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搜索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0.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危害不大的,不认为犯罪。

A、 轻微

B、 比较轻微

C、 显著轻微

D、 一般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犯罪的情节轻重对是否构成犯罪的影响。根据题干所述,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如果情节显著轻微的话,就不认为构成犯罪。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说,小明在学校里偷了同学的铅笔。这个行为本身是不对的,是有害的。根据法律规定,偷窃行为是犯罪的。但是如果小明只是偷了一支铅笔,并且是因为自己实在没有铅笔用了,情节非常轻微,那么可能不会被认定为犯罪。因为情节显著轻微,不足以构成犯罪行为。

因此,根据题干所述,正确答案是C:显著轻微。

Scan me!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41.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3a-345f-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反映犯罪本质特征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42-525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4a-592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里太多分别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55-4c5f-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无业游民王某,平时喜欢恶作剧取乐。一天,王某见一头公牛在村头吃草,便寻来一挂鞭炮绑于牛尾并点燃,公牛遭惊吓,发疯般冲向王某,王某急忙逃避。公牛紧追不舍,眼看即将追上,情节之下,王某拉过旁边一名老太太刘某挡在身前,导致刘某因惊牛严重冲撞而死亡。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62-40e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6.不属于国家赔偿方式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6a-be12-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7.”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刑法》的()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75-b51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的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7e-c95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9.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89-6071-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93-2469-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40.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危害不大的,不认为犯罪。

A、 轻微

B、 比较轻微

C、 显著轻微

D、 一般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犯罪的情节轻重对是否构成犯罪的影响。根据题干所述,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如果情节显著轻微的话,就不认为构成犯罪。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说,小明在学校里偷了同学的铅笔。这个行为本身是不对的,是有害的。根据法律规定,偷窃行为是犯罪的。但是如果小明只是偷了一支铅笔,并且是因为自己实在没有铅笔用了,情节非常轻微,那么可能不会被认定为犯罪。因为情节显著轻微,不足以构成犯罪行为。

因此,根据题干所述,正确答案是C:显著轻微。

Scan me!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相关题目
41.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A.  行为或者客体

B.  主体或者客体

C.  行为或者结果

D.  行为和结果

解析:答案解析:C。在刑法中,犯罪的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这是因为刑法强调的是犯罪的结果,即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所以在这道题中,正确答案是C。行为或者结果。

生动例子:比如,如果某人在中国境内盗窃了一辆汽车,虽然他可能是外国人,但是由于盗窃的结果发生在中国境内,根据刑法的规定,就认定他在中国境内犯罪。这就是犯罪结果的重要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3a-345f-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反映犯罪本质特征的是()

A.  刑事违法性

B.  刑法惩罚性

C.  社会危害性

D.  违法性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道题目。题目问的是反映犯罪本质特征的是什么,选项有刑事违法性、刑法惩罚性、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正确答案是C,社会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犯罪行为不仅仅是违法行为,更重要的是其对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造成的危害。因此,社会危害性是反映犯罪本质特征的重要指标。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偷窃行为。偷窃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如果偷窃的对象是一家小商店,可能只会对商店的经济利益造成一定损失,危害性相对较小;但如果偷窃的对象是一家银行,可能会对整个金融体系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危害性就会更大。因此,社会危害性是评判犯罪行为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42-525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

A.  犯罪人对自己的行为抱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

B.  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C.  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效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D.  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解析:解析:D。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在犯罪行为中,犯罪主体的主观方面包括犯罪人对自己的行为抱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以及对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主体的主观方面是构成犯罪的重要因素,也是法律认定犯罪责任的依据。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但仍然故意进行这个行为,那么他的主观方面就包括对自己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是构成犯罪的重要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4a-592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里太多分别是()

A.  均为直接故意

B.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C.  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D.  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解析: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刑法中对于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分。在这个案例中,丈夫甲明知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可能导致孩子丙中毒,但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这表明他对妻子乙是直接故意的,而对孩子丙是间接故意的。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为了报复某人而在他的饮料里放了毒药,但不知道他的朋友也会喝到这杯饮料,那么对于那个人来说,他对于报复对象是直接故意的,对于朋友则是间接故意的。因为他的行为导致了朋友的中毒,虽然他并没有直接针对朋友进行行动,但他的行为却间接地伤害到了朋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55-4c5f-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无业游民王某,平时喜欢恶作剧取乐。一天,王某见一头公牛在村头吃草,便寻来一挂鞭炮绑于牛尾并点燃,公牛遭惊吓,发疯般冲向王某,王某急忙逃避。公牛紧追不舍,眼看即将追上,情节之下,王某拉过旁边一名老太太刘某挡在身前,导致刘某因惊牛严重冲撞而死亡。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

A.  王某不构成犯罪,其行为是紧急避险行为

B.  王某应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

D.  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刑法中的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题目描述,王某的行为是恶作剧取乐,但最终导致了刘某的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分析王某的主观故意。

选项A表示王某的行为是紧急避险行为,但根据题目描述,王某的行为是出于恶作剧的目的,而不是为了自卫或避险,因此A选项不正确。

选项B表示王某应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但根据题目描述,王某的行为是有意为之的,而不是由于疏忽或过失导致的,因此B选项也不正确。

选项C表示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在这种情况下,王某虽然没有直接意图杀死刘某,但他的行为却是有意导致刘某死亡的,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D表示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根据题目描述,王某的行为虽然导致了刘某的死亡,但他并没有直接意图杀死刘某,而是间接导致的,因此D选项不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是C: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62-40e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6.不属于国家赔偿方式的是()。

A.  支付赔偿金

B.  返还财产

C.  恢复原状

D.  重新颁发营业执照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国家赔偿方式。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因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在国家赔偿中,通常有几种方式来进行赔偿,比如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而选项D中的重新颁发营业执照并不属于国家赔偿的方式,因为重新颁发营业执照更多是一种行政行为,而非赔偿方式。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小明的公司因为政府的错误行为导致停业,小明可以向政府要求国家赔偿。政府可以选择支付赔偿金给小明、返还被没收的财产,或者帮助小明恢复公司原来的经营状态。但政府不会通过重新颁发营业执照来进行赔偿,因为这并不能真正解决小明因政府错误行为而遭受的损失。因此,选项D不属于国家赔偿方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6a-be12-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7.”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刑法》的()原则。

A.  罪刑法定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罪行相适应

D.  罪责自负

解析:解析:A选项“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刑事法律必须明文规定某行为构成犯罪,并规定了相应的刑罚,法律不允许对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进行定罪处刑。这个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保护公民权利的重要法律保障。在我国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体现了法治精神,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避免了滥用刑罚的情况发生。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在我国刑法中,盗窃、抢劫等行为被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并规定了相应的刑罚,而像“不礼貌行为”这样的行为没有被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因此不能对其定罪处刑。这就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体现。

因此,根据题干中的描述,正确答案是A选项“罪刑法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75-b51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的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

A.  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

B.  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

C.  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该人民警察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D.  由交通工具所有人承担

解析:答案解析: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的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应当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生活中,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帮助理解这个知识点:比如,如果警察在追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不慎损坏了市民的私人车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警察所属机关应该对损坏的车辆进行赔偿。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确保了公安机关在侦查犯罪过程中的正当权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7e-c95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9.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

A.  制服性强制措施

B.  继续盘问

C.  保护性约束措施

D.  刑事拘留

解析:解析:正确答案是C。对于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这是为了保护病人本人和他人的安全,防止其造成更大的危害。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有一个精神病人在公共场所产生了暴力行为,威胁到周围人的安全。为了防止他继续伤害他人或者自己,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比如用软绳子将其约束住,带到安全的地方进行观察和处理,以确保他和周围人的安全。这种措施是为了保护病人本人和社会大众的利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89-6071-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

A.  戒严

B.  部分地区戒严

C.  交通管制

D.  现场管制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公安机关在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时可以采取的措施。选项A的戒严是指在战争、动乱等特殊情况下由政府实施的一种临时军事管制措施,不适用于此题。选项B的部分地区戒严也是一种临时军事管制措施,不符合题意。选项C的交通管制是指在特定区域和时间内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停留,是公安机关常用的措施之一,符合题意。选项D的现场管制是指在特定地点对人员、车辆进行管制,不够全面,因此不是最佳答案。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在城市举办大型活动时,为了确保活动的安全和秩序,公安机关可能会实行交通管制,限制某些道路的通行,或者禁止停车等措施,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交通管制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93-2469-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