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每4小时1次
B、 每6小时1次
C、 每天2次
D、 每天3次
E、 每天4次
答案:E
解析:解析: "qid"正确的中文译意是"每天4次";"每4 小时1次"的外文缩写是"q4h";"每6小时1次"的外文缩写是"q6h";"每天2次"的外文缩写是"bid";"每天3次"的外文缩写是"tid"。
A、 每4小时1次
B、 每6小时1次
C、 每天2次
D、 每天3次
E、 每天4次
答案:E
解析:解析: "qid"正确的中文译意是"每天4次";"每4 小时1次"的外文缩写是"q4h";"每6小时1次"的外文缩写是"q6h";"每天2次"的外文缩写是"bid";"每天3次"的外文缩写是"tid"。
A. 停药、平卧、注射盐酸肾上腺素、保暖、吸氧
B. 停药、吸氧、保暖、注射间羟胺、平卧
C. 停药、平卧、测血压、注射呼吸兴奋剂、保暖
D. 停药、吸氧、保暖、注射地塞米松、平卧
E. 停药、平卧、吸氧、注射抗组胺药物、保暖
解析:解析: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处理方法为:①立即停药,就地抢救,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同时报告医生;②首选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按医嘱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成人剂量为0.5~1ml,患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③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以纠正缺氧,改善呼吸;④根据医嘱给药;⑤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做好病情动态的详细护理记录。注意患者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A. bid
B. tid
C. qid
D. biw
E. qo
解析:解析: 每日2次的外文缩写是 bid。
A. 专人固定肢体
B. 进针勿深
C. 注射时固定针头
D. 选择臀大肌注射
E. 注射部位交替使用
解析:解析: 婴幼儿臀部肌肉发育不完全,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处注射。
A. 严格依据医嘱给药
B. 使用后认真观察疗效
C. 为患者及时讲解有关药物的知识
D.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E. 按需进行过敏试验
解析:解析: 在药物治疗原则中,最重要的是严格依据医嘱给药。
A. 喉头水肿
B. 支气管痉挛
C. 胸闷、气促
D. 呼吸困难
E. 血压下降
解析:解析: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呼吸道阻塞主要为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症状,表现为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等,而血压下降属于循环系统改变。
A. 青霉素毒性反应
B. 血清病型反应
C. 呼吸道过敏反应
D. 过敏性休克
E. 皮肤组织过敏反应
解析:解析: 根据患者的症状可知患者发生了过敏性休克。
A. 静脉注射
B. 肌内注射
C. 直肠给药
D. 口服给药
E. 经皮肤给药
解析:解析: 药物吸收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舌下给药>直肠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给药>经皮肤给药。
A. 铁剂
B. 止咳糖浆
C. 助消化药
D. 健胃药
E. 磺胺类药
解析:解析: 主要考查服药的注意点。磺胺类药由肾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使肾小管堵塞,服用此类药后要多饮水。
A. 上腿仲直,下腿稍弯曲
B. 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
C. 两腿仲直
D. 两腿稍弯曲
E. 两腿伸直外展
解析:解析: 行臀大肌注射时,患者应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A. 针头未刺入血管内
B. 针头未完全刺入血管内
C. 针头刺破对侧血管壁
D. 针头穿透对侧血管壁
E. 针头滑出血管外
解析:解析: 针头刺入较深,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抽吸无回血,推注少量药液,局部无隆起,但因部分药液溢至深层组织,患者有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