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1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搜索
2021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未满14周岁的人犯了罪,法律不会追究他的刑事责任,而是会采取其他教育、矫正等措施来帮助他成长。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假设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小明,他因为调皮捣蛋偷了一部手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小明因为未满14周岁,完全不负刑事责任,所以法律不会对他追究刑事责任。但是,警方会找到小明的家长,对他进行教育和矫正,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走上正确的道路。

Scan me!
2021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34.张某家住北京市东城区,在朝阳区有一处商业用房,市拆迁办(在西城区)决定对其房屋拆迁,张某不服,诉至法院,此案应由哪个法院受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4b-61a2-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56-987b-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旅游胜地长滩岛于今年4月起封岛半年,以修复环境并进行基础设施修缮升级。封岛后,长滩岛将禁止游客上岛,只有当地居
民和持有许可证的人能留在岛上。这说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61-915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我国《宪法》专章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6d-501c-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7a-264c-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85-b4a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0.在热带洋面上生成发展的低气压系统称为热带气旋。强烈的热带气旋伴有狂风暴雨掀起巨浪、引发风暴潮。随着它的移动和登陆,给所经洋面上的船只和陆地上的农田、房屋等造成极大的破坏。国际上以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强度并进行分类。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12级以上的热气旋通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93-c7d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9d-0e76-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一主张的哲学依据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a9-d09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原则上应由管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b4-c896-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1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2021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3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未满14周岁的人犯了罪,法律不会追究他的刑事责任,而是会采取其他教育、矫正等措施来帮助他成长。

举个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假设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小明,他因为调皮捣蛋偷了一部手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小明因为未满14周岁,完全不负刑事责任,所以法律不会对他追究刑事责任。但是,警方会找到小明的家长,对他进行教育和矫正,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走上正确的道路。

Scan me!
2021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相关题目
34.张某家住北京市东城区,在朝阳区有一处商业用房,市拆迁办(在西城区)决定对其房屋拆迁,张某不服,诉至法院,此案应由哪个法院受理:

A.  朝阳区法院

B.  东城区法院

C.  西城区法院

D.  以上三个法院都可以

解析:解析:根据中国法律规定,行政诉讼案件应当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在这道题中,张某家住在东城区,商业用房在朝阳区,市拆迁办在西城区,因此根据规定,此案应由朝阳区法院受理。选项A正确。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张某家住在东城区,商业用房在朝阳区,市拆迁办在西城区,就好像是一个人同时在三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关系。而根据法律规定,行政诉讼案件应当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所以这个案件应该由朝阳区法院受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4b-61a2-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

A.  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

B.  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

C.  原判刑期以上三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三个月

D.  原判刑期以上二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二个月

解析:解析:B选项为正确答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这是因为缓刑是对犯罪分子的一种宽大处理,通过缓刑考验期的观察和教育,希望能够使犯罪分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重新融入社会。如果缓刑考验期太短,可能无法达到这个目的,所以规定了最低的考验期限制。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假如小明因为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法院决定对其进行缓刑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小明的缓刑考验期至少为一年,也就是说在这一年内,小明必须遵守法律,接受监督,积极改造自己,否则可能会被取消缓刑,继续执行原判刑期。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的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56-987b-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旅游胜地长滩岛于今年4月起封岛半年,以修复环境并进行基础设施修缮升级。封岛后,长滩岛将禁止游客上岛,只有当地居
民和持有许可证的人能留在岛上。这说明:

A.  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最终都将遭到自然的报复

B.  有限度地改造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

C.  环境问题主要源于自然系统内部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

D.  人类改造自然的对象性活动构成了人的物质生活本身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长滩岛封岛修复环境为例。选项B说有限度地改造自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是正确的。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但是如果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就会导致生态失衡,最终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保护环境,有限度地改造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举个例子,就像我们的家园地球一样,如果我们过度开发资源,破坏环境,最终会导致气候变化、生物灭绝等问题,对人类自身也会带来威胁。所以,我们应该像长滩岛一样,适度地改造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和地球共同繁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61-915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我国《宪法》专章规定了公民基本权利,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B.  公民有权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C.  基本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公民,法人也可以成为基本权利的主体

D.  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是有限度的,不能损害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解析:解析:C选项说法不正确。基本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公民,法人不可以成为基本权利的主体。法人指的是具有法律地位和法律权利的组织或团体,例如企业、机构等,而基本权利主要是指个人的权利。在我国《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是针对个人而言的,法人并不具备这些权利。

举例来说,比如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是企业作为法人并没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因为言论自由是针对个人的基本权利。所以,C选项是不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6d-501c-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A.  犯罪中止

B.  犯罪预备

C.  犯意表示

D.  不构成犯罪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刑法中的犯罪预备概念。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为实施犯罪行为而做好准备工作,但尚未开始实施犯罪行为的行为。在这道题中,某甲带着匕首向某乙家走去,明显是为了报复某乙而做准备,但由于突然腹痛而未能实施犯罪行为,因此属于犯罪预备。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一个小偷准备好工具,准备去偷东西,但在行动之前被警察发现了,虽然还没有实施盗窃行为,但已经做好了准备,这就是犯罪预备的概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7a-264c-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有()。

A.  促进经济发展

B.  增加就业

C.  稳定物价

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宏观调控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

首先,促进经济发展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政府通过调整政策来激励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水平。

其次,增加就业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政府通过采取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稳定物价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政府需要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

最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也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中的收支平衡,政府需要通过调整政策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85-b4a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0.在热带洋面上生成发展的低气压系统称为热带气旋。强烈的热带气旋伴有狂风暴雨掀起巨浪、引发风暴潮。随着它的移动和登陆,给所经洋面上的船只和陆地上的农田、房屋等造成极大的破坏。国际上以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来确定强度并进行分类。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12级以上的热气旋通称为()。

A.  强热带风暴

B.  热带低压

C.  台风D飓风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热带气旋的分类。热带气旋是在热带洋面上生成发展的低气压系统,强烈的热带气旋伴随着狂风暴雨和巨浪,给船只和陆地造成极大破坏。根据国际标准,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12级以上的热气旋通称为台风或者飓风。因此,正确答案是C。

联想示例:想象一下,台风或者飓风就像是大自然的破坏者,它们带来狂风暴雨,掀起巨浪,给船只和陆地带来极大的破坏。所以我们要警惕并做好防范措施,以保护自己和财产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93-c7d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

A.  宪法

B.  民法

C.  行政法

D.  侵权法

解析:答案解析:A。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安排,其他法律都必须遵循宪法的规定。在刑法这个领域,也必须以宪法为依据来制定相关法律。

生活中的例子:就好比建筑物的基础一样,宪法就像是国家的基础,其他法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果基础不牢固,建筑物就会倒塌;如果法律不符合宪法规定,就会违背国家的根本原则。所以,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宪法,这就好比建筑物的基础必须坚固一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9d-0e76-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一主张的哲学依据有()。

A.  感性认识是更改认识的来源和基础

B.  社会意识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的哲学依据。让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每个选项:

A: 感性认识是更改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这个说法并不是这一主张的哲学依据,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多地是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

B: 社会意识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需要社会意识的不断推动和传播。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个说法也是正确的,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需要通过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来实现。

D: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可以相互转化。这个说法也是正确的,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需要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转化。

因此,正确答案是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a9-d09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原则上应由管辖。

A.  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B.  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C.  争议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

D.  以上均可,由先受理案件法院管辖

解析: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管辖权的规定。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时,原则上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是因为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更容易获取相关证据和调查情况,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帮助理解这个知识点。比如,如果你在与他人发生纠纷时,通常会选择在对方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这样更有利于你的案件顺利进行和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作为管辖法院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47-8fb4-c896-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