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5个月
B、 1~3个月
C、 2~4个月
D、 3~5个月
E、 3~6个月
答案:E
A、 2~5个月
B、 1~3个月
C、 2~4个月
D、 3~5个月
E、 3~6个月
答案:E
A. 腕关节下垂
B. “餐叉”畸形
C. 伸直型骨折
D. 手移向桡侧
E. 手移向尺侧
解析:解析:柯雷骨折症状特点:① 局部肿胀,疼痛,皮下瘀斑出血。②腕功能明显障碍或丧失,典型的外观呈餐叉样畸形,掌指向桡侧偏移。③X线检查: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块向桡侧移位;骨折处向掌侧成角;桡骨短缩,骨折处背侧骨质嵌入或粉碎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故答案是E。
A. 股四头肌、臀大肌、腘绳肌
B. 胫前肌、髂腰肌、股四头肌
C. 胫前肌、腓肠肌、腘绳肌
D. 胫前肌、臀大肌、腘绳肌
E. 胫前肌、髂腰肌、腘绳肌
解析:解析:摆动相早期需要屈髋、背屈踝及伸膝关节,所以B是参与的肌肉。
A. 评定后根损伤
B. 表明前根完整
C. 评定反射弧
D. 测定感觉传导速度
E. 评定神经症
解析:解析:F波是由运动神经纤维的逆行冲动引起的,此冲动逆行到达前角细胞,再顺向返回导致肌肉收缩。F波仅涉及运动纤维的传导,在测定近体端传导时常用。
A. 100Hz
B. 50~100Hz
C. 25~50Hz
D. 20~40Hz
E. 1~10Hz
解析:解析:干扰电作用时可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加大电流强度引起骨骼肌明显的收缩。25~50Hz差频可引起正常骨骼肌强直收缩。1~10Hz可引起骨骼肌单收缩和失神经肌收缩。
A. 抑制性手法
B. 促通手法
C. 反射性手法
D. 感觉刺激
E. 控制关键点
解析:解析:Bobath技术的基本手法:控制关键点、反射性抑制模式、抑制原始的运动模式、遵循神经发育规律设置训练程序、感觉刺激等。促通手法是Rood技术的基本手法,故答案是B。
A. 正尖波
B. 纤颤电位
C. 束颤电位
D. 插入电位
E. 复杂性重复放电
解析:解析:插入电位是指针电极插入肌肉时,对肌纤维或神经末梢的机械性刺激引起的一阵短暂的电位发放。正常肌肉在针电极停止活动后,插入活动持续的时间通常少于300ms。故正确答案为D。
A. 肩
B. 拇指
C. 头部
D. 躯干
E. 肘
A. 是智齿牙冠周围软组织的炎症
B. 下颌第二磨牙常见
C. 牙冠与龈瓣之间形成龈袋致细菌生长繁殖
D. 用紫外线和超短波治疗
E. 常需对病源牙作拔牙处理
解析:解析:智齿冠周炎是由于第三磨牙萌出受阻致牙冠与龈瓣之间形成盲袋,使食物残留,细菌生长繁殖,急性炎症消退后,常需拔牙处理。
A. 初次或原发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B. 再次或继发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C. 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引起
D. 由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引起
E. 由腺病毒引起
解析:解析: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初次或原发感染则为水痘,再次或继发感染则为带状疱疹。
A. 2周
B. 4周
C. 6周
D. 8周
E. 10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