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搜索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51.气焊工下列哪些操作属于违章作业?

A、 在乙炔气瓶上安装回火防止器

B、 中午去吃饭时把与气源连着的带压焊枪放在施工的金属大球罐内

C、 动焊用气时,乙炔气瓶阀只拧开3/4圈

答案:B

解析:选项A:在乙炔气瓶上安装回火防止器。这是正确的操作,因为回火防止器是安全装置,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回火造成气瓶爆炸。

选项B:中午去吃饭时把与气源连着的带压焊枪放在施工的金属大球罐内。这是违章作业。因为这样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带压焊枪如果意外启动或泄漏,可能会在密闭空间内造成火灾或爆炸,且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不易逃生和处理。

选项C:动焊用气时,乙炔气瓶阀只拧开3/4圈。这是正确的操作,因为乙炔气瓶阀不宜完全开启,以免流量过大,造成危险。

所以,正确答案是B,因为这个选项描述的操作明显违反了安全生产的规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Scan me!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252.气焊工下列哪种操作不属于违反氧气瓶安全使用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4-de69-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3.使用乙炔气瓶时下列哪些行为不违反安全使用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5-56f2-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4.烧焊时眼部防护不足,会引致工人患上下列哪一项毛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5-b82f-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5.进行电焊工序须确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6-17bc-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6.铲除焊口溶渣或多余之金属时,应怎样做才能减少危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6-78b0-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7.下列哪一事项是烧焊工作后,准备离开工地前必须确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6-da0d-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8.烧焊时,金属焊件可释放出有毒气体,所以下列哪一措施最为重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7-389b-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9.搬运气樽时,除非该套气樽是盛于推架车上,否则应怎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7-94a6-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0.在处理气樽受热或着火时,应使用下列哪一种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7-efef-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1.烧焊及切割用之气樽,应有下列哪一种附加安全设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8-4d15-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251.气焊工下列哪些操作属于违章作业?

A、 在乙炔气瓶上安装回火防止器

B、 中午去吃饭时把与气源连着的带压焊枪放在施工的金属大球罐内

C、 动焊用气时,乙炔气瓶阀只拧开3/4圈

答案:B

解析:选项A:在乙炔气瓶上安装回火防止器。这是正确的操作,因为回火防止器是安全装置,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回火造成气瓶爆炸。

选项B:中午去吃饭时把与气源连着的带压焊枪放在施工的金属大球罐内。这是违章作业。因为这样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带压焊枪如果意外启动或泄漏,可能会在密闭空间内造成火灾或爆炸,且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不易逃生和处理。

选项C:动焊用气时,乙炔气瓶阀只拧开3/4圈。这是正确的操作,因为乙炔气瓶阀不宜完全开启,以免流量过大,造成危险。

所以,正确答案是B,因为这个选项描述的操作明显违反了安全生产的规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分享
Scan me!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相关题目
252.气焊工下列哪种操作不属于违反氧气瓶安全使用要求?

A.  带着沾有油污的手套安装氧气减压器

B.  氧气瓶平卧使用

C.  氧气瓶压力下降到0.1Mpa时更换新气瓶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规范。让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A. 带着沾有油污的手套安装氧气减压器:
油污(尤其是油脂)与高压氧气接触可能会引起剧烈燃烧甚至爆炸,因此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属于违反氧气瓶安全使用要求。

B. 氧气瓶平卧使用:
氧气瓶通常应垂直放置以避免气体混合或污染,并且在平放时可能会导致瓶内液体流出,增加火灾风险。因此这也是不正确的操作。

C. 氧气瓶压力下降到0.1MPa时更换新气瓶:
当氧气瓶的压力降至一定水平(如0.1MPa),此时瓶内的氧气已经不足以支持正常的焊接或切割作业,更换新气瓶是合理的做法。这一操作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因为在氧气瓶压力降到0.1MPa时更换新气瓶是符合安全使用要求的操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4-de69-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3.使用乙炔气瓶时下列哪些行为不违反安全使用要求?

A.  不用尽瓶内乙炔,留有一定的余压

B.  卧放的气瓶直立后马上安装减压器就使用

C.  不安装回火防止器就使用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乙炔气瓶安全使用要求的判断题。我们需要根据乙炔气瓶的安全使用规定,分析每个选项的正确性,并找出不违反安全使用要求的选项。

A选项:不用尽瓶内乙炔,留有一定的余压。这是乙炔气瓶安全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则。因为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如果瓶内气体用尽,可能会导致瓶内压力下降,进而吸入外部空气,与瓶内残留的乙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此外,乙炔在高压下会分解产生热量,如果没有余压来抑制这种分解,也可能导致爆炸。因此,留下一定的余压可以确保气瓶的安全。

B选项:卧放的气瓶直立后马上安装减压器就使用。这个做法是不安全的。乙炔气瓶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为了避免瓶内压力不均或碰撞,有时会选择卧放。但使用时必须将其直立,并确保瓶内气体稳定后再安装减压器。如果直立后立即安装减压器并使用,可能会因为瓶内气体分布不均或压力波动而导致危险。

C选项:不安装回火防止器就使用。这也是违反安全规定的。回火防止器是乙炔气瓶使用中的重要安全装置,它能有效防止因回火(即火焰从燃烧器返回气瓶)引起的爆炸事故。不安装回火防止器就使用乙炔气瓶,将大大增加事故的风险。

综上所述,A选项“不用尽瓶内乙炔,留有一定的余压”是符合乙炔气瓶安全使用要求的,而B选项和C选项都违反了安全使用规定。

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5-56f2-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4.烧焊时眼部防护不足,会引致工人患上下列哪一项毛病?

A.  鼻敏感

B.  电旋旋光性眼炎

C.  耳痛

D.

E.

F.

G.

H.

I.

J.

解析:选项A:鼻敏感

解析:鼻敏感通常是由过敏原引起的,如花粉、灰尘等,与烧焊时的眼部防护不足无直接关系。

选项B:电旋旋光性眼炎

解析:电旋旋光性眼炎,又称为电光性眼炎,是由于眼睛直接或间接暴露于紫外线辐射(如烧焊时产生的弧光)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角膜结膜炎。烧焊作业时,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强烈的紫外线可能会伤害眼睛,导致电旋旋光性眼炎。

选项C:耳痛

解析:耳痛通常与耳部问题有关,如感染、耳道堵塞等,与烧焊时的眼部防护不足无直接关系。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答案是B,因为电旋旋光性眼炎是由于烧焊时产生的紫外线辐射对眼睛造成伤害而引起的,这与眼部防护不足直接相关。而其他选项(鼻敏感和耳痛)与眼部防护不足没有直接的关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5-b82f-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5.进行电焊工序须确保?

A. 工件一定要摆放在台上施工

B. 烧焊设备及工件接地线系统妥善

C. 工作地点要保持阴暗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电焊作业中的安全措施。让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工件一定要摆放在台上施工 - 这个选项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道理,因为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可以提高焊接精度并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但这并不是电焊作业中最关键的安全要求。

B. 烧焊设备及工件接地线系统妥善 - 这是正确答案。电焊过程中,确保焊接设备和工件有良好的接地可以防止电流通过人体形成回路,从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此外,接地还能帮助稳定焊接过程中的电流,提高焊接质量。

C. 工作地点要保持阴暗 - 这个选项显然是错误的。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光线,包括紫外线和红外线,如果工作环境过于阴暗,不仅会影响操作者的视线,还可能因为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而伤害眼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用防护屏或遮挡物来减少焊接光线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焊接面罩。

综上所述,选择B是因为正确的接地措施对于电焊工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6-17bc-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6.铲除焊口溶渣或多余之金属时,应怎样做才能减少危险?

A.  佩戴眼罩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

B.  铲除的方向须靠向身体

C.  须开启风扇,加强空气流通,减少吸入金属雾气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安全生产知识的选择题,旨在考察在进行焊接作业后的安全清理操作时,如何正确采取防护措施以减少潜在危险。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内容:

A. 佩戴眼罩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

这个选项是正确的。铲除焊口溶渣或多余金属时,飞溅的碎片和高温金属颗粒可能对眼睛和手部造成伤害。佩戴眼罩可以有效保护眼睛免受飞溅物的伤害,而手套则可以防止手部被高温金属烫伤。这是最直接且有效的防护措施。

B. 铲除的方向须靠向身体

这个选项是错误的。铲除焊渣时,如果方向朝向身体,飞溅的碎片更容易接触到身体,增加受伤的风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铲除方向远离身体,以避免飞溅物直接伤害到自己。

C. 须开启风扇,加强空气流通,减少吸入金属雾气

这个选项虽然提到了加强空气流通的重要性,但它并不是铲除焊渣时减少危险的关键措施。开启风扇确实有助于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但在铲除焊渣这一特定操作中,个人防护设备(如眼罩和手套)的佩戴更为重要。此外,金属雾气的问题更多关联于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而非铲除焊渣时的直接风险。

综上所述,为了在铲除焊口溶渣或多余金属时减少危险,最关键的措施是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即眼罩和手套,以保护眼睛和手部不受伤害。因此,正确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6-78b0-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7.下列哪一事项是烧焊工作后,准备离开工地前必须确保?

A.  检查焊接工序所产生的火花是否完全熄灭

B.  检查空气是否流通

C.  检查安全设备是否完善

解析:选项A:检查焊接工序所产生的火花是否完全熄灭。这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因为烧焊作业中产生的火花可能会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造成火灾。确保火花完全熄灭可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选项B:检查空气是否流通。虽然良好的空气流通对于烧焊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是有益的,但这不是离开工地前必须确保的首要安全事项。

选项C:检查安全设备是否完善。确保安全设备的完善对于预防事故是非常重要的,但这通常是在作业开始前进行的检查,而不是在作业完成后准备离开时的必须步骤。

为什么选择答案A:在烧焊工作完成后,必须确保所有的火花和热源都已经被妥善处理,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因此,离开工地前必须进行的最后一项安全检查是确保没有剩余的火花。选项A直接关联到即时的火灾风险,是离开前必须采取的紧急预防措施,而B和C虽然也是安全措施,但它们不是离开前那一刻必须优先考虑的事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6-da0d-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8.烧焊时,金属焊件可释放出有毒气体,所以下列哪一措施最为重要?

A.  工人应佩戴合适之安全面罩

B.  安排医护人员在场协助抢救

C.  采取局部性抽风系统,减低工友吸入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如何有效预防有毒气体的危害。焊接过程中,金属和其他材料可能会产生有害烟雾和气体,如氧化物烟尘、臭氧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尤其是对呼吸系统。

选项分析如下:

A选项:工人应佩戴合适之安全面罩。虽然佩戴面罩可以保护眼睛和面部免受飞溅的火花伤害,并且某些面罩也能过滤部分有害颗粒,但它并不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的最佳措施。
B选项:安排医护人员在场协助抢救。虽然有医护人员在场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医疗救助,但这并不能预防有毒气体的吸入,属于事后补救措施。
C选项:采取局部性抽风系统,减低工友吸入。这是最直接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改善工作环境中的通风条件,减少有毒气体的浓度,从而降低工人们吸入有毒气体的风险。

因此,正确答案是C,因为相比其他选项,使用局部性抽风系统是更为重要的措施,它能主动减少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从而更好地保护工人健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7-389b-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9.搬运气樽时,除非该套气樽是盛于推架车上,否则应怎样?

A.  安上调节器及所有软喉

B.  除下调节器及所有软喉

C.  除下软喉

解析:在解析这道来自“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的题目时,我们首先要理解题目考察的是关于气樽(气瓶)搬运时的安全操作规程。气樽,尤其是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容器,在搬运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以防止因不当操作而引发事故。

现在,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安上调节器及所有软喉:这个选项并不适合搬运过程中的安全要求。调节器和软喉通常用于气体的输出和调节,它们并不增加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或安全性。相反,安装了这些部件的气樽在搬运时可能因为重量分布不均或连接部位松动而增加事故风险。

B. 除下调节器及所有软喉: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在搬运气樽时,为了确保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该首先除下调节器和所有与气樽相连的软喉。这样可以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因软喉缠绕、拉扯或损坏而导致的气体泄漏或其他意外情况。

C. 除下软喉:虽然这个选项提到了除下软喉,但忽略了调节器也是需要除下的。仅仅除下软喉并不能完全消除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因为调节器也可能在搬运过程中造成不便或损坏。

综上所述,选择B选项“除下调节器及所有软喉”是最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这个选项确保了气樽在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了因不当操作而引发事故的风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7-94a6-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0.在处理气樽受热或着火时,应使用下列哪一种措施?

A.  接近气樽,试图把樽内之气体泄掉

B.  避免将水喷洒于肇事气樽上

C.  将水喷洒于肇事气樽上

解析:选项A:接近气樽,试图把樽内之气体泄掉 解析:这是不安全的做法。因为受热或着火的气樽内部压力可能非常高,接近操作可能会导致气樽爆炸,造成人员伤害。

选项B:避免将水喷洒于肇事气樽上 解析:这个选项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正确的,但它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气樽受热或着火,不采取措施可能会导致火势蔓延或气樽爆炸。

选项C:将水喷洒于肇事气樽上 解析:正确答案。将水喷洒于气樽上可以降低气樽的温度,防止气樽内气体因受热膨胀而发生爆炸。同时,水可以隔绝空气,减少火势蔓延的风险。但需要注意,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气樽,某些特殊气体(如氧气)可能需要特殊处理。

选择答案C的原因:在处理气樽受热或着火的情况下,降低气樽温度和隔绝空气是首要任务,而将水喷洒于气樽上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7-efef-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1.烧焊及切割用之气樽,应有下列哪一种附加安全设备?

A.  防漏电装置

B.  防止回火安全掣\

C.  漏电断路器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关于焊接和切割作业中使用的气体瓶(气樽)的安全措施。在这些操作中,特别是涉及到易燃气体如乙炔时,防止回火是一个重要的安全考虑因素。

选项解析如下:

A. 防漏电装置:这是用于电气设备的安全措施,与气体泄漏无关,因此不适合用于气体瓶的安全防护。
B. 防止回火安全掣:这是一种专门设计用来防止火焰从焊接或切割工具逆流回到气体瓶的安全设备。当火焰试图逆向传播时,这种装置会关闭气体供应,从而阻止潜在的爆炸风险。
C. 漏电断路器:这是电气系统中的保护装置,当检测到电流泄漏时会自动切断电源,与气体瓶的安全管理无关。

正确答案是B,因为防止回火安全掣是直接针对烧焊及切割作业中气体瓶的安全使用而设计的,可以有效减少由于回火引发的事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78-4d15-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