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缓解疼痛
B、 改善ROM
C、 增加本体反馈
D、 消炎杀菌
E、 促进关节液的流动
答案:D
解析:解析:关节松动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缓解疼痛;同时防止因活动减少引起的关节退变,这些是关节松动的力学作用。关节松动技术,特别是Ⅲ、Ⅳ级手法,由于直接牵拉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因此,可以保持或增加其伸展性,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关节松动还可以提供关节静止住置和运动速度及其变化、关节运动方向、肌肉张力及其变化等本体感觉信息,故正确答案为D。
A、 缓解疼痛
B、 改善ROM
C、 增加本体反馈
D、 消炎杀菌
E、 促进关节液的流动
答案:D
解析:解析:关节松动可以促进关节液的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缓解疼痛;同时防止因活动减少引起的关节退变,这些是关节松动的力学作用。关节松动技术,特别是Ⅲ、Ⅳ级手法,由于直接牵拉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因此,可以保持或增加其伸展性,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关节松动还可以提供关节静止住置和运动速度及其变化、关节运动方向、肌肉张力及其变化等本体感觉信息,故正确答案为D。
A. 超短波疗法
B. 脉冲磁疗法
C. 紫外线疗法
D. 共鸣火花疗法
E. 压力疗法
解析:解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物理治疗的方法包括: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共鸣火花、紫外线、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氦氖激光照射、脉冲磁疗法。
A. 病毒致癌学说
B. 化学致癌学说
C. 物理射线致癌学说
D. 多基因癌变,多阶段形成学说
E. 癌变二阶段学说
解析:解析:以上均是肿瘤形成的原因,但最佳学说应为D。
A. 胴绳肌
B. 臀大肌
C. 胫前肌
D. 股四头肌
E. 腓肠肌
解析:解析:腓肠肌主要参与步行周期中支撑相的终末期。
A. 手足徐动症
B. 舞蹈样徐动症
C. 偏身投掷症
D. 肌张力低下
E. 肌痉挛
解析:解析:共济失调的表现为上肢摇摆、醉汉步态,震颤,轮替运动障碍,辨距不良,肌张力低下,书写障碍,运动转换障碍,协同运动障碍等。其余选项均为不随意运动的表现。
A. 第2骶骨前缘
B. 第1骶骨前缘
C. 第2腰椎前缘
D. 第3腰椎前缘
E. 髂前上棘连线中点
A. 床头抬高30°
B. 床头抬高50°
C. 保持在功能位
D. 平卧
E. 侧卧
解析:解析:烧伤早期开始应使体位保持在功能位与抗挛缩位,以预防瘢痕挛缩导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伤后48小时之内应平卧,休克期后若头面部有烧伤,床头抬高30°左右,有利于头面部消肿,1周后恢复平卧。
A. >10°
B. >20°
C. >30°
D. >35°
E. >40°
A. T12、L1、L2、L3、L4
B. L1、L2、L3、L4、L5
C. L2、L3、L4、L5、S1
D. L3、L4、L5、S1、S2
E. T11、T12、L1、L2、L3
A. 呼气时将嘴缩紧,如吹口哨样
B. 在2秒内将气体快速呼出
C. 增加呼气时的阻力
D. 防止支气管和小支气管过早塌陷
E. 可有助于减少肺内残气量
解析:解析:缩唇呼气法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内传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为主增高的肺内压过早压瘪,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其方法为经鼻腔吸气,呼气时将嘴缩紧,如吹口哨样,在4~6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
A. 帕金方格
B. 沈通线
C. 迈尔丁法
D. 髋臼角
E. 髂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