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搜索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31.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是靠什么作用来灭火的?

A、 窒息作用

B、 冷却作用

C、 隔离作用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工作原理。我们来看一下各个选项的含义:

A. 窒息作用:二氧化碳灭火剂喷出后会大量覆盖在燃烧物表面,因为它比空气重,所以会沉降并包围火焰,隔绝氧气,使燃烧物得不到氧气供应而熄灭。

B. 冷却作用:虽然二氧化碳喷射出来的时候温度较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冷却效果,但这不是它主要的灭火机制。

C. 隔离作用:隔离作用通常指的是用物质来阻止燃料与氧化剂(通常是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或者防止火焰传播。虽然二氧化碳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离的效果,但这也不是其最主要的灭火方式。

正确答案是A,即“窒息作用”,因为二氧化碳的主要灭火机理是通过减少火焰周围的氧气浓度来达到灭火的目的,从而“窒息”火焰,使其无法继续燃烧。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13、发生交通事故,报警时需要说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19-1b47-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下列用人单位职工伤亡的情形中,可以认定为工伤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14-9c17-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方针是什么?(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32-3055-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7.施工现场拆除作业中,要严格按照( )的顺序拆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33-7e69-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3.按《工厂安全卫生规程》规定工厂工作场所的通道的宽度不能小于多少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4b-846c-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生产经营单位进行( )以及国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17-3c9b-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3.以下哪一项是「不安全行为」的例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8-cb7d-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的目的除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之外,还有什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42-f31b-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9.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33-bea0-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6.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2b-63b6-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231.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是靠什么作用来灭火的?

A、 窒息作用

B、 冷却作用

C、 隔离作用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工作原理。我们来看一下各个选项的含义:

A. 窒息作用:二氧化碳灭火剂喷出后会大量覆盖在燃烧物表面,因为它比空气重,所以会沉降并包围火焰,隔绝氧气,使燃烧物得不到氧气供应而熄灭。

B. 冷却作用:虽然二氧化碳喷射出来的时候温度较低,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冷却效果,但这不是它主要的灭火机制。

C. 隔离作用:隔离作用通常指的是用物质来阻止燃料与氧化剂(通常是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或者防止火焰传播。虽然二氧化碳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隔离的效果,但这也不是其最主要的灭火方式。

正确答案是A,即“窒息作用”,因为二氧化碳的主要灭火机理是通过减少火焰周围的氧气浓度来达到灭火的目的,从而“窒息”火焰,使其无法继续燃烧。

分享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相关题目
13、发生交通事故,报警时需要说明( )。

A.  报警人的姓名、联系方式

B.  事故时间、地点

C.  人员伤亡情况

D.  事故车及肇事车详细情况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交通事故报警时所需说明内容的选择题。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并解释为什么答案是ABCD。

A. 报警人的姓名、联系方式

这个选项是报警时的基本要求。警方需要知道报警人的身份和联系方式,以便在需要进一步信息或进行后续跟进时能够联系到报警人。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

B. 事故时间、地点

事故的时间和地点是警方处理事故时的基础信息。知道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准确地点,警方可以迅速调派警力前往现场,进行勘查和处理。所以,B选项也是正确的。

C. 人员伤亡情况

人员伤亡情况是评估事故严重程度和采取相应救援措施的重要依据。警方需要了解是否有人员受伤或死亡,以便及时联系医疗救援力量进行救治。因此,C选项是报警时必须说明的内容。

D. 事故车及肇事车详细情况

了解事故车辆和肇事车辆的详细情况,包括车辆类型、颜色、车牌号等,有助于警方快速锁定嫌疑车辆,进行追踪和调查。这对于处理交通事故、维护交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D选项也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ABCD四个选项都是发生交通事故时报警时需要说明的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了警方处理交通事故所需的基本信息框架,有助于警方迅速、准确地应对和处理交通事故。

因此,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19-1b47-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下列用人单位职工伤亡的情形中,可以认定为工伤的有( )

A.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因本人违章作业而造成伤害的

B.  在工作岗位突发心脏病三天后死亡的

C.  在工作时间之外参加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受到伤害的

D.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电动车事故伤害的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因本人违章作业而造成伤害的 解析:即使是因为职工本人的违章作业导致的伤害,只要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仍然可以认定为工伤。这是因为《工伤保险条例》旨在保障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伤害能够得到补偿。

B. 在工作岗位突发心脏病三天后死亡的 解析:这种情况通常不能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视同工伤。但此选项中提到的是三天后死亡,不符合视同工伤的条件。

C. 在工作时间之外参加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受到伤害的 解析:这种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因为职工虽然不在工作时间,但是参加的是本单位的应急救援活动,属于履行工作职责的延伸。

D.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电动车事故伤害的 解析:这种情况可以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因此,正确答案是ACD。选项A、C和D都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选项B由于时间超过48小时,不符合视同工伤的条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14-9c17-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方针是什么?( )

A.  防火为主、防消结合。

B.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C.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消防工作方针的理解题。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并解释为何选择C作为正确答案。

A选项:“防火为主、防消结合”。这个选项虽然强调了防火的重要性,并提到了与消防的结合,但它并未准确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规定的消防工作方针。特别是“防火为主”的表述,相较于“预防为主”来说,更侧重于具体的防火措施,而非全面的预防策略。

B选项:“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这个选项虽然包含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一核心方针,但额外添加了“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内容。然而,这一附加内容并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直接规定的消防工作方针的核心部分,而是对消防工作实施方式的一种描述,因此不应作为判断此题正确答案的依据。

C选项:“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个选项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条的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这一方针强调了预防火灾的重要性和火灾发生后的及时有效扑救,是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C选项“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明确规定的消防工作方针,因此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32-3055-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7.施工现场拆除作业中,要严格按照( )的顺序拆除。

A.  从外到内

B.  从上到下

C.  从左到右

D.  从中间到两侧

解析:选项解析:

A. 从外到内:这一选项指的是在拆除作业中,应先拆除结构的外围部分,再逐步向内进行。这样做有利于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并可以在拆除过程中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B. 从上到下:这一选项表示在拆除过程中,应先拆除结构上部,然后逐步向下进行。这样操作可以防止上部构件掉落伤人,同时有利于控制拆除过程中的风险。

C. 从左到右:这一选项并不符合拆除作业的安全要求,因为结构的左右方位并不影响拆除的安全性,不是拆除作业顺序考虑的主要因素。

D. 从中间到两侧:这一选项也是不正确的。如果从中间开始拆除,可能会导致两侧结构失去支撑,增加坍塌的风险。

为什么选择AB: 在施工现场进行拆除作业时,必须遵循安全原则。选项A和B分别代表了拆除作业的两个基本原则:从外到内和从上到下。这两个原则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并减少拆除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正确答案是AB。遵循这两个顺序可以确保拆除作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因为错误的拆除顺序造成安全事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33-7e69-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3.按《工厂安全卫生规程》规定工厂工作场所的通道的宽度不能小于多少米?

A.  0.8米

B.  1米

C.  1.2米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工厂安全卫生规程》中关于工作场所通道宽度要求的理解。

解析:

A选项(0.8米):这个宽度对于工厂的工作场所来说可能过于狭窄,不利于人员正常通行以及紧急情况下的疏散。
B选项(1米):这是正确的答案。根据《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的规定,工厂工作场所的通道需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来让工人安全通行,并且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疏散。1米的宽度能够基本满足这些需求。
C选项(1.2米):虽然更宽的通道会提供更好的通行条件,但《规程》中的最低标准是1米,因此这不是正确答案。

选择B选项是因为它符合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规定的最小宽度要求,确保了工厂内部的安全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4b-846c-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生产经营单位进行( )以及国院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国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A.  爆破

B.  吊装

C.  动火

D.  临时用电

解析:选项解析:

A. 爆破 - 爆破作业是一项高风险作业,可能引起爆炸、飞散物伤害等安全事故,因此需要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

B. 吊装 - 吊装作业涉及到重物的提升和移动,存在物体打击、起重机械故障等安全风险,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管。

C. 动火 - 动火作业可能产生火花或高温,遇到易燃易爆物质时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

D. 临时用电 - 临时用电可能存在触电、线路短路等安全隐患,需要有专人负责用电安全,确保所有用电操作符合安全规范。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ABCD是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规定,上述所有作业(爆破、吊装、动火、临时用电)都被认为是危险作业,它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防止事故的发生,法律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在进行这些作业时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因此,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应该选择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75b-ea17-3c9b-c089-4c94eeaae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3.以下哪一项是「不安全行为」的例子﹖

A.  没有履行安全措施

B.  物体本身的缺点

C.  个人防护装备的缺失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不安全行为”的理解。我们来逐一解析选项:

A. 没有履行安全措施:这是指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安全程序或措施进行工作,如未佩戴安全帽、未系安全带等。这是一种由人的行为导致的安全隐患。

B. 物体本身的缺点:这是指设备或工具存在的设计缺陷、磨损或故障等物理性问题。这类问题属于物的因素,而不是人的行为因素。

C. 个人防护装备的缺失:虽然这也与安全相关,但它通常指的是由于管理上的疏漏而导致现场缺少必要的防护用品,或者员工因为没有装备而处于不安全状态,但它更偏向于管理和物的因素。

答案选择A是因为“没有履行安全措施”直接反映了人在执行工作任务时的行为偏差,属于人为因素中的不安全行为,而其他两个选项更多地涉及到物的因素或管理上的失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8-cb7d-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的目的除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之外,还有什么?

A.  促进社会现代化建设

B.  促进经济发展

C.  促进社会进步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目的的理解题。我们需要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出除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之外,该法律制定的另一主要目的。

首先,我们分析题目并罗列出重要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制定有多个目的。
已知目的包括: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需要从选项中选出除上述目的之外的另一主要目的。

接下来,我们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
A. 促进社会现代化建设

这个选项虽然是一个积极的社会目标,但它并不是《安全生产法》制定的直接或主要目的。安全生产法更侧重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而非直接推动社会现代化建设。排除。

B. 促进经济发展

《安全生产法》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实际上是在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减少事故和损失,有助于企业持续稳定运营,从而间接促进经济发展。这与法律制定的初衷高度契合。

C. 促进社会进步

与A选项类似,虽然社会进步是一个广泛且积极的目标,但它并非《安全生产法》制定的直接目的。安全生产法更侧重于具体的生产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而非广泛的社会进步。排除。

综上所述,除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的另一主要目的是通过保障生产安全,为企业创造稳定运营环境,从而间接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答案是B:促进经济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42-f31b-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9.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

A.  同时立项、同时审查、同时验收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C.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同时立项、同时审查、同时验收:这个选项包含了立项、审查和验收三个环节,但没有涉及到施工和生产使用环节,不符合“三同时”的要求。

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这个选项完整地涵盖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的三个关键环节,即设计、施工和生产使用,符合《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C.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这个选项虽然包含了设计和施工两个环节,但将投入生产和使用替换成了验收,没有体现安全设施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完全符合“三同时”的要求。

为什么选B:因为选项B准确地反映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核心要求,即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确保安全生产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因此,正确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33-bea0-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6.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 )

A.  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B.  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生产经营

C.  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D.  经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要求的理解。根据该法律的精神,确保安全生产是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对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法律规定其不得从事相关活动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选项分析如下:
A. 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是正确的答案。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没有达到安全标准的生产活动。
B. 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生产经营:这是错误的选项。即使有主管部门的批准,如果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也是不允许进行生产的。
C. 经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批准后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也是错误的说法。安全生产条件是硬性规定,不是通过审批就可以豁免的。
D. 经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同样是错误的。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也不能批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进行生产。

正确答案是A,即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2b-63b6-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