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搜索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45.下面这类安全标志是什么标志?圆形,白色底红色较宽的环形边框,边框内有黑色的图形,自边框左上方至右下方有一条与水平方向成450夹角且宽度与边框相同的红色斜杆压在黑色图形上。

A、 指示标志

B、 禁止标志

C、 提示标志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不同安全标志形状及其含义的理解。

A. 指示标志:通常用来指示方向或特定行为的位置,比如箭头指向出口等。它们一般不会使用红色边框以及带有斜杆的设计。

B. 禁止标志:禁止标志是用来告知人们不得进行某种行为或动作,如禁止吸烟、禁止通行等。其特征通常是圆形,有一个红色的环形边框,内部是白色的背景,并且有一个从左上到右下的红色斜杠穿过中心的黑色图形,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强调“禁止”或“不得”的意思。

C. 提示标志:提示标志则是用于提醒人们注意某些信息或者建议采取某些措施,比如急救电话号码、消防设备位置等。这些标志通常不会包含红色的环形边框以及斜杠。

根据描述中的“圆形,白色底红色较宽的环形边框,边框内有黑色的图形,自边框左上方至右下方有一条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且宽度与边框相同的红色斜杆”,这明显符合禁止标志的特点。

因此正确答案是 B. 禁止标志。

Scan me!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346.下面这个安全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圆形、蓝色底上画了一个白色的戴着眼镜的人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f-e384-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7.以下哪一种方法不适用于清理粉尘碎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0-3543-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8.以下哪一项是安全督导员巡查储物地方时,最须注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0-8b86-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9.以下哪一项不是良好照明对机构可带来的好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0-dedc-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0.机械式通风系统主要分以下哪两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1-315f-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1.以下哪项不是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1-848b-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2.安全技术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哪类不安全因素,来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1-d79f-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3.以下哪项不属机械设备事故的直接原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2-2d0b-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4.以下哪项是危险化学品伤害事故的间接原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2-867f-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5.以下哪种措施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2-fe4a-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345.下面这类安全标志是什么标志?圆形,白色底红色较宽的环形边框,边框内有黑色的图形,自边框左上方至右下方有一条与水平方向成450夹角且宽度与边框相同的红色斜杆压在黑色图形上。

A、 指示标志

B、 禁止标志

C、 提示标志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不同安全标志形状及其含义的理解。

A. 指示标志:通常用来指示方向或特定行为的位置,比如箭头指向出口等。它们一般不会使用红色边框以及带有斜杆的设计。

B. 禁止标志:禁止标志是用来告知人们不得进行某种行为或动作,如禁止吸烟、禁止通行等。其特征通常是圆形,有一个红色的环形边框,内部是白色的背景,并且有一个从左上到右下的红色斜杠穿过中心的黑色图形,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强调“禁止”或“不得”的意思。

C. 提示标志:提示标志则是用于提醒人们注意某些信息或者建议采取某些措施,比如急救电话号码、消防设备位置等。这些标志通常不会包含红色的环形边框以及斜杠。

根据描述中的“圆形,白色底红色较宽的环形边框,边框内有黑色的图形,自边框左上方至右下方有一条与水平方向成45度夹角且宽度与边框相同的红色斜杆”,这明显符合禁止标志的特点。

因此正确答案是 B. 禁止标志。

分享
Scan me!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相关题目
346.下面这个安全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圆形、蓝色底上画了一个白色的戴着眼镜的人头。

A.  注意碎屑飞溅伤害眼睛

B.  禁止戴眼镜作业

C.  必须戴防护眼镜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安全标志的理解。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注意碎屑飞溅伤害眼睛:这个选项描述的是一个警示性的场景,即存在碎屑飞溅可能伤害眼睛的风险。然而,给出的安全标志中并没有明确表现出“碎屑飞溅”或“伤害眼睛”的元素,如飞溅的箭头或眼睛的受伤图示,因此这个选项与标志的实际含义不符。

B. 禁止戴眼镜作业:这个选项的含义与安全标志完全相反。标志中的白色眼镜人头是强调需要佩戴眼镜进行作业,而不是禁止戴眼镜。因此,这个选项显然是错误的。

C. 必须戴防护眼镜:这个选项与标志的含义完全吻合。圆形蓝色底通常用于表示指令性标志,即要求执行某种行为。白色眼镜人头则直观地指出了需要佩戴的防护用品——眼镜。这个标志明确指示了在某些工作环境中,为了保护眼睛免受伤害,工人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综上所述,根据标志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可以确定这个安全标志的含义是“必须戴防护眼镜”。因此,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9f-e384-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7.以下哪一种方法不适用于清理粉尘碎屑?

A.  吸尘机

B.  用水冲刷

C.  压缩空气吹风机

解析:选项A:吸尘机 解析:吸尘机是清理粉尘碎屑的常用方法,特别适用于电气设备等不能用水清理的场合,可以有效收集和清除粉尘,防止其扩散到空气中,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选项B:用水冲刷 解析:对于某些类型的粉尘,如矿物粉尘,使用水冲刷可以湿润粉尘,防止其扬起造成粉尘污染。但此方法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粉尘,尤其是遇水会发生反应或导致设备损坏的粉尘。

选项C:压缩空气吹风机 解析:使用压缩空气吹风机清理粉尘碎屑是不适宜的,因为高压气流可能会使粉尘扬起,扩散到空气中,增加工人吸入有害粉尘的风险,导致职业健康问题。同时,这也可能造成粉尘爆炸的风险,特别是在一些易燃易爆粉尘的环境中。

答案:C 原因:压缩空气吹风机会增加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提高职业健康风险和粉尘爆炸的风险,因此不适用于清理粉尘碎屑。安全生产中应当采用更为安全和健康的方法,如使用吸尘机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0-3543-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8.以下哪一项是安全督导员巡查储物地方时,最须注意?

A.  货物存量是否足够

B.  进出通道有否被货物阻塞及储物的堆栈状况

C.  有没有货物被偷窃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安全督导员应当关注的重点事项。正确答案是B,即“进出通道有否被货物阻塞及储物的堆栈状况”。

解析如下:

A选项(货物存量是否足够):这不是安全督导员的主要职责,库存管理更多地属于物流或仓库管理范畴,而非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
B选项(进出通道有否被货物阻塞及储物的堆栈状况):这是正确的答案。保持通道畅通无阻对于防止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非常重要,同时良好的堆栈状况可以避免货物倒塌造成事故。
C选项(有没有货物被偷窃):虽然货物的安全也是仓库管理的一部分,但这主要涉及的是防盗措施,并不属于安全生产中的关键检查项目。

因此,选择B项是因为确保通道畅通无阻以及货物堆放合理,对于预防事故、保证人员安全至关重要,这是安全督导员在巡查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0-8b86-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9.以下哪一项不是良好照明对机构可带来的好处?

A.  增加工作场所的透明度、减少工伤意外

B.  减少雇员视力的劳损

C.  减少雇员患上夜盲症

解析:这是一道选择题,旨在分析良好照明对机构可能带来的好处,并从给定选项中选择出不是这种好处的选项。

首先,我们来审视每个选项:

A. 增加工作场所的透明度、减少工伤意外:

这个选项是正确的。良好的照明可以提高工作场所的可见度,使工作人员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危险,如湿滑的地面、突出的障碍物等,从而减少工伤意外的发生。

B. 减少雇员视力的劳损:

这个选项也是正确的。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工作,雇员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以看清细节,这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劳损。良好的照明可以减轻这种负担,保护雇员的视力。

C. 减少雇员患上夜盲症:

这个选项是不正确的。夜盲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A缺乏或其他眼部疾病导致的,与照明条件无直接关联。良好的照明虽然可以改善工作环境,但并不能预防或治疗夜盲症。

接下来,分析为什么选择C选项:

A和B选项都直接关联到工作场所的照明条件改善所带来的实际好处,即提高透明度和减少视力劳损。
C选项提出的“减少雇员患上夜盲症”则是一个与照明条件不直接相关的健康问题,夜盲症的原因更多与营养摄入和眼部健康状况有关,而非单纯由照明条件决定。

综上所述,C选项“减少雇员患上夜盲症”不是良好照明对机构可带来的好处,因此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0-dedc-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0.机械式通风系统主要分以下哪两种?

A.  气罩式和管导式

B.  稀释性和局部抽气

C.  螺旋式和离心式

D.

E.

F.

G.

H.

I.

J.

解析:选项解析:

A. 气罩式和管导式:这个选项描述的是通风系统中具体的设备或形式,但不是对机械式通风系统进行分类的主要方式。气罩式通风是局部抽气的一种形式,而管导式通风可能指的是通风管道的布局方式。

B. 稀释性和局部抽气:这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机械式通风系统的两种主要类型。稀释性通风是通过引入新鲜空气来稀释室内污染物浓度,而局部抽气通风则是针对污染物源头进行直接抽吸,从而控制污染物扩散。

C. 螺旋式和离心式:这个选项描述的是通风系统中可能使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风机或风扇。它们是通风系统中可能用到的设备类型,而不是对整个通风系统分类的方式。

为什么选择B: 选择B是因为这个选项正确地概括了机械式通风系统的两种基本工作原理,即稀释性通风和局部抽气通风,这两种方式是根据通风系统如何处理室内空气污染物来分类的。其他选项描述的是通风系统中的具体设备或技术,而不是系统的分类方式。因此,B选项最准确地回答了题目中的问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1-315f-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1.以下哪项不是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A.  人的不安全行为

B.  物的不安全状态

C.  缺乏安全管理制度

解析: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是指那些能够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具体因素。根据题目提供的选项:

A. 人的不安全行为 - 这指的是员工在操作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或者因为疏忽大意而产生的错误行为,例如不正确使用工具或设备,或者不遵守安全规定等。这类行为可以直接导致事故发生,因此是直接原因之一。

B. 物的不安全状态 - 这指的是机械设备、工作环境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状态,比如机器故障、防护设施缺失或者工作场所布局不合理等。这些情况也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所以也是直接原因之一。

C. 缺乏安全管理制度 - 这指的是组织层面的问题,如没有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者虽然有制度但是执行不力等。这些问题更多的是间接原因,它们会导致安全管理的漏洞,从而可能间接地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不是直接引发事故的原因。

综上所述,答案是C,因为缺乏安全管理制度是属于间接原因,而非直接原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1-848b-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2.安全技术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哪类不安全因素,来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

A.  人的

B.  物的

C.  环境的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安全技术作用范围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题目中提到的“安全技术”主要是通过什么手段来消除不安全因素,进而实现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

首先,我们来看选项内容:

A. 人的:虽然人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非常重要,但题目中明确提到了“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这通常指的是对物理环境或设备的改造,而非直接针对人的因素。

B. 物的:这个选项与“工程技术手段”高度相关。在安全生产中,通过改进设备设计、优化工艺流程、采用安全防护装置等工程技术手段,可以直接针对“物”的层面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本质安全。

C. 环境的:虽然环境也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但题目强调的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来消除不安全因素,而环境通常包括更广泛的外部条件,不完全局限于工程技术手段所能直接改变的范畴。

接下来,我们分析为什么选择B选项:

安全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这些手段往往直接针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过程,即“物”的层面。
通过改进设备设计、增加安全防护装置、优化工艺参数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由设备或工艺本身引起的事故风险,从而实现本质安全。
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虽然重要,但在本题中,它们不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来直接消除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对象。

综上所述,B选项“物的”最符合题目要求,因为安全技术主要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来消除由“物”的层面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1-d79f-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3.以下哪项不属机械设备事故的直接原因?

A.  没有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B.  机械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转时检修设备

C.  机械的紧急停车制动装置失灵

解析:选项A:“没有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指的是缺乏必要的操作指南或标准,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的安全管理缺陷,但它本身并不直接导致事故,而是为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选项B:“机械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转时检修设备”是一个直接导致事故的行为。因为在机械设备运转时进行检修,极有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受到机械伤害,这是一个明显的直接原因。

选项C:“机械的紧急停车制动装置失灵”也是一个直接原因,因为如果紧急情况下无法立即停止设备,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为什么选择A:在这三个选项中,A项是唯一一个不直接导致事故的选项。它描述的是一种管理上的疏忽,这种疏忽可能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但它不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而B项和C项都是可能导致事故直接发生的因素,因此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不属于直接原因的选项,答案应该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2-2d0b-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4.以下哪项是危险化学品伤害事故的间接原因?

A.  危险化学品生产场所有害物浓度超出卫生限值标准

B.  没有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C.  危险化学品生产人员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解析:在这道题中,我们需要区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导致事故立即发生的因素,而间接原因则是指那些为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或环境的因素。

A选项提到的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场所有害物浓度超出卫生限值标准”,这种情况通常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因为它直接涉及到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超标,可能立即引起健康危害或事故。

C选项提到的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人员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这也通常被视为直接原因,因为不穿戴个人防护设备会直接增加个体在事故发生时受到伤害的风险。

B选项“没有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这是一个间接原因。缺乏培训意味着员工可能不了解正确的操作程序或应急响应措施,从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原因不是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但它为事故的发生创造了一个潜在的不安全环境。

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因为它描述的是一个间接原因,而不是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2-867f-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5.以下哪种措施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

A.  减少故障和失误

B.  隔离

C.  个人防护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安全技术措施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各个选项,以确定哪一种措施是常用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我们审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这通常指的是那些能够直接限制、隔离或消除潜在危险源(如能量或危险物质)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措施。

接下来,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 减少故障和失误:这个选项虽然对于提高整体安全水平很重要,但它更多地是一种管理或操作层面的策略,旨在通过改进流程、培训或激励机制来减少人为错误。它并不直接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而是间接地通过减少人为因素来降低风险。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题目中“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直接要求。

B. 隔离:隔离是一种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它通过物理手段将能量源、危险物质或危险区域与人员、设备或环境分隔开,从而直接控制潜在的危害。这种方法直接针对能量或危险物质本身,通过切断其传播路径或降低其接触机会来减少事故风险。因此,这个选项完全符合题目要求。

C. 个人防护:个人防护(如穿戴防护服、使用呼吸器等)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措施,但它主要是为了保护个人免受已存在的危害的直接影响。它并不直接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而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在无法完全消除或隔离危害时使用。因此,虽然个人防护对于提高安全水平至关重要,但它不是题目所指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主要技术措施。

综上所述,隔离是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因此正确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fe6d9-25a2-fe4a-c0b7-826ab0ba5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