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窝藏毒赃罪以及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1)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之规定,明知系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所得而进行窝藏,构成窝藏毒赃罪。(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包庇贩卖毒品的近亲属,窝藏毒赃的不具有情节严重情形的,归案后认罪、悔罪、积极退赃,且系初犯、偶犯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综上,本题答案为对。
答案:A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窝藏毒赃罪以及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1)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之规定,明知系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所得而进行窝藏,构成窝藏毒赃罪。(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包庇贩卖毒品的近亲属,窝藏毒赃的不具有情节严重情形的,归案后认罪、悔罪、积极退赃,且系初犯、偶犯的,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综上,本题答案为对。
A. 医疗事故罪
B. 非法行医罪
C. 生产、销售假药罪
D. 诈骗罪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对答题者对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生产、销售假药罪、诈骗罪的罪名之间的区别。(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构成医疗事故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具有合法资格的医务人员,曹某不是合法医务人员故此A项错误;(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行医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非法行医罪名需情节严重,本案中曹某治病行为未造成患者残疾、组织损伤、未被卫生行政部门处罚过等情节严重行为,故不构成非法行医罪,故此B项错误;(3)生产、销售假药罪主要行为为生产、销售假药,本题中未发现曹某生产、销售假药,故此C项错误;(4)本案中曹某隐瞒自身不懂医术事实,虚构会行医事实,诈骗患者财物,构成诈骗罪。综上,本题选D
A. 村委会主任谭某用伪造的发票将集体公款5万元据为己有
B. 国有医院采购科科长唐某在药品采购过程中收受两家制药企业的手续费3万元
C. 国有公司经理张某以个人名义将公款50万元借给亲属开的公司使用,未谋取个人利益
D. 民政局局长冯某将20万元公款以自己名义借给朋友开的公司使用,未谋取个人利益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挪用公款罪构成。(1)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故此A项村委会主任谭某主体不适格,不构成挪用公款罪;B.国有医院采购科科长如是国家工作人员的,非法收受他人贿赂,构成受贿罪;如不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则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故B项错误;故C中国有公司经理张某和D中民政局局长冯某构成挪用公款罪。综上,本题选CD
A. 准备参军的陈某
B. 今年6周岁的小丽
C. 回国定居的华侨陈某
D. 在中国境内的常住外国人约翰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居民身份证的申领。(1)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二条之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故此B项正确;(2)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九条之规定,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迁入内地定居的,华侨回国定居的,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定居并被批准加入或者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办理常住户口登记时,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故此A、C项正确,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ABC
A. 行政处罚
B. 行政强制措施
C. 行政征收
D. 行政强制执行
解析:解析:本案中,行政机关对孙某毁林采矿作出了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通知,此为行政强制措施,而不是行政处罚。县林业局、矿产资源管理局与安监局要求孙某合法开采,如发现有毁林或安全事故,将依法查处。后因孙某继续从事毁林采矿违法行为,三部门共同发出责令孙某立即停止违法开采,对被破坏的生态进行整治的通知。该停止不是因为孙某的其他违法行为而对其作出的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而是基于共毁林采矿行为而责令其停止违法开采的行政强制措施,在责令孙某停止开采的同时,还伴随着要求其对被破坏的生态进行整治,当然还将根据其违法情形对其作出进一步的行政处罚决定。
解析: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三条,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违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的,应当立即扣押;本案谈好嫖资200元,且甲男随身携带,应当进行扣押。故本题选对。
A. 甲的行为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拐卖妇女罪,实行数罪并罚
B. 甲虽然实施了收买与拐卖两个行为,但由于两个行为具有牵连关系,对甲仅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论处
C. 甲虽然实施了收买与拐卖两个行为,但根据《刑法》的特别规定,对甲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D. 由于收买与拐卖行为侵犯的客体相同,而且拐卖妇女罪的法定刑较重,对甲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也能做到罪刑相适应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数罪并罚、拐卖妇女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知识点。(1)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二百四十一条第五款的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定拐卖妇女罪,故此A项错误;(2)收买与拐卖,不具有必然的牵连关系,故此B项错误;(3)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二百四十一条第五款的规定,故此C项正确;(4)根据《刑法》第五条、第二百四十条、第二百四十一条第五款的规定,故此D项正确;综上,本题选CD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单位犯罪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法释(1999)14号)规定:第二条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综上,本题选对
A. 某公司未经用户同意,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出售给第三方
B. 某公司在处理用户数据时,未能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用户信息泄露
C. 个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无关信息,被其他用户举报
D. 某公司未及时更新用户信息,导致用户信息失效或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运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第三十二条任何组织、个人收集数据,应当采取合法、正当的方式,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数据。法律、行政法规对收集、使用数据的目的、范围有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目的和范围内收集、使用数据,故选项A正确;第二十七条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培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履行上述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故选项B正确;第二十九条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加强风险监测,发现数据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处置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选项D未及时发现数据安全风险,故选项D正确;选项C未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也未损害他人利益,未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有关规定。综上所述本题选ABD
A. 甲教唆乙实施杀害丙的行为,结果乙口头允诺,但实际只是去丙家盗窃了一台彩电,则甲不构成教唆犯
B. 甲、乙共同约定实施盗窃行为,在盗窃得逞之后,甲临时起意,向乙使了个眼色,乙心领神会放了把火毁灭现场,致使大量财物被烧毁,则甲构成放火罪的教唆犯
C. 甲已经打算实施杀人行为,但是还在犹豫之中,乙见状给甲打气,鼓励甲实施,结果甲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则乙构成教唆犯
D. 甲对乙说:“你去犯罪吧!”结果乙实施了抢劫行为,则甲构成教唆犯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教唆犯的构成。《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1)甲教唆乙实施杀害丙,乙没有实施,甲构成教唆犯,由于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对甲从轻或减轻处罚。故此A选项错误。(2)甲向乙使眼色,目的就是让乙放火毁灭现场,乙实施了甲教唆的行为,放火致使大量财物被烧毁。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因此甲构成教唆犯。故此A选项正确。(3)教唆犯是指唆使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产生犯罪意图,甲已经打算实施杀人行为,即已经产生犯罪意图,乙鼓励甲实施,应当认为乙具有共同犯罪故意,按一般共同犯罪的从犯处理。故此C选项错误。(4)教唆他人犯罪,要主观上应当有教唆他人实施犯罪的故意,故意内容应当是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实施犯罪而进行教唆,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犯罪为行的发生。本题甲对乙说你去犯罪吧,无法体现出甲有教唆的故意。故此D选项错误。综上,本题应选B。
A. 强迫交易罪
B.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C. 敲诈勒索罪
D.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和敲诈勒索罪择一重罪处罚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犯罪所得赃物处置中涉及的罪名。(1)根据《刑法》第226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强买强卖商品的;(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故此A项错误;(2)根据《刑法》第31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3)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4)该行为既是明知犯罪所得收购的,又以告发公安局为由敲诈勒索他人以500元购买价值1万元的商品,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和敲诈勒索罪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故此D正确项;综上,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