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三次
B、 一次性
C、 分两次
D、 逐次
答案:B
A、 分三次
B、 一次性
C、 分两次
D、 逐次
答案:B
A. 根据含气量与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曲线
B. 气压为0.1MPa时压力表显示值
C. 压力表示数稳定后的显示值
D. 开启排气阀,压力表稳定后的显示值
解析: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未校正含气量应根据含气量与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曲线来确定,因此答案是A。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假设你正在制作蛋糕,而蛋糕的松软程度与其中的气泡含量有关。你希望蛋糕的口感更加松软,所以你需要控制蛋糕中的气泡含量。
在制作蛋糕的过程中,你使用了一个气泡计来测量蛋糕中的气泡含量。这个气泡计有一个压力表,可以显示气泡的压力值。你知道,气泡的压力值与蛋糕中的气泡含量是有关系的,但具体的关系是什么呢?
为了找到这个关系,你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你在不同的蛋糕中注入不同数量的气泡,并记录下每个蛋糕中气泡的压力值。然后,你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一条曲线,横轴表示气泡的压力值,纵轴表示气泡的含量。
通过观察这条曲线,你发现了气泡含量与压力值之间的关系。当压力值较小时,气泡含量较低;当压力值较大时,气泡含量较高。你可以根据这个关系来确定蛋糕中的气泡含量。
类似地,混凝土拌合物的未校正含气量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来确定。通过实验测量混凝土中的气泡压力值,并绘制气泡含量与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曲线,就可以根据这个曲线来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未校正含气量。
所以,在这道题中,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未校正含气量应根据含气量与压力值之间的关系曲线来确定,选项A是正确答案。
A. 粉体外加剂
B. 液体外加剂
C. 粉体外加剂或液体外加剂
D. 以上均不是
A. 空气中,干燥器中
B. 空气中,空气中
C. 干燥器中,空气中
D. 干燥器中,干燥器中
A. 0.1g
B. 0.01g
C. 0.001g
D. 0.0001g
A. 100~105℃
B. 110~200℃
C. 120~200℃
D. 150~200℃
A. 1.0000~5.0000
B. 1.0000~2.0000
C. 5.0000~10.0000
D. 10.0000~20.0000
A. 试样无需恒重
B. 试样无需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后再称量
C. 试样用烘干法恒重时,每次步骤的烘干及冷却时间均为30min
D. 方法提要是:将已恒重的称量瓶内放入被测液体试样于一定的温度下烘至恒量
解析:解析:选项A错误,含水率试验中试样需要恒重;选项B错误,试样需要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后再称量;选项C正确,试样用烘干法恒重时,每次步骤的烘干及冷却时间均为30min;选项D错误,方法提要是将已恒重的称量瓶内放入被测液体试样于一定的温度下烘至恒量。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当我们做含水率试验时,就像在烘焙蛋糕一样。我们需要把湿润的混凝土试样放入烤箱(干燥器)中,每次烘烤和冷却的时间都要保持在30分钟,直到试样的重量不再变化,就像蛋糕烤好了一样。这样才能准确地测量出混凝土中的含水量。
A. 外加剂中所含水的质量与烘干前外加剂质量的百分比
B. 外加剂中所含水的质量与烘干后外加剂质量的百分比
C. 烘干后外加剂质量和烘干前外加剂质量的百分比
D. 烘干后外加剂质量和烘干后外加剂质量的百分比
A. 胶砂试件龄期为7天
B. 试体放入水中第7天
C. 试体放入水中7天后
D. 试体脱模开始计的7天后
解析:根据《混凝土膨胀剂》GB/T23439-2017,水泥胶砂限制膨胀率试验时,水中7天是指试体放入水中7天后进行测量。所以答案是C。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可以给你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想象一下你正在做一个实验,你有一块水泥胶砂试件,你想要测试它的限制膨胀率。你把这个试件放入水中,然后等待7天。在这7天里,试件会与水发生反应,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在第7天的时候,你取出试件进行测量,以确定它的限制膨胀率。所以,水中7天是指试体放入水中7天后进行测量。
A. 浇筑时间
B. 成型时间
C. 试体抗压强度
D. 试体抗折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