×1cm×1cm的物体的重量。那么你可以使用尺寸换算系数来估算这个糖果的重量。
尺寸换算系数就像是一个比例因子,它可以帮助我们将小尺寸的物体的性能值转换为大尺寸的物体的性能值。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将糖果的尺寸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得到一个估算的重量。
回到题目中,我们需要找到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的尺寸换算系数。根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19规定,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用100mm×100mm×100mm试件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时,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根据选项,我们可以看到答案是B: 0.95。
因此,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用100mm×100mm×100mm试件测得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值时,应乘以0.95来得到实际的抗压强度值。这个尺寸换算系数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尺寸的试件之间进行性能值的转换,确保我们能够准确评估混凝土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