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测量中心为髂前上棘
B、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C、 移动臂与股骨纵轴平行
D、 正常范围为0°~90°
E、 测量体位取立位
答案:B
解析:解析:仰卧,两小腿于床缘外下垂,测量中心为髌骨下端,固定臂与地面垂直,移动臂与胫骨纵轴平行,正常范围为0°~45°。
A、 测量中心为髂前上棘
B、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C、 移动臂与股骨纵轴平行
D、 正常范围为0°~90°
E、 测量体位取立位
答案:B
解析:解析:仰卧,两小腿于床缘外下垂,测量中心为髌骨下端,固定臂与地面垂直,移动臂与胫骨纵轴平行,正常范围为0°~45°。
A. 微波治疗
B. 直流电抗生素导入
C. 超短波治疗
D. 红外线治疗
E. 紫外线治疗
解析:解析:患者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其部位较深,而超短波治疗可以通过电极对置法,使得电场线能够穿过治疗部位,从而较好地发挥其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促进水肿的消散、减少炎症渗出物、增强吞噬功能等。
A. 1%
B. 2%
C. 5%
D. 9%
E. 10%
解析:null烧伤面积的评定是按照烧伤范围占全身的百分数,其中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
A. IQ120~129为极超常
B. IQ110~119为超常
C. IQ 90~109为高于平常
D. IQ80~89为低于平常
E. IQ 70~79为平常
解析:IQ>139为极超常,IQ 120~129为超常,IQ 110~119为高于平常,IQ 90~109为平常,IQ 80~89为低于平常,IQ 70~79为边界,IQ<69为智力缺损。
A. 认知障碍康复训练
B.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C. 物理因子对症治疗、轮椅训练、辅助器具应用
D. 言语、吞咽功能训练康复治疗
E. 疾病的诊断
A. C4 节段损伤为大部分依赖
B. C7~T1节段损伤借助轮椅可基本独立
C. T2~T5节段损伤借助轮椅可完全独立
D. C5节段损伤借助轮椅需小部分依赖
E. T6~T 12节段损伤可进行治疗性步行
A. 格塞尔发育量表
B. 丹佛发育筛选测验
C. 绘人试验
D.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E. 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
解析:解析:功能独立性评测量表(FIM)是用于医疗康复机构用以确定入院、出院与随时的功能评分,不用于智力低下的康复评定。
A. 背屈,外旋
B. 跖屈,内翻
C. 背屈,内翻
D. 跖屈,外旋
E. 背屈,内旋
A. 控制关键点
B. 联合反应
C. 调正反应
D. 反射性抑制
E. 感觉刺激
解析:解析:联合反应是肌肉张力改变引起的一种姿势反应,是较为原始的运动模式或脊髓水平的反应.可加强偏瘫侧痉挛,也可早期诱发活动,是Brunnstrom技术常采用的手法。
A. 脉冲磁
B. 超短波
C. 旋磁
D. 静磁
E. 蜡疗
解析:解析:外伤急性期给予热疗项目,可能造成小血管扩张、出血,加重损伤,故选E。
A. 皮肤红斑程度
B. 电流表读数
C. 电极面积
D. 患者温热感觉程度
E. 氖光灯亮度
解析:解析:短波疗法多利用短波电流所产生的高频电磁场在人体内感应产生涡电流所发生的温热效应来治疗疾病,故又称短波透热疗法,感应热疗法,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