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搜索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71.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A、 侮辱、诽谤、控告

B、 诽谤、检举、诬告陷害

C、 侮辱、控告、诬告陷害

D、 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保护的原则。正确答案是D。在选项中,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都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侵犯行为。侮辱是指对他人进行言语或行为上的贬低和羞辱;诽谤是指对他人进行虚假的负面描述和指责;诬告陷害是指对他人进行不实的指控和陷害。这些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因此公民的人格尊严应当受到保护,禁止使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这些侵犯行为。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小明在学校里被同学诽谤说他偷了别人的东西,这是对小明人格尊严的侵犯。即使最后证明小明并没有偷东西,但是这个诽谤行为已经给小明带来了困扰和伤害。因此,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尊严,不做伤害他人的行为。

Scan me!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72.有()或者有群众报警公民住所内正在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安全的案(事)件,或者违法存放危险物质,不立即检查可能对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立即检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7d-a42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86-96d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4犯罪分子持刀冲向民警时,被民警开枪击中大腿,倒地不起,民警()使用武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8e-da4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5.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予以行政处罚,因违法行为人逃跑等原因无法履行告知义务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公告方式予以告知。自公告之日起()内,违法嫌疑人未提出申辩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9b-0e03-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选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a3-20d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7.下列选项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的人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ac-a143-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8.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委员会或者()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代表提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b5-4969-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9.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be-4b7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能够行使哪项职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c6-d6f7-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1.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cf-1b69-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71.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A、 侮辱、诽谤、控告

B、 诽谤、检举、诬告陷害

C、 侮辱、控告、诬告陷害

D、 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保护的原则。正确答案是D。在选项中,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都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侵犯行为。侮辱是指对他人进行言语或行为上的贬低和羞辱;诽谤是指对他人进行虚假的负面描述和指责;诬告陷害是指对他人进行不实的指控和陷害。这些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因此公民的人格尊严应当受到保护,禁止使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这些侵犯行为。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小明在学校里被同学诽谤说他偷了别人的东西,这是对小明人格尊严的侵犯。即使最后证明小明并没有偷东西,但是这个诽谤行为已经给小明带来了困扰和伤害。因此,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尊严,不做伤害他人的行为。

Scan me!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相关题目
72.有()或者有群众报警公民住所内正在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安全的案(事)件,或者违法存放危险物质,不立即检查可能对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立即检查。

A.  证据表明

B.  线索反映

C.  上级指令

D.  迹象表明

解析:解析:答案是A。根据题干中的描述,当有证据表明或者有群众报警公民住所内正在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安全的案(事)件,或者违法存放危险物质时,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立即检查。证据是指可以证明某个事实或者情况的材料或者信息,是对某个事件发生的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证据表明可能存在危险,人民警察有权利立即进行检查。

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如果有人向警察报告说某个住宅内有人持有枪支并且威胁到周围居民的安全,这就是一个证据表明可能存在危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警察可以出示工作证件并立即前往该住宅进行检查,以确保公共安全和居民的人身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7d-a42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

A.  司法权

B.  行政权

C.  立法权

D.  检察权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能。正确答案是C: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主要行使的是立法权。他们制定通过法律、决定和法规,规定国家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国家的"大脑",他们制定的法律就像是国家的"规矩",规定了国家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确保国家的正常运转和公民的权益得到保障。所以,选项C:立法权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86-96d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4犯罪分子持刀冲向民警时,被民警开枪击中大腿,倒地不起,民警()使用武器。

A.  可以继续

B.  应当立即停止

C.  可以停止

D.  应当继续

解析: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当犯罪分子持刀冲向民警时,如果民警已经成功将其击倒并且不再构成威胁,民警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以避免过度使用武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正确答案是B: 应当立即停止。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如果一只凶猛的狮子冲向你,你用枪射中了它的腿,它倒地不起了。这时候,狮子已经不再构成威胁,你就不应该再继续开枪了,而是应该立即停止使用武器,以免对狮子造成过度伤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8e-da4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5.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予以行政处罚,因违法行为人逃跑等原因无法履行告知义务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公告方式予以告知。自公告之日起()内,违法嫌疑人未提出申辩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A.  60日

B.  30日

C.  10日

D.  7日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公告方式告知的规定。根据该法规定,对于因逃跑等原因无法履行告知义务的违法行为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公告方式予以告知。在公告之日起7日内,违法嫌疑人未提出申辩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因此,正确答案是D: 7日。

联想例子: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因为违法行为逃跑了,公安机关就像是在广场上张贴告示一样,告知这个人需要接受行政处罚。如果在7天内这个人没有出现或提出申辩,那么公安机关就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9b-0e03-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选举。

A.  全国人大代表

B.  政协委员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全国人民

解析:解析:正确答案是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主席、副主席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们的产生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程序。

举个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像是一个班级的同学代表大会,而主席、副主席就像是班级的班长和副班长。班长和副班长的产生需要全班同学的选举投票,最终由全班同学代表大会选出来。这样就能更形象地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这个知识点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a3-20d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7.下列选项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的人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

解析:解析:D选项不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等高级领导人,但没有权力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因此,选项D是不正确的。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类比来理解这个知识点。想象一下,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副院长就像是一座“司法大山”,他们的权力和地位非常稳固,不受轻易动摇。而其他高级领导人则像是“政治大厦”,虽然也很重要,但相对来说更容易受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影响和控制。这样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范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ac-a143-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8.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委员会或者()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代表提议。

A.  五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三分之二

D.  五分之二

解析:解析:正确答案是A: 五分之一。

详细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这是为了确保宪法修改的程序合法合规。

生活联想: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班级有50个学生,那么提议修改宪法的人数至少需要有10人(50的五分之一)。这样才能确保宪法修改的提议是经过一定数量的代表同意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b5-4969-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9.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届。

A.  一

B.  两

C.  三

D.  四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的届数限制。根据相关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学生会的主席,你连续担任两届主席后,就需要给其他同学机会,不能再连续担任第三届主席。这样可以保持学生会的活力和多样性,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管理学生会的工作。所以,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是为了保证机构的稳定和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be-4b7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能够行使哪项职权?()

A.  解释宪法,监督司法的实施

B.  解释法律

C.  修改法律

D.  制定宪法

解析:解析:答案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其职责是解释宪法、监督司法的实施、解释法律和修改法律,但不包括制定宪法的职权。制定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

生活中,我们可以联想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就像是一个学校的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学校的规章制度、监督学校的教学质量、解释学校的规定并修改规定,但不具备制定学校章程的权力,这需要由学校的全体师生代表共同决定。这样就更容易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力范围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c6-d6f7-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1.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是()

A.  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单位

B.  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

C.  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和单位

D.  违反治安管理已不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和单位

解析:解析:选项C正确。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自然人和单位。这种处罚主要是针对一些轻微的违法行为,不足以构成刑事犯罪,但仍需要进行处罚和管理。比如,一些轻微的交通违规、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都可以被治安管理处罚。

生动例子:就好比在学校里,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打闹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老师可能会让他站在教室后面罚站,这就是一种治安管理处罚。这种处罚不会对学生做出严厉的惩罚,但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cf-1b69-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