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段落”
B、 “字体”
C、 “样式”
D、 “编辑”
答案:B
解析:在Word编辑状态下,设置文本的字体、字号等属性通常需要使用“开始”选项卡中的“字体”组。在这个组中,你可以找到各种设置文本外观的命令,比如选择字体、调整字号、加粗、斜体等。 举个例子,就好像你在画画时选择了不同的颜色和画笔,设置文本的字体和字号也是为了让文本看起来更加美观和易读。比如,当你想要强调某个词或句子时,可以选择一个粗体的字体;当你想要让标题更加突出时,可以选择一个较大的字号。 所以,在Word中,通过“字体”组中的命令,你可以轻松地调整文本的外观,使其更符合你的需求和审美观。
A、 “段落”
B、 “字体”
C、 “样式”
D、 “编辑”
答案:B
解析:在Word编辑状态下,设置文本的字体、字号等属性通常需要使用“开始”选项卡中的“字体”组。在这个组中,你可以找到各种设置文本外观的命令,比如选择字体、调整字号、加粗、斜体等。 举个例子,就好像你在画画时选择了不同的颜色和画笔,设置文本的字体和字号也是为了让文本看起来更加美观和易读。比如,当你想要强调某个词或句子时,可以选择一个粗体的字体;当你想要让标题更加突出时,可以选择一个较大的字号。 所以,在Word中,通过“字体”组中的命令,你可以轻松地调整文本的外观,使其更符合你的需求和审美观。
A. 对选定的段落进行页眉/页脚 设置
B. 在选定的段落内进行 查找、替换 操作
C. 对选定的段落进行拼写和语法检查
D. 对选定的段落进行字数统计
解析:这道题目是关于在word编辑状态下可以进行的操作的选择题。正确答案是A. 对选定的段落进行页眉/页脚设置。 在word编辑状态下,我们可以对选定的段落进行很多操作,比如对选定的段落进行查找、替换操作,对选定的段落进行拼写和语法检查,对选定的段落进行字数统计等等。但是,对选定的段落进行页眉/页脚设置是不可以的。页眉和页脚是整个文档的属性,而不是单独某个段落的属性,所以我们需要在整个文档的页面设置中进行页眉/页脚的设置。 举个例子,就好像在一本书中,页眉和页脚通常是整本书的标题和页码,而不是每一页的段落内容。所以在word编辑状态下,我们需要在页面设置中统一设置页眉和页脚,而不是针对某个段落进行设置。
A. “文档1” 被存盘
B. 打开“另存为”对话框供进一步操作
C. 自动以 “文档1” 存盘
D. 不能以 “文档1 ”存盘
解析:在Word编辑状态下,当执行文件选项卡中的保存命令后,会打开“另存为”对话框供进一步操作。这是因为在新建文档的情况下,保存命令会提示你选择文档的保存位置、文件名以及文件格式等信息,以确保文档能够被正确保存。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你正在写一篇重要的作文,但是还没有保存过。当你点击保存命令时,就好像你告诉电脑:“请帮我保存这篇作文”,然后电脑会问你:“保存在哪里?叫什么名字?要保存成什么格式?”这时候你就需要在“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保存的位置、文件名和格式,确保作文被妥善保存。 所以,答案是B. 打开“另存为”对话框供进一步操作。
A. .ppt
B. .xls
C. .docx
D. .txt
解析:答案:C. .docx 解析:Word文档文件的扩展名是.docx,表示这是一个Microsoft Word文档文件。其他选项中,.ppt表示PowerPoint演示文稿文件,.xls表示Excel工作表文件,.txt表示文本文件。每种文件类型都有对应的扩展名,方便我们识别和打开文件。 举个例子,就好像文件的扩展名就像是文件的身份证,通过不同的扩展名我们可以快速地识别文件类型,就像我们通过身份证号码可以快速识别一个人的身份信息一样。希望这个比喻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A. 不显示“w1.docx”文档内容,但“w1.docx”文档并未关闭
B. 该窗口和“w1.docx”文档都被关闭
C. “w1.docx”文档未关闭,且继续显示其内容
D. 关闭了“w1.docx”文档,该窗口并未关闭
解析:答案:A. 不显示“w1.docx”文档内容,但“w1.docx”文档并未关闭 解析:单击活动窗口的最小化按钮会使该窗口最小化到任务栏,不再显示文档内容,但文档并未关闭,只是隐藏起来了。你可以随时再次点击任务栏上的图标来恢复显示该文档内容。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你正在看一本书,突然有人来敲门,你想暂时放下书去开门。这时你可以把书合上放在桌子上,但书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不看而已。当你处理完事情后,可以再次打开书继续阅读。活动窗口的最小化按钮就像是把书合上放在桌子上,只是暂时不显示而已。
解析:错误。运算器是计算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件,主要负责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但它并不等同于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等部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指令、控制数据流动和处理各种运算。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台计算机就像一个工厂,中央处理器(CPU)就像是工厂的总经理,负责指挥整个工厂的运作。而运算器就像是工厂里的计算员,负责进行各种数学运算和逻辑判断。虽然运算器是中央处理器的一部分,但并不等同于中央处理器。
解析:答案:正确 解析:一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数码组成,每一位可以是0或1,用来表示不同的信息。因此,字节是计算机存储信息的最基本单位。举个例子,假如我们要表示字母"A",在计算机中会用一个字节的8位二进制数码来表示,比如ASCII码中字母"A"对应的二进制数码为01000001。所以,一个字节确实用8位二进制数码表示。
解析:这道题说的是大规模超大规模计算机是第四代计算机所采用的元器件,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第四代计算机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现的,采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使得计算机的性能大幅提升。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指集成电路中包含的晶体管数量在几千到几万个之间,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则是指集成电路中包含的晶体管数量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个之间。这种集成电路技术的应用使得计算机的体积更小,性能更强大,功耗更低,速度更快。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把计算机比作一个工厂,那么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就相当于工厂里的机器设备,数量多了,效率高了,生产速度也快了。所以第四代计算机采用了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得计算机的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解析:正确。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的物理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而软件系统则是指安装在计算机硬件上的各种程序和操作系统,用来控制硬件工作和实现各种功能。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就像人的身体和灵魂一样,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正常运行。 举个例子,如果把计算机比作一个人的身体,那么硬件系统就是人的各种器官和肢体,软件系统就是人的思想和灵魂。没有了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就无法运行;没有了软件系统,硬件系统也无法发挥作用。只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共同协作,计算机才能正常工作,完成各种任务。
解析:错误。250KB实际上等于250000个字节,因为1KB等于1000字节。所以250KB=250000字节。这是因为计算机存储数据时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系统,所以习惯上使用1000的倍数来表示存储容量。所以在计算存储容量时,要注意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比如1KB=1000字节,1MB=1000KB,1GB=1000MB等等。
解析:正确。计算机内部信息表示的方式是二进制数,即由0和1组成的数字系统。在计算机中,所有的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和处理,包括数字、文字、图像等。这是因为计算机中的电子元件只能识别高电平和低电平,即1和0,所以采用二进制数来表示信息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来更直观地理解。比如十进制数13,转换为二进制数为1101。这意味着在计算机中,数字13会以1101的形式存储和处理。 因此,二进制数在计算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计算机内部信息表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