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搜索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2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下面哪种情况是关于紧急避险正确的描述?

A、 矿工在采掘过程中发现透水征兆撤离矿井

B、 客车司机因剎车失灵跳车逃生

C、 消防员救火过程中遇险撤离火场逃生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紧急避险条款的理解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看哪一个最符合紧急避险的法定条件和原则。

首先,理解紧急避险的定义:它是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损害另一法益以保护较大法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行为。在安全生产领域,这通常指的是从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

现在,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项(矿工在采掘过程中发现透水征兆撤离矿井):这个选项完全符合紧急避险的定义。矿工在采掘过程中发现透水征兆,这是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他们有权撤离矿井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B项(客车司机因剎车失灵跳车逃生):这个选项虽然涉及紧急避险的情境,但客车司机在车辆行驶中跳车逃生可能引发更大的危险,如车辆失控、乘客受伤等。此外,司机应首先尝试控制车辆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而不是直接跳车。因此,这不符合紧急避险的最佳实践。

C项(消防员救火过程中遇险撤离火场逃生):消防员在救火过程中确实可能面临危险,但他们的首要职责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控制火势。因此,在救火过程中遇险直接撤离火场,可能不符合其职业职责和紧急避险的法定要求。消防员应首先尝试控制火势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确保火场安全后再撤离。

综上所述,A项(矿工在采掘过程中发现透水征兆撤离矿井)最符合紧急避险的定义和原则,是正确答案。

Scan me!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329.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从业人员在什么情况下,有权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9-a4a6-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以下哪条不属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a-00cb-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1.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什么时候实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a-a948-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企业的什么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b-0134-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几次全面检测以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b-57bd-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4.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机动车应采取什么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b-ae31-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c-06cf-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6.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费由谁缴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c-59d1-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7.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自行检查的周期是多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c-af1c-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的目的除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之外,还有什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d-07e4-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32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下面哪种情况是关于紧急避险正确的描述?

A、 矿工在采掘过程中发现透水征兆撤离矿井

B、 客车司机因剎车失灵跳车逃生

C、 消防员救火过程中遇险撤离火场逃生

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紧急避险条款的理解题。我们需要分析每个选项,看哪一个最符合紧急避险的法定条件和原则。

首先,理解紧急避险的定义:它是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损害另一法益以保护较大法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行为。在安全生产领域,这通常指的是从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自己。

现在,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项(矿工在采掘过程中发现透水征兆撤离矿井):这个选项完全符合紧急避险的定义。矿工在采掘过程中发现透水征兆,这是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他们有权撤离矿井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B项(客车司机因剎车失灵跳车逃生):这个选项虽然涉及紧急避险的情境,但客车司机在车辆行驶中跳车逃生可能引发更大的危险,如车辆失控、乘客受伤等。此外,司机应首先尝试控制车辆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而不是直接跳车。因此,这不符合紧急避险的最佳实践。

C项(消防员救火过程中遇险撤离火场逃生):消防员在救火过程中确实可能面临危险,但他们的首要职责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控制火势。因此,在救火过程中遇险直接撤离火场,可能不符合其职业职责和紧急避险的法定要求。消防员应首先尝试控制火势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确保火场安全后再撤离。

综上所述,A项(矿工在采掘过程中发现透水征兆撤离矿井)最符合紧急避险的定义和原则,是正确答案。

分享
Scan me!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相关题目
329.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从业人员在什么情况下,有权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A.  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B.  出现异常情况时

C.  可能发生事故时

解析:选项解析如下:

A. 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这个选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法律赋予了从业人员在面临直接危及自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包括撤离作业场所,以保障自身安全。

B. 出现异常情况时:这个选项描述的情况较为宽泛,并不特指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异常情况可能并不立即威胁到人身安全,因此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C. 可能发生事故时:这个选项虽然涉及到事故的潜在风险,但“可能发生”并不等同于“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其紧迫性和危险性不如选项A明确,因此也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为什么选这个答案: 选择A是因为它准确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即从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这是法律赋予从业人员的一项重要权利,旨在保护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其他选项虽然与安全生产相关,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具体条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9-a4a6-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以下哪条不属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

A.  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B.  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C.  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按规定缴纳保险费。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确实有权利也有义务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但是,在给出的选项中,C项“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按规定缴纳保险费”并不是从业人员的直接安全生产义务。

具体分析如下:

A选项:“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这是从业人员的基本义务之一,因为只有通过遵守规章制度,才能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B选项:“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这也是从业人员的一项重要义务,因为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减少因无知或技能不足而导致的事故。
C选项:“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按规定缴纳保险费。”这一项实际上是对用人单位的要求,而非对员工个人的要求。虽然从业人员有权享受工伤社会保险,但他们并不负责缴纳保险费——这通常是雇主的责任。

因此,正确答案是C,因为缴纳工伤保险费不是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需要履行的义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a-00cb-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1.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什么时候实施?

A. 2008年10月28日

B. 2009年01月01日

C. 2009年05月01日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法律实施时间的问题,需要我们准确理解并识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修订及其实施时间。

首先,我们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题目询问的是2008年10月28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实施时间。

接下来,我们逐个分析选项:
A. 2008年10月28日:这个日期是法律的修订日期,而非实施日期。通常,法律的修订并不立即生效,而是需要一段时间进行准备和宣传。因此,这个选项不正确。

B. 2009年01月01日:虽然这个日期接近修订日期,但在没有具体法律条文或官方公告表明该日期为实施日期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仅凭猜测或接近性来确定。因此,这个选项也不确定。

C. 2009年05月01日:这个选项是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后实施时间的准确了解。实际上,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确实是在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这个日期是官方公布的,具有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定,2008年10月28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在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

因此,答案是C.2009年05月01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a-a948-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企业的什么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A.  总经理

B.  企业消防员

C.  安全管理人员

解析:选项解析:

A. 总经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总经理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通常承担着企业的消防安全责任。

B. 企业消防员:企业消防员是负责企业日常消防工作的人员,他们的职责是执行具体的消防安全任务,但不是消防安全责任人。

C.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虽然他们有责任协助消防安全责任人的工作,但他们本身不是消防安全责任人。

答案选择理由: 选择A,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指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总经理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负总责,包括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投入,组织防火检查和消防演练等。因此,正确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b-0134-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几次全面检测以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A.  两次

B.  一次

C.  三次

解析:题目要求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询问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全面检测频率。

根据该法律的规定,对于建筑内的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的要求是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而不是两次或三次),以确保其完好有效,并且要求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并保存归档以便日后查阅。

因此,正确答案是B. 一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b-57bd-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4.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机动车应采取什么措施?

A.  减速行驶并鸣喇叭

B.  停车让行

C.  减速行驶并避开行人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理解与应用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考察的是机动车在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采取的措施。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减速行驶并鸣喇叭

这个选项虽然提到了减速,但“鸣喇叭”并非在此情境下的必要或推荐行为。实际上,鸣喇叭可能会惊吓到行人,增加事故风险。此外,单纯的减速可能不足以确保行人的安全通过。

B. 停车让行

这个选项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即“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行人在人行横道上的绝对优先权,保障行人的安全。

C. 减速行驶并避开行人

这个选项虽然提到了减速,但“避开行人”的表述不够明确且可能引发误解。在实际情况中,机动车应避免与行人发生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通过绕行等方式来“避开”行人,特别是在人行横道上,机动车应停车让行,而不是试图避开行人。

综上所述,机动车在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应采取的措施是停车让行,以确保行人的安全。

因此,正确答案是B:停车让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b-ae31-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A.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  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  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解析:选项解析:

A.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这种情况属于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无需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

B. 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根据《劳动法》,劳动者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C. 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这是《劳动法》规定的一种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为什么选择C: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用人单位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缓冲期来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因此,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c-06cf-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6.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费由谁缴纳?

A.  用人单位

B.  职工个人

C.  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规定比例分摊

解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费是由用人单位单方面缴纳的,而不是由职工个人承担或者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分摊。因此,正确答案是A,即“用人单位”。

解析各选项如下:

A. 用人单位:这是正确的选项,因为按照规定,工伤保险费用应由单位全额承担。
B. 职工个人:这是错误的选项,因为职工个人不需要为自己的工伤保险支付费用。
C. 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规定比例分摊:这也是错误的选项,因为条例明确规定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单独缴纳,不存在分摊的情况。

选择A的原因是保障职工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和经济补偿,同时避免加重职工个人的经济负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c-59d1-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7.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自行检查的周期是多少?

A.  至少每月二次

B.  至少每月一次

C.  至少每两个月一次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法规理解题。我们需要根据题目中的条例内容,判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的合理周期。

首先,我们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题目引用的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
该条款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
需要我们判断的是自行检查的合理周期。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至少每月二次:这个选项提出了一个较高的检查频率,但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并未明确规定需要如此高频的检查。此外,过高的检查频率可能增加企业负担,而不一定显著提高安全性。

B. 至少每月一次:这个选项符合一般的安全管理原则,既能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得到定期检查,又不会给企业带来过大的负担。同时,这个频率也是多数安全规范中推荐的检查周期。

C. 至少每两个月一次:这个选项提出的检查频率相对较低,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增加事故风险。

综上所述,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精神和一般的安全管理原则,我们可以确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的合理周期应该是“至少每月一次”。这个周期既能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又能兼顾企业的实际情况。

因此,答案是B选项:“至少每月一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c-af1c-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制定的目的除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之外,还有什么?

A.  促进社会现代化建设

B.  促进经济发展

C.  促进社会进步

解析:选项解析:

A. 促进社会现代化建设 - 这个选项虽然与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关联,但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直接制定的目的。安全生产法主要关注的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而不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目标。

B. 促进经济发展 - 这个选项是正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实际上有助于保障生产的稳定进行,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安全生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没有安全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

C. 促进社会进步 - 这个选项虽然看起来与安全生产法的目的有关联,但它过于宽泛。安全生产法的主要目的是具体到安全生产领域,而促进社会进步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为什么选择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条的规定,其目的包括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选项B“促进经济发展”是直接对应法律文本的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d-07e4-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