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自重
B、 外力
C、 振动
D、 无任何
答案:A
A、 自重
B、 外力
C、 振动
D、 无任何
答案:A
A. 正好插到本层
B. 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
C. 插透至底板
D. 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一半
解析: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规定,在坍落度试验中,插捣时应分三层分别插捣。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这是因为插捣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内部的空气排出,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可以有效地排除空气,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所以,答案是B。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你正在做一道蛋糕的面糊,面糊中有一些气泡。为了让蛋糕烤出来的口感更加细腻,你需要将面糊中的气泡排除掉。你会选择用勺子在面糊中插捣,插透面糊的每一层,直到勺子插到面糊底部。这样做可以确保面糊中的气泡被排除掉,蛋糕烤出来的口感更加细腻。在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中,插捣的原理和这个例子是类似的。
A. 100mm
B. 200mm
C. 300mm
D. 1000mm
解析:解析: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是用来评定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的重要试验之一。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规定,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时,应配备2把钢尺,钢尺的量程不应小于300mm,分度值不应大于1mm。这是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理解混凝土坍落度试验的重要性。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建筑工地上看到工人们正在浇筑混凝土,如果混凝土的流动性不好,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那么就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因此,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个试验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工程质量。
A. 最低点
B. 平均高度
C. 最高点
D. 顶面随意点规定,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时,当试样不再继续坍落或)之间的高度差,作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描述,我们需要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来确定坍落度值的测量方法。坍落度是用来衡量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的指标,通常用来评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在进行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时,我们需要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之间的高度差。根据标准规定,当坍落时间达到30秒时,我们需要测量的是筒中混凝土的最高点与筒底的高度差。所以,正确答案是C选项:最高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你正在做一个蛋糕的实验,你需要确定蛋糕的松软程度。你准备了一份蛋糕糊,然后将它倒入一个筒中。当蛋糕糊开始坍落时,你开始计时,当坍落时间达到30秒时,你用钢尺测量筒中蛋糕糊的最高点与筒底的高度差。这个高度差就代表了蛋糕糊的坍落度,也就是蛋糕的松软程度。如果高度差很小,说明蛋糕糊很稠,蛋糕可能会比较硬;如果高度差很大,说明蛋糕糊很稀,蛋糕可能会比较松软。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坍落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帮助你理解这道题目。
A. 0.5mm、1mm
B. 1mm、5mm
C. 5mm、10mm
D. 10mm、10mm
解析:首先,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测量应精确到1mm。这意味着在测量混凝土坍落度时,我们应该将测量结果精确到最接近的1mm。
接着,根据规定,测量结果应该修约至5mm。修约是指在测量结果中舍入到最接近的数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将测量结果修约至最接近的5mm。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我们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7mm,根据规定我们应该将结果修约至最接近的5mm,即结果应为15mm。这样,我们就符合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
因此,根据题目要求,答案应该是B选项:1mm、5mm。
A. 120mm
B. 124mm
C. 125mm
D. 130mm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的修约规则。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坍落度值的修约规则是: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所以,测得某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为124mm,修约后应该是125mm,选项C是正确答案。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平时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如果测得是12.4厘米,按照四舍五入的规则,修约后应该是12.5厘米,而不是12.4厘米或者12.0厘米。修约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使结果更加准确。
A. 沉淀滴定法
B. 络合滴定法
C. 电位分析法
D. 酸碱滴定法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的方法。根据《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JTS/T236-2019标准,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的方法是电位分析法,所以答案选项为C。
关于电位分析法,它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氯离子含量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首先将电极插入混凝土试样中,然后通过测量电极的电位变化来确定氯离子的含量。当氯离子浓度增加时,电极的电位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这种变化可以计算出氯离子的含量。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我们平时用电子秤来称重一样。电子秤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来确定物体的质量,而电位分析法通过测量电极的电位变化来确定氯离子的含量。
A. 混凝土拌合物
B. 混凝土拌合物用水
C. 混凝土拌合物用细集料
D. 混凝土拌合物筛析出的砂浆
解析:根据题目,我们需要根据《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JTS/T236-2019标准来确定快速法测定氯离子的对象是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快速法测定氯离子。快速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结果。在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它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影响。
根据JTS/T236-2019标准,快速法测定氯离子的对象指的是混凝土拌合物筛析出的砂浆。这是因为砂浆是混凝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水泥、细集料和水。通过测定砂浆中的氯离子含量,我们可以推断出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
所以,答案是D:混凝土拌合物筛析出的砂浆。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你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你想知道其中的氯离子含量是否符合标准。为了进行测定,你需要取一部分混凝土样品,并将其筛析出砂浆。然后,你可以使用快速法来测定砂浆中的氯离子含量。通过这个例子,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快速法测定氯离子的对象是混凝土拌合物筛析出的砂浆。
A. 须配制一定梯度浓度的氯化钠标准溶液
B. 氯离子选择电极是参比电极
C. 甘汞电极的电位电势受到温度的影响
D. 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是一种直接电位法236-2019标准,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须通过建立“电位—氯)。
解析:解析:B选项说法错误。在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时,氯离子选择电极是工作电极,而不是参比电极。参比电极是用来提供一个稳定的电势作为参考的电极,而工作电极则是用来测量待测物质的电势变化的电极。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可以把参比电极比喻为一个标尺,用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而工作电极则像是一个探测器,用来实际测量待测物质的电势变化。在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时,需要使用氯离子选择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来测量氯离子的浓度,而不是作为参比电极。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
A. 顶点向上的抛物线
B. 顶点向下的抛物线
C. 不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D. 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需要根据《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JTS/T236-2019标准,使用电位分析法测定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氯离子浓度。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电位—氯离子浓度关系的工作曲线”。
根据电位分析法的原理,当氯离子浓度增加时,电位值也会相应地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氯离子浓度与电位值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
根据选项A和B,抛物线的顶点向上或向下,都不符合这种正相关关系。因此,选项A和B都不是正确答案。
根据选项C,如果该曲线是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那么意味着当氯离子浓度为0时,电位值也不为0,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选项C也不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选项D是正确答案。因为该曲线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当氯离子浓度为0时,电位值也为0,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工作曲线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测定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氯离子浓度。
A. 水溶性氯离子
B. 酸溶性氯离子
C. 水溶性和酸溶性氯离子
D. 以上均不正确
解析:根据《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检测技术规范》JTS/T236-2019标准,测得的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指的是水溶性氯离子。这意味着在混凝土中,氯离子以水溶液的形式存在。水溶性氯离子是指在水中能够溶解并形成氯离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等。这些氯离子可以通过水分的运输和渗透进入混凝土结构中,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影响。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海边建造的一座混凝土桥梁。由于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这些氯离子可以通过海水的渗透进入混凝土桥梁中。如果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发生腐蚀,从而降低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因此,测量混凝土中的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对于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