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等张练习
B、 等长练习
C、 等速练习
D、 等张练习与等长练习联合应用
E、 等张练习和等速练习联合应用
答案:D
解析:null短促最大负荷练习的肌力训练方法是等张练习与等长练习联合应用。
A、 等张练习
B、 等长练习
C、 等速练习
D、 等张练习与等长练习联合应用
E、 等张练习和等速练习联合应用
答案:D
解析:null短促最大负荷练习的肌力训练方法是等张练习与等长练习联合应用。
A. 脑损伤
B. 脊髓损伤
C. 腓总神经损伤
D. 胫神经损伤
E. 股神经正确
A. 感觉-运动法
B. 关键词法
C. 提供视觉暗示,如在镜子上贴“您的胡子是否两侧都刮干净了?”的纸条
D. 删除作业
E. 自身参照
解析:解析:躯体失认的训练方法:①感觉-运动法:令患者自己用粗糙布擦拭治疗师所指部位;②用检查中的项目进行训练;③在活动中鼓励运用双侧肢体或患侧肢体,强化正常运动模式;④首先确定失认部位及其对功能的影响,然后告诉患者及家属,日常注意事项、如何代偿;⑤如患者知道器官的功能,但不能辨认器官或器官部位间的关系,治疗师应多用口头暗示,如不要说“请举起你的手”,而说“请举起你拿东西的手”;⑥对躯体部位定位不准确时,如让他动手,他可能动肩或肘,此时,治疗师需提醒他“请动一下比你刚才动过的部位低的那个部位”。
A. 是否达到处方要求
B. 舒适性
C. 对线是否正确
D. 患者是否会穿脱
E. 动力装置是否可靠
解析:解析:矫形器正式使用前,要进行试穿(初检),是否达到处方要求、舒适性及对线是否正确、动力装置是否可靠。
A. 颈髓病变
B. 大脑病变
C. 小脑病变
D. 腰段脊髓病变
E. 臂丛神经损伤
解析:解析:Hoffmann征为上肢锥体束征,多见于颈髓病变。
A. 10ml
B. 1 5ml
C. 20ml
D. 25ml
E. 30ml
解析:null正常人的每次人口量宜为20ml。
A. 导尿管拔除后用清水清洗,可以采用煮沸消毒法消毒
B. 如果患者能够部分排尿,使用频率可以为1~2次/日
C. 每次导出的尿液一般以400ml左右为宜
D. 残余尿少于80~100ml时可以停止清洁导尿
E. 清洁导尿增加尿道感染几率,所以尽量提倡患者每天到医院进行无菌导尿
A. 其适应证包括腰部软组织损伤、腰肌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综合征
B. 两侧阻滞时,患者采取俯卧位,下腹部垫枕,确定腰椎棘突
C. 单侧阻滞时,取健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于患侧棘突旁开5.0cm处做皮丘,腰麻针与皮肤成45°刺入
D. 腰部椎间孔大,包覆脊神经根的蛛网膜常超出椎间孔,实施神经阻滞时应注意不要将麻醉药液注入其中
E. 脊神经分布重叠常表现为在穿刺针到达椎旁或椎间孔之前即出现异常感觉,为达到阻滞效果,应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
解析:解析:单侧阻滞时,取健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于患侧棘突旁开2.0cm处做皮丘,用22号10cm长的腰麻针垂直刺入。
A. 叩击膀胱区频率50~100次/分
B. 叩击膀胱区约100~500次
C. 常见的排尿反射“触发点”是轻叩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挤压阴茎龟头等
D. 叩击膀胱区时宜重而快,以尽量排空膀胱
E. 可用听流水声、热饮、洗温水浴等作为辅助性措施
解析:解析:应避免使用暴力和耻骨上直接加压。过高的膀胱压力可导致膀胱损伤和尿液返流到肾脏。
A. 确定希望改变的是什么行为,并有专人随时记录这一行为发生的频度、程度
B. 确定这一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C. 设计一个新的结果取代原来的结果
D. 认真地向患者介绍该疗法的原理和过程
E. 强化实施
解析:解析:阳性强化法分四个步骤:①确定希望改变的是什么行为,并有专人(治疗者或经过训练的护士、家属)随时记录这一行为发生的频度、程度。②确定这一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③设计一个新的结果取代原来的结果。④强化实施。治疗者应如实记录患者的行为表现,在其出现正常行为(或所期盼的行为)时立即给其强化物,不应拖延。
A. 依赖性增加
B. 睡眠障碍
C. 害怕孤独
D. 自卑感加重
E. 猜疑心加重
解析:解析:残疾认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表现为:①依赖性增加;②主观感觉异常;③易激惹、情绪波动;④焦虑、恐怖反应及抑郁情绪相当常见;⑤害怕孤独;⑥猜疑心加重;⑦自卑感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