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搜索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74.企业应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备、设施上设置什么?

A、 详细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标牌

B、 显示该场所、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姓名、联系电话的标志

C、 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在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相关设备、设施上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醒作业人员注意潜在的风险,防止事故发生。

选项解析如下:

A选项提到的是详细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标牌。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提供应急处理信息也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是法律要求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地方必须设置的内容。
B选项提到的是显示安全管理责任人的信息标志。标识责任人信息也是管理的一部分,但它不是直接用于提醒员工或访客注意危险的措施。
C选项是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这是正确答案。它直接对应了法律规定的要求,即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地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来提示风险。

因此,正确答案是C: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252.气焊工下列哪种操作不属于违反氧气瓶安全使用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4-de69-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什么?(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31-daa8-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8.以下属于劳动者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33-efa3-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1.以下哪种伤害不属于起重伤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55-d6c3-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2-fe49-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员工关于安全生产应具备的主要职责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25-7143-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2.以下哪些属于安全用电的做法?(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30-c252-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1.调查意外事故,除找出不安全的行为和状况外,还要顾及以下哪一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8-21fe-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6.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下列行为中,哪项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27-5678-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9.治理噪声危害时应优先采用哪种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e-ebb7-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174.企业应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备、设施上设置什么?

A、 详细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标牌

B、 显示该场所、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姓名、联系电话的标志

C、 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答案:C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在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相关设备、设施上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醒作业人员注意潜在的风险,防止事故发生。

选项解析如下:

A选项提到的是详细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标牌。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提供应急处理信息也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是法律要求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地方必须设置的内容。
B选项提到的是显示安全管理责任人的信息标志。标识责任人信息也是管理的一部分,但它不是直接用于提醒员工或访客注意危险的措施。
C选项是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这是正确答案。它直接对应了法律规定的要求,即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地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来提示风险。

因此,正确答案是C: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分享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相关题目
252.气焊工下列哪种操作不属于违反氧气瓶安全使用要求?

A.  带着沾有油污的手套安装氧气减压器

B.  氧气瓶平卧使用

C.  氧气瓶压力下降到0.1Mpa时更换新气瓶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规范。让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A. 带着沾有油污的手套安装氧气减压器:
油污(尤其是油脂)与高压氧气接触可能会引起剧烈燃烧甚至爆炸,因此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属于违反氧气瓶安全使用要求。

B. 氧气瓶平卧使用:
氧气瓶通常应垂直放置以避免气体混合或污染,并且在平放时可能会导致瓶内液体流出,增加火灾风险。因此这也是不正确的操作。

C. 氧气瓶压力下降到0.1MPa时更换新气瓶:
当氧气瓶的压力降至一定水平(如0.1MPa),此时瓶内的氧气已经不足以支持正常的焊接或切割作业,更换新气瓶是合理的做法。这一操作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因为在氧气瓶压力降到0.1MPa时更换新气瓶是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操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4-de69-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什么?( )

A.  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综合治理。

B.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  预防第一、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下面我们来解析各个选项:

A. 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综合治理。

这个选项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并提到了防治并重以及综合治理的理念。然而,“综合治理”并不是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中的标准表述。

B.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这个选项准确反映了法律中的表述。它突出了预防的重要性,并强调在预防的同时也要注重治疗,即防治结合。这是正确答案。

C. 预防第一、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虽然这个选项也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以及防治结合的原则,但是“分类管理”并不是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的标准内容。

因此,正确的答案是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一方针体现了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预防是最优先考虑的环节,同时也重视治疗的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31-daa8-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8.以下属于劳动者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是( )。

A.  熟知职业病危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B.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C.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D.  接受职业健康检查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劳动者在工作中如何有效预防职业病的知识点。以下是各选项的解析以及为何选择这些答案的原因:

A. 熟知职业病危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解析:了解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来执行工作任务,可以有效地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职业病风险。
选择原因: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之一,通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来避免职业伤害。

B.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解析: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护目镜、手套等)是直接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病危害的重要工具。只有正确使用,才能确保其有效性。
选择原因:个人防护用品是防止职业病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正确使用非常重要。

C.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解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防止有害物质通过口鼻或皮肤进入体内,比如勤洗手、不在作业现场进食等。
选择原因:卫生习惯有助于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是个人健康管理的一部分。

D. 接受职业健康检查

解析: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职业病迹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或调整工作环境,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选择原因: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可以及早识别职业病风险,对症下药,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选项都是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因此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33-efa3-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1.以下哪种伤害不属于起重伤害?

A.  起重机的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B.  工人在起重机操作室外不慎坠落伤害

C.  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突然倒塌造成的伤害

解析:这是一道定义判断类型的问题,旨在识别哪种伤害不属于“起重伤害”的范畴。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起重伤害”的定义。起重伤害通常指的是在起重作业中,由于起重设备、吊具、索具、安全装置等故障或操作不当,以及起重作业场所的缺陷等原因,导致的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事故。这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的吊物坠落、起重机械故障导致的伤害等。

接下来,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起重机的吊物坠落造成的伤害):这明确属于起重伤害的一种,因为吊物坠落是起重作业中常见的危险情况,可能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

B选项(工人在起重机操作室外不慎坠落伤害):虽然这个伤害发生在起重机操作室外,但如果与起重作业环境或设备有关(例如,工人因躲避起重机或吊物而不慎坠落),它仍然可以被视为起重伤害的一部分,特别是如果这种坠落是由于起重作业的不当或疏忽引起的。但在此题的语境下,我们更侧重于伤害的直接原因,即使不是直接由起重机操作引起,但发生在起重作业环境中,且与起重作业有潜在关联的伤害,也常被纳入起重伤害的范畴。

C选项(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突然倒塌造成的伤害):这种伤害虽然与起重机有关,但其主要原因是地基不稳,而非起重作业的直接操作或设备故障。地基问题是建筑工程或场地准备阶段的问题,与起重作业的操作过程无直接关联。因此,这种伤害更接近于建筑物倒塌或结构损坏导致的伤害,而非典型的起重伤害。

综上所述,A和B选项都与起重作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而C选项(起重机由于地基不稳突然倒塌造成的伤害)则主要是由于地基问题导致的,与起重作业的操作过程无直接联系,因此不属于起重伤害。

因此,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55-d6c3-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 )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  当天

B.  半天

C.  2小时

D.  1小时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事故报告的时限要求。

选项解析如下:

A. 当天:这个选项的时间跨度太大,不符合事故报告的及时性要求,不能迅速采取救援措施和事故处理。

B. 半天:同样,这个时间跨度也太长,不利于及时处理事故。

C. 2小时:虽然比A和B选项的时间短,但仍然不是最快速的报告时间,可能会延误事故处理的最佳时机。

D. 1小时: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这个选项符合法规要求,体现了事故报告的及时性。

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择D是因为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报告时间的规定,确保了事故信息的快速传递,有利于及时采取救援措施和处理事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2-fe49-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员工关于安全生产应具备的主要职责包括( )

A.  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B.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护意识

C.  爱护和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工具,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D.  遵守有关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规定

解析:选项A: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这是员工的基本职责,通过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选项B: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护意识。员工通过参与安全活动,可以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第一”的工作态度,这对于预防事故和个人保护都非常重要。

选项C:爱护和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工具,正确佩戴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工具,以及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是保障员工自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措施。

选项D:遵守有关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规定。设备的维修保养对于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和生产安全至关重要,员工应当遵守相关制度,确保设备不会因为保养不善而导致事故。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ABCD 这四个选项涵盖了员工在安全生产中应当承担的主要职责,每一项都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不可或缺的部分。从遵守规章制度、提升安全意识、正确使用设备到维护设备保养,这些职责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因此,ABCD都是正确的,没有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职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25-7143-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2.以下哪些属于安全用电的做法?( )

A.  临时宿舍内不乱接电线和使用电器

B.  配电箱、开关箱留出足够两人同时操作的空间和通道

C.  配电箱、开关箱存放物品

D.  作业完毕后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配电箱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正确做法应确保人员与设备的安全。让我们来分析每个选项:

A. 临时宿舍内不乱接电线和使用电器——这是正确的做法。乱接电线容易导致火灾或触电事故,不规范地使用电器同样会增加安全隐患。

B. 配电箱、开关箱留出足够两人同时操作的空间和通道——这也是正确的。保持足够的操作空间可以防止操作时发生意外事故,并且便于紧急情况下的疏散。

C. 配电箱、开关箱存放物品——这是错误的做法。在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堆放物品可能会阻碍空气流通,影响散热,而且在紧急情况下会影响迅速切断电源的操作。

D. 作业完毕后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配电箱——这也是正确的做法。作业结束后切断电源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消耗,同时也减少了触电和其他电气事故的风险。

因此,正确答案是ABD。选项C中的行为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所以不应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30-c252-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1.调查意外事故,除找出不安全的行为和状况外,还要顾及以下哪一项?

A.  成本效益的分析

B.  事故背后于管理上、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原因

C.  法例所定的罚则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安全生产和事故调查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并确定哪一个选项最符合事故调查的全面性和深入性要求。

A. 成本效益的分析:成本效益分析主要用于评估项目或决策的经济效果,即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收益。在事故调查中,虽然成本因素可能是一个考虑点,但它并不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也不是事故调查的主要目标。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找出事故背后深层次原因的目的。

B. 事故背后于管理上、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原因:事故调查的核心目标是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这包括考虑管理上的漏洞、人员的心理状态(如疏忽、压力过大)以及生理因素(如疲劳、疾病)。这个选项直接关联到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事故调查的关键内容。

C. 法例所定的罚则:法例所定的罚则是针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的法律制裁。在事故调查中,虽然可能会涉及到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但罚则本身并不是事故调查的重点。事故调查更侧重于找出事故原因,而非直接确定罚则。

综上所述,事故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事故背后在管理上、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原因。这些原因能够揭示事故发生的深层次机制,为未来的安全管理和预防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答案是B:“事故背后于管理上、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原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8-21fe-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6.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下列行为中,哪项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

A.  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

B.  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予以保密

C.  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照法津、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D.  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以口头形式告知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

解析:选项A: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这个选项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因为监督检查人员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必须出示有效证件,以证明其合法身份和授权。

选项B: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予以保密。这个选项也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监督检查人员有责任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不得泄露。

选项C: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这一行为是监督检查人员的职责之一,当发现违法行为时,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符合法律规定。

选项D: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以口头形式告知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这个选项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因为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结果和处理意见以书面形式记录,并要求被检查单位签字确认,以确保有据可查和后续整改的落实。

因此,正确答案是D。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以书面形式记录检查情况和处理意见,并要求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确认,而不能仅仅是口头告知。这样做可以确保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严肃性和可追溯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27-5678-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9.治理噪声危害时应优先采用哪种方法?

A.  降低声源的噪声强度

B.  在声音传播的途径上减弱噪声强度

C.  佩戴防噪声耳塞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噪声控制的基本原则。噪声控制的目标是减少暴露在有害噪声水平下的时间或程度,以保护人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控制噪声的方法通常遵循一个优先级顺序,从最优先到次之排列如下:

A. 降低声源的噪声强度:这是最理想的控制方法,因为如果能够直接减少产生噪声的源头的强度,那么无论噪声如何传播,其影响都会减小。比如改进设备设计使其运行更安静,或者使用低噪声的替代材料和技术等。

B. 在声音传播的途径上减弱噪声强度:这种方法是在噪声已经产生之后,在它到达听者之前设法削弱它的强度。例如,使用隔音墙、吸音材料或者改变工作场所布局以阻隔噪声等。

C. 佩戴防噪声耳塞:这种方法属于个人防护措施,是最不优选的方法,因为它依赖于个体正确佩戴并且维护这些装置。尽管有效,但它只是最后的防线,应当是在无法通过前两种方式充分控制噪声的情况下才使用的手段。

选择A作为正确答案是因为从源头上减少噪声是最有效和根本的解决办法,它不仅减少了对工人的直接影响,而且通常也改善了整个工作环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e-ebb7-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