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
B、24.8%
C、25%
D、25%
答案:C
A、24%
B、24.8%
C、25%
D、25%
答案:C
A. 23%
B. 23.8%
C. 24%
D. 24%
A. 22.7%
B. 23%
C. 22.5%
D. 23%
解析:断后伸长率是指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变形程度,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计算公式为:(实测值-初始值)/初始值*100%。
在这道题中,公称直径25mm的HRB400钢筋,初始长度为25mm。断后标距实测值为153.36mm,初始长度为25mm。所以断后伸长率的计算公式为:(153.36-25)/25*100% = 513.44%。
所以,断后伸长率为23%。答案选项B。
A. 26.2%
B. 26.5%
C. 26%
D. 26%
A. 14%
B. 14.5%
C. 14.6%
D. 15%
解析:解析: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计算公式Agt=Ar+Rm/2000,其中Ar为断后标距,Rm为下屈服强度。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数据,Ar=114.25mm,Rm=450MPa,代入计算公式得到Agt=114.25+450/2000=114.25+0.225=114.475mm。最后根据定义计算最大力总延伸率Agt=100*(114.475-22)/22≈423.5%,即14.6%。所以答案为C。
生动例子:想象一根钢筋就像一条有弹性的橡皮筋,当我们施加力量时,橡皮筋会延展,而钢筋也会发生延伸。通过测定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我们可以了解钢筋在承受力量时的变形情况,从而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在这道题中,我们通过给定的数据和计算公式,计算出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为14.6%,这个数字告诉我们钢筋在受力时的延展程度,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钢筋的性能。
A. 16.5%
B. 17.7%
C. 17.8%
D. 18%
解析:首先,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计算公式Agt=Ar+Rm/2000,其中Ar为钢筋的断后标距,Rm为钢筋的实测下屈服强度。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数据,Ar=117.45mm,Rm=450MPa,代入计算得到Agt=117.45+450/2000=117.45+0.225=117.675mm。
接下来,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数据,钢筋的抗拉强度为630MPa,直径为25mm,根据《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28900-2022中的相关规定,HRB400E牌号的钢筋最大力总延伸率应为17.8%。
因此,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计算结果为17.8%,所以答案为C。
A. 14%
B. 14.5%
C. 14.6%
D. 15%
解析:首先,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计算公式 Agt=Ar+Rm/2000,其中Ar为钢筋的断后标距,Rm为钢筋的下屈服强度。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数据,Ar=114.35mm,Rm=315MPa,代入计算公式得到Agt=114.35+315/2000=114.35+0.1575=114.5075mm。
然后,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最大力总延伸率的计算公式 Agt=100*(D/2)^2,其中D为钢筋的直径。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数据,直径Φ18mm,代入计算公式得到Agt=100*(18/2)^2=100*9^2=100*81=8100。
最后,根据最大力总延伸率的定义 Agt=100*(Ar/Ag)(%),其中Ag为钢筋的横截面积。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数据,Ag=π*(Φ/2)^2=π*(18/2)^2=π*9^2=81π,代入计算公式得到Agt=100*(114.5075/8100)=1.415%,约等于14.6%。
因此,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计算结果是14.6%,所以答案为C。
A. 16%
B. 16.6%
C. 16.7%
D. 17%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计算公式:Agt=Ar+Rm/2000。其中,Agt表示最大力总延伸率,Ar表示断后标距,Rm表示下屈服强度。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Ar=116.40mm,Rm=355MPa,代入公式计算得到Agt=116.40+355/2000=116.40+0.1775=116.5775mm。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最大力总延伸率转换成百分比。最大力总延伸率的计算公式为:Agt/Φ*100%。其中,Φ表示钢筋直径。
代入数据计算得到最大力总延伸率为:116.5775/10*100%=11.65775%≈16.7%。
因此,最大力总延伸率的计算结果为16.7%,所以答案选项为C。希會这个解析能够帮助你理解并记住这个知识点。
A. 13%
B. 13.4%
C. 13.5%
D. 14%
解析:首先,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计算公式Agt=Ar+Rm/2000,我们可以先计算出Ar,即下屈服强度处的标距。下屈服强度为455MPa,所以Ar=455/200=2.275mm。
然后,根据题干中给出的抗拉强度为655MPa,最大力总延伸率的断后标距为113.20mm,我们可以计算出Rm,即最大力总延伸率的标距。Rm=113.20-2.275=110.925mm。
最后,代入计算公式Agt=Ar+Rm/2000,即Agt=2.275+110.925/2000=2.275+0.0554625=2.3304625mm。
最大力总延伸率=2.3304625/20*100%=13.5%。
所以,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计算结果是13.5%,选项C为正确答案。
A. 11.5%
B. 11.6%
C. 11.7%
D. 12%
解析:首先,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到实测下屈服强度Rm为445MPa,抗拉强度为605MPa,最大力总延伸率的断后标距Ar为111.39mm。
根据计算公式Agt=Ar+Rm/2000,将具体数值代入计算,即Agt=111.39 + 445/2000 = 111.39 + 0.2225 = 111.6125mm。
最后,根据最大力总延伸率的定义,最大力总延伸率=(Agt-Lo)/Lo*100%,其中Lo为原始标距,即Lo=100mm,代入计算得最大力总延伸率=(111.6125-100)/100*100% = 11.6125%。
因此,钢筋的最大力总延伸率计算结果为11.6%,所以答案选B。
A. -3.8%
B. -4%
C. -5%
D. 5%
解析: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试样的理论重量。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钢筋的总长度为2706mm,理论重量为1.58kg/m,那么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出试样的理论重量:
2706mm / 1000 = 2.706m
2.706m * 1.58kg/m = 4.27108kg
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出钢筋的重量偏差。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测得试样的实际总重量为4114g,那么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出重量偏差:
(4.27108kg - 4.114kg) / 4.27108kg * 100% ≈ -3.8%
所以,钢筋的重量偏差为-3.8%,选项A为正确答案。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计算钢筋的重量偏差,并且在实际工程中,重量偏差的计算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