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煤矿职称试题练习
搜索
煤矿职称试题练习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064、对脊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应采用()搬运。

A、 硬板担架

B、 单人肩负法

C、 两个人一人抬头,一人抱脚的方法

答案:A

解析:答案:A. 硬板担架 解析:对脊椎骨折的病人进行搬运时,应该采用硬板担架进行搬运。硬板担架可以保持患者的脊椎处于固定状态,避免进一步损伤脊椎。使用硬板担架的搬运方法是最安全和有效的。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脊椎骨折的病人需要搬运,如果采用单人肩负法或者两个人一人抬头一人抱脚的方法,可能会导致脊椎受到进一步的损伤,甚至造成永久性的伤害。而如果使用硬板担架,就像给病人穿上了一个坚固的护甲,可以确保脊椎得到最好的保护,避免任何意外发生。所以,对于脊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一定要选择硬板担架。

Scan me!
煤矿职称试题练习
1065、有人触电导致呼吸停止、心脏停跳,此时在场人员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5c-bceb-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66、进行心脏复苏时,病人的正确体位应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60-b751-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67、()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63-676f-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68、对()损伤的伤员,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66-0057-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69、将伤员转运时,应让伤员的头部在(),便于救护人员时刻注意伤员的面色、呼吸、脉搏,必要时要及时抢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68-a56d-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70、下列哪项不是现场急救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6b-2f7a-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71、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爆破,不得使用()或普通导爆索,严禁使用火雷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6d-ca0f-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72、井下爆炸材料库应采用硐室式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70-858d-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73、井下爆炸材料库房距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巷道、主要硐室以及影响全矿井或大部分采区通风的风门的法线距离:硐室式的不得小于()m,壁槽式的不得小于60m。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73-c6e8-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74、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的贮存量不得超过()天的供应量,其中炸药量不得超过400kg。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76-897c-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煤矿职称试题练习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煤矿职称试题练习

1064、对脊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应采用()搬运。

A、 硬板担架

B、 单人肩负法

C、 两个人一人抬头,一人抱脚的方法

答案:A

解析:答案:A. 硬板担架 解析:对脊椎骨折的病人进行搬运时,应该采用硬板担架进行搬运。硬板担架可以保持患者的脊椎处于固定状态,避免进一步损伤脊椎。使用硬板担架的搬运方法是最安全和有效的。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脊椎骨折的病人需要搬运,如果采用单人肩负法或者两个人一人抬头一人抱脚的方法,可能会导致脊椎受到进一步的损伤,甚至造成永久性的伤害。而如果使用硬板担架,就像给病人穿上了一个坚固的护甲,可以确保脊椎得到最好的保护,避免任何意外发生。所以,对于脊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一定要选择硬板担架。

分享
Scan me!
煤矿职称试题练习
相关题目
1065、有人触电导致呼吸停止、心脏停跳,此时在场人员应()。

A.  迅速将伤员送往医院

B.  迅速做心肺复苏

C.  立即打急救电话,等待急救人员赶到

解析:答案:B. 迅速做心肺复苏 解析:当有人触电导致呼吸停止、心脏停跳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一种急救方法,通过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来维持伤员的生命体征,直到急救人员到达。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维持伤员的生命,直到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联想例子: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朋友在触电事故中受伤,呼吸停止、心脏停跳,这时候你就像是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通过进行心肺复苏,你可以帮助他们重新获得生机,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这个过程就像是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给予伤员希望和生命力。所以,学会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你在紧急情况下挽救他人的生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5c-bceb-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66、进行心脏复苏时,病人的正确体位应为()。

A.  仰卧位

B.  俯卧位

C.  侧卧位

解析:在进行心脏复苏时,病人的正确体位应为仰卧位。仰卧位是因为在进行心脏复苏时,需要保持病人的胸部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病人是俯卧位或侧卧位,那么心脏复苏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为这些体位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角度来进行有效的心脏按压。所以,仰卧位是最适合进行心脏复苏的体位,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复苏成功的几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60-b751-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67、()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A.  请医生急救

B.  送往医院

C.  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解析:答案:C。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当有人触电时,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切断触电者与电源的联系,可以通过关闭电源开关、使用绝缘工具等方法来实现。这样可以避免电流继续通过触电者的身体,减少伤害。 举个例子,就好像触电者的身体是一个电路,电流就像是在这个电路中流动的水一样。如果不及时切断电源,就好比水一直在流动,触电者就会持续受到伤害。因此,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就像是关闭水龙头,停止水流,从而保护触电者的身体不再受到伤害。 所以在面对触电事故时,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为后续的急救和送医提供更多的时间窗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63-676f-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68、对()损伤的伤员,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

A.  面部

B.  脊柱

C.  头部

解析:答案:B 脊柱 解析:对脊柱损伤的伤员,不能用一人抬头、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运。这是因为脊柱是人体的支柱,如果脊柱受伤,搬运时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损伤,甚至导致永久性的伤残。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担架等专业的搬运设备,保持伤员的脊柱稳定,避免移动。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伤员的伤害。 举个例子,就好像脊柱是一根支柱,如果支柱受损,就像建筑物的结构受到破坏一样,继续移动伤员就像在破坏建筑物,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脊柱损伤的伤员需要特别小心搬运,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66-0057-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69、将伤员转运时,应让伤员的头部在(),便于救护人员时刻注意伤员的面色、呼吸、脉搏,必要时要及时抢救。

A.  前面

B.  后面

C.  前面、后面无所谓

解析:在将伤员转运时,应让伤员的头部在后面。这样可以让救护人员时刻注意伤员的面色、呼吸、脉搏,及时发现并抢救可能出现的问题。 想象一下,如果将伤员的头部放在前面,救护人员可能无法及时观察到伤员的面色、呼吸和脉搏,导致错过抢救的最佳时机。所以正确的位置是让伤员的头部在后面,这样可以确保伤员得到最好的护理和救助。 所以,无论是在实际救护工作中还是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要牢记这个原则,保障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68-a56d-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70、下列哪项不是现场急救原则()。

A.  先排险后施救

B.  先救命后治伤

C.  先疏导后救伤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现场急救原则。正确的现场急救原则是先排险后施救,即在确保自己和现场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急救操作;先救命后治伤,即在急救过程中要优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而选项C中的先疏导后救伤是错误的,因为在急救过程中,应该首先进行救治,而不是疏导。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有人在水中溺水,如果你首先去疏导周围的人群,而不是立即施救,那么可能会延误救援的时间,导致溺水者的生命受到威胁。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先确保自己和现场安全,然后立即施救溺水者,最大限度地保障其生命安全。这样就符合现场急救的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6b-2f7a-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71、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爆破,不得使用()或普通导爆索,严禁使用火雷管。

A.  导爆管

B.  瞬发电雷管

C.  毫秒延期电雷管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爆破中使用的爆破器材。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爆破中,不得使用导爆管或普通导爆索,严禁使用火雷管。导爆管和普通导爆索是一种传统的爆破器材,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事故。而火雷管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器材,更加危险,容易导致爆炸事故。 正确的选择是瞬发电雷管。瞬发电雷管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爆破器材,能够精确控制爆破时间,提高爆破效果,减少事故风险。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如果在煤矿井下使用火雷管进行爆破,就像是在火药桶旁边点燃了一根导火线,非常危险。而使用瞬发电雷管就像是通过遥控器精准地控制了爆破时间,就像是在安全距离外按下了引爆按钮,更加安全可靠。 因此,正确的选择是瞬发电雷管,这样能够确保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爆破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6d-ca0f-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72、井下爆炸材料库应采用硐室式或()。

A.  套间式

B.  壁槽式

C.  躲避洞式

解析:答案解析:B. 壁槽式 在井下爆炸材料库的设计中,应采用壁槽式。壁槽式是指在矿井中开凿出的一种储存爆炸物品的储存空间,通常是在矿井的侧壁或者支柱上开凿出来,用于存放爆炸物品。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隔离爆炸物品,减少爆炸的危险性。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像我们在家里存放危险化学品时,会选择专门的柜子或者储物间来存放,以防止意外发生。同样,在矿井中,采用壁槽式设计的爆炸材料库也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矿工的安全。因此,选择壁槽式作为井下爆炸材料库的设计方式是非常合理和安全的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70-858d-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73、井下爆炸材料库房距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巷道、主要硐室以及影响全矿井或大部分采区通风的风门的法线距离:硐室式的不得小于()m,壁槽式的不得小于60m。

A.  80

B.  100

C.  120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井下爆炸材料库房的安全距离要求。根据规定,井下爆炸材料库房距离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巷道、主要硐室以及影响全矿井或大部分采区通风的风门的法线距离,硐室式的不得小于100m,壁槽式的不得小于60m。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矿井里面有一个爆炸材料库房,里面存放着易燃易爆的物品。如果这个库房离井筒、井底车场、运输巷道、硐室或通风风门太近,一旦发生爆炸,可能会对矿井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引发更大的事故。 因此,规定了爆炸材料库房与其他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以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行。硐室式和壁槽式的距离要求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结构和功能不同,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安全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73-c6e8-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74、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的贮存量不得超过()天的供应量,其中炸药量不得超过400kg。

A.  3

B.  2

C.  1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煤矿井下爆炸材料的贮存管理。根据规定,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的贮存量不得超过1天的供应量,其中炸药量不得超过400kg。 这个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煤矿井下爆炸材料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如果贮存量超过规定的天数供应量,可能会增加爆炸的风险。而炸药量不得超过400kg的规定,则是为了控制爆炸材料的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安全问题。 举个例子,就好比我们家里的储备食物一样。如果我们储备的食物超过了我们能在一天内消耗的量,就可能导致食物变质或浪费。同样,煤矿井下爆炸材料的贮存量也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安全生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05f33-d176-897c-c0dc-76edc6d0d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