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搜索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33.厨房石油气炉与胶管连接处泄漏石油气引起火灾,在救火时下面哪种方法是不正确的?

A、 关闭石油气瓶阀门后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B、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火焰后随即关闭石油气瓶阀门

C、 只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火焰

答案:C

解析:选项A:关闭石油气瓶阀门后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这个方法是正确的,因为首先关闭气瓶阀门可以切断火源的燃料供应,使用干粉灭火器可以有效地扑灭石油气火灾。

选项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火焰后随即关闭石油气瓶阀门。这也是正确的方法。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和气体火灾,因为它能隔绝氧气,阻止火势蔓延。扑灭火焰后关闭气瓶阀门可以防止复燃。

选项C:只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火焰。这个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没有首先关闭石油气瓶阀门,气体可能继续泄漏,即便火焰被扑灭,一旦二氧化碳散去,氧气重新进入,可能会引起复燃或爆炸。因此,仅仅扑灭火焰而不切断燃料供应是不充分的。

答案选C,因为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切断燃料供应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救火不完全,存在复燃或爆炸的风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使用灭火器扑灭火焰之前或之后立即关闭气瓶阀门。

Scan me!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234.与乙炔接触的器具不能用什么材料制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6d-82a6-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5.在国内,重点消防单位至少每几年进行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6d-de7c-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6.在国内,重点消防单位对员工至少每几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6e-3420-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7.按火灾分类的标准,B类火灾是指什么火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6e-90c1-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8.国产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的上限都是55℃,放置灭火器场所的环境温度有什么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6e-f068-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9.新《安全生产法》自( )起施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0-0ce5-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0.发生可燃气体火灾时,若将火焰扑灭但没有切断可燃气体的供给会有什么危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0-6f4d-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1.下列哪些灭火方法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0-d229-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2.工厂内使用易燃物料时,应怎样处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1-2ebc-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3.火警发生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紧急应变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1-8e0b-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233.厨房石油气炉与胶管连接处泄漏石油气引起火灾,在救火时下面哪种方法是不正确的?

A、 关闭石油气瓶阀门后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B、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火焰后随即关闭石油气瓶阀门

C、 只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火焰

答案:C

解析:选项A:关闭石油气瓶阀门后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这个方法是正确的,因为首先关闭气瓶阀门可以切断火源的燃料供应,使用干粉灭火器可以有效地扑灭石油气火灾。

选项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火焰后随即关闭石油气瓶阀门。这也是正确的方法。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和气体火灾,因为它能隔绝氧气,阻止火势蔓延。扑灭火焰后关闭气瓶阀门可以防止复燃。

选项C:只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火焰。这个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没有首先关闭石油气瓶阀门,气体可能继续泄漏,即便火焰被扑灭,一旦二氧化碳散去,氧气重新进入,可能会引起复燃或爆炸。因此,仅仅扑灭火焰而不切断燃料供应是不充分的。

答案选C,因为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切断燃料供应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救火不完全,存在复燃或爆炸的风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使用灭火器扑灭火焰之前或之后立即关闭气瓶阀门。

分享
Scan me!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相关题目
234.与乙炔接触的器具不能用什么材料制造?

A.  纯铜

B.  不锈钢

C.  含铜量少于70%的铜合金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关于乙炔安全处理的知识。乙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广泛应用。与乙炔接触的器具材料选择非常重要,因为不当的材料可能会与乙炔发生反应,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选项分析:
A. 纯铜:纯铜与乙炔接触时可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极其敏感且容易爆炸的铜乙炔化合物,因此纯铜不适合用于制造与乙炔接触的器具。
B. 不锈钢: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通常不会与乙炔发生危险反应,是较为安全的选择。
C. 含铜量少于70%的铜合金:当铜含量低于一定比例(如70%),形成的合金通常不再与乙炔产生同样剧烈的反应,所以这类铜合金相对安全。

正确答案是A,因为纯铜会与乙炔反应生成易爆物质,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不能使用纯铜来制造与乙炔接触的器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6d-82a6-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5.在国内,重点消防单位至少每几年进行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A.  至少每半年

B.  至少每一年

C.  至少每两年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消防安全知识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国内消防安全的相关规定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来审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询问的是重点消防单位进行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的频率。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选项:
A. 至少每半年

这个选项符合国内消防安全法规中对于重点消防单位的要求。根据相关规定,重点消防单位为了提升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的能力,需要定期进行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其中,“每半年至少一次”是常见的规定,旨在确保单位员工熟悉应急流程,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B. 至少每一年

此选项的演练频率低于A选项,虽然每年一次的演练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不符合重点消防单位需要更高频率演练以提升应急能力的要求。

C. 至少每两年

这个选项的演练频率更低,对于重点消防单位来说,每两年一次的演练显然不足以满足其应对紧急情况的需求。

综上所述,重点消防单位为了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和应急疏散,需要定期进行高频率的演练。因此,选择A选项“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是符合国内消防安全法规要求的正确答案。

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6d-de7c-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6.在国内,重点消防单位对员工至少每几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A.  至少每半年

B.  至少每一年

C.  至少每两年

解析:选项解析:

A. 至少每半年:此选项表示消防安全培训的频率非常高,虽然定期培训很重要,但每半年进行一次可能过于频繁,不切实际,且不是相关法规的明确要求。

B. 至少每一年: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重点消防单位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的最低频率是每年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均对此有明确规定。

C. 至少每两年:此选项表示的培训频率低于法律法规的最低要求,不能保障员工持续具备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B是因为它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对重点消防单位员工消防安全培训的最低要求。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从而保障单位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按照法律规定,重点消防单位至少应当每年对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6e-3420-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7.按火灾分类的标准,B类火灾是指什么火灾?

A.  金属火灾

B.  固体物质火灾

C.  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火灾分类标准的理解。根据国际通用的火灾分类标准(如NFPA标准),火灾可以分为几类,每类对应不同的燃烧物类型:

A. 金属火灾(D类火灾):涉及可燃金属,如钠、钾、镁等。
B. 固体物质火灾(A类火灾):涉及普通固体材料,如木材、纸张、布料等。
C. 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涉及易燃液体,如汽油、酒精等,以及在燃烧过程中会熔化的固体,如石蜡等。

正确答案是 C,即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这类火灾通常涉及到易燃液体或其他能够在较低温度下转变为液态并燃烧的物质。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正确选择灭火设备和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确保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6e-90c1-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8.国产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的上限都是55℃,放置灭火器场所的环境温度有什么要求?

A.  不能超过55℃

B.  尽可能不要超过55℃

C.  不能长期超过55℃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灭火器使用安全规范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灭火器的设计特性和使用要求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国产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上限是55℃。
需要判断放置灭火器场所的环境温度要求。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选项:
A. 不能超过55℃:这个选项直接对应了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上限。意味着在任何时候,灭火器所处的环境温度都不能超过这个限制,以确保灭火器能够正常工作并在需要时发挥效用。

B. 尽可能不要超过55℃:这个选项使用了“尽可能”这一模糊表述,没有明确指出环境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在55℃以下,因此不够准确。

C. 不能长期超过55℃:虽然这个选项强调了“长期”,但灭火器的使用安全要求不仅仅是长期,而是任何时刻都不能超过其设计的使用温度范围。此外,“长期”这一表述也缺乏明确的时间界定,不够严谨。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灭火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放置场所的环境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在设计的使用温度范围内,即不能超过55℃。

因此,正确答案是A:不能超过55℃。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6e-f068-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9.新《安全生产法》自( )起施行:

A. 2021年06月10日

B. 2021年09月01日

C. 2021年09月25日

D. 2021年08月01日

解析:选项解析:

A. 2021年06月10日:这是新《安全生产法》修订通过的时间,而不是施行时间。 B. 2021年09月01日:这是新《安全生产法》正式施行的时间,符合法律规定的实施日期。 C. 2021年09月25日:这个日期不是新《安全生产法》的实施日期。 D. 2021年08月01日:这个日期早于新《安全生产法》的实际施行日期。

为什么选B: 选择B是因为2021年9月1日是新《安全生产法》正式开始实施的时间。通常法律的施行日期会在通过或修订之后的一段时间,以便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准备工作,确保法律能够平稳过渡和实施。根据官方发布的消息,新《安全生产法》的施行时间被定在了2021年9月1日,因此B选项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0-0ce5-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0.发生可燃气体火灾时,若将火焰扑灭但没有切断可燃气体的供给会有什么危险?

A.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B.  可燃气体恢复燃烧

C.  可燃气体泄漏污染环境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处理可燃气体火灾时的正确应急措施以及潜在的风险认知。

解析如下:

A.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这是正确的答案。当可燃气体未被切断来源,即便暂时扑灭了火焰,气体仍会继续泄漏,并可能与空气形成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物,一旦遇火源或高温,就会引发爆炸。
B. 可燃气体恢复燃烧:虽然这也是可能发生的情况,但相较于爆炸的严重性,它并不是最危险的结果。而且,在已经扑灭火焰的情况下,恢复燃烧的前提是需要新的点火源。
C. 可燃气体泄漏污染环境:虽然这也是一个实际存在的问题,但从安全角度来看,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不及爆炸来得直接且致命。因此,这不是本题的最佳答案。

综上所述,选择A是因为未切断气源的情况下,最紧迫和严重的风险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可能发生的爆炸。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0-6f4d-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1.下列哪些灭火方法是正确的?

A.  扑灭油类火灾时,使用化学泡沫灭火器后又用BC干粉灭火器

B.  扑灭E类火灾时,使用BC干粉灭火器后又使用ABC干粉灭火器

C.  扑灭可燃气体火灾时,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后又使用BC干粉灭火器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不同类型火灾的适宜灭火方法。

A选项:油类火灾属于B类火灾,通常使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特别是BC类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液体和气体火灾)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然而,在扑灭油类火灾时,如果先使用化学泡沫灭火器,其泡沫可能会受到油类燃烧产生的热量的影响而迅速蒸发,降低灭火效果。此时,如果紧接着使用BC干粉灭火器,虽然BC干粉灭火器对油类火灾有效,但由于泡沫的干扰,可能不是最优选择。更重要的是,题目中并未明确说明需要连续使用两种灭火器,且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一种灭火器就足以应对初期火灾。因此,A选项不是最佳答案。

B选项:E类火灾是指带电设备或电气线路的火灾。对于这类火灾,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进行扑救,如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但必须是绝缘性能好的干粉灭火器)。然而,BC干粉灭火器并不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因此在扑灭E类火灾时不宜使用。此外,ABC干粉灭火器虽然适用范围更广,但在扑灭E类火灾时也不是首选,因为其绝缘性能同样有限。更重要的是,题目中提到的使用顺序(先BC干粉后ABC干粉)并不符合带电火灾的扑救原则。因此,B选项错误。

C选项:可燃气体火灾属于C类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气体灭火器,它可以通过降低燃烧区域的氧气浓度来扑灭火灾,特别适用于扑灭精密仪器、图书档案以及电气设备的火灾。BC干粉灭火器同样适用于气体火灾。在扑灭可燃气体火灾时,如果先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未能完全扑灭火灾,紧接着使用BC干粉灭火器是合理的,因为两者都可以有效扑灭C类火灾。因此,C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0-d229-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2.工厂内使用易燃物料时,应怎样处理?

A.  禁止雇用有吸烟习惯的工友

B.  严禁吸烟和控制其它火种

C.  关闭所有窗门

解析:选项A:“禁止雇用有吸烟习惯的工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火灾的风险,但这不是一个合理且可行的长期解决方案。雇用标准应当基于个人的能力和资质,而不是生活习惯,且这样的做法可能会侵犯个人权益。

选项B:“严禁吸烟和控制其它火种”是正确的做法。在工厂内使用易燃物料时,必须严格控制火源,包括吸烟、明火、火花等,以防止点燃易燃物料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这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

选项C:“关闭所有窗门”并不是一个适当的措施。虽然关闭窗门可能有助于减缓火势蔓延,但在正常操作中关闭所有窗门可能会影响通风,增加有害气体积聚的风险,对员工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正确答案是B。因为它直接针对易燃物料可能引发的火灾风险,提出了实际可行的预防措施,即在存在易燃物料的环境中严格控制火源,这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1-2ebc-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3.火警发生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紧急应变措施?

A.  大叫救命,收拾重要对象后才逃生

B.  发出警报、在安全情况下试图扑救及尽快疏散逃生

C.  应拿灭火筒奋不顾身去扑灭猛烈的火

D.

E.

F.

G.

H.

I.

J.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面对火灾时正确的紧急应对措施。让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解析:

A. 大叫救命,收拾重要对象后才逃生:
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在火灾发生时,首要任务是保证自身安全,立即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收拾个人物品会浪费宝贵的逃生时间,并且可能造成更大的危险。

B. 发出警报、在安全情况下试图扑救及尽快疏散逃生:
这是正确答案。当发现火情时,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触发火灾警报,告知建筑物内的其他人。如果火势较小并且使用灭火器是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扑灭初期火灾。但如果火势无法控制或存在安全隐患,则应迅速疏散到安全区域。

C. 应拿灭火筒奋不顾身去扑灭猛烈的火:
这也是不正确的做法。如果火势已经非常猛烈,个人的力量通常是无法扑灭的,并且这样做可能会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立刻撤离并寻求专业消防人员的帮助。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因为这包含了正确的顺序和行动步骤:首先确保他人知情(发出警报),其次是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初步处理(试图扑救),最后是保障自身安全(尽快疏散逃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1-8e0b-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