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患者出现了青霉素过敏性休克。2、其急救措施是:(1)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迅速皮下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如心跳已停止可行静脉注射,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并立即报告军医。(2)呼吸抑制时,首先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给氧,并用尼可刹米与咖啡因交替注射,至病情好转。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可行气管切开。(3)立即静脉输液,滴入氢化可的松,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4)针刺人中、内关、十宣、涌泉等穴。(5)密切观察并记录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意识及其他变化。注意保暖,尽量不要搬动病人。3、(1)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加入其他药物时应注意配伍禁忌。(2)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保持输液通畅,防止液体滴空、针头堵塞及脱出。(3)输液速度随病情而定,心肺疾病、老年、婴幼儿输入宜慢,严重脱水、给甘露醇等脱水药输入宜快,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等宜慢。(4)严密观察输液反应,如有心悸、畏寒、高热、连续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并报告军医。必要时肌注异丙嗪25mg,并给氧气吸入等。(5)维持性输液病人,应定时更换输液导管及吊瓶。4、还应采取高热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1)按一般疾病护理常规。(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液体摄入量不少于3000ml,必要时记录。(3)体温在39度以上者,应予以物理降温,30分钟后须再次测量体温并记录结果。(4)每日早晚进行口腔护理,饮食前、后应漱口。口唇干燥者,可涂以液状石蜡或稀甘油,有疱疹可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软膏。(5)保持病人身体清洁,按时擦浴,及时更换衣服及被单,并注意保暖,使患者舒适。(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发热规律、特点及其伴随症状。在病人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发生。(7)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答案:1、患者出现了青霉素过敏性休克。2、其急救措施是:(1)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迅速皮下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如心跳已停止可行静脉注射,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并立即报告军医。(2)呼吸抑制时,首先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给氧,并用尼可刹米与咖啡因交替注射,至病情好转。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可行气管切开。(3)立即静脉输液,滴入氢化可的松,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4)针刺人中、内关、十宣、涌泉等穴。(5)密切观察并记录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意识及其他变化。注意保暖,尽量不要搬动病人。3、(1)严格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加入其他药物时应注意配伍禁忌。(2)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保持输液通畅,防止液体滴空、针头堵塞及脱出。(3)输液速度随病情而定,心肺疾病、老年、婴幼儿输入宜慢,严重脱水、给甘露醇等脱水药输入宜快,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物等宜慢。(4)严密观察输液反应,如有心悸、畏寒、高热、连续咳嗽等情况,应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并报告军医。必要时肌注异丙嗪25mg,并给氧气吸入等。(5)维持性输液病人,应定时更换输液导管及吊瓶。4、还应采取高热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1)按一般疾病护理常规。(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液体摄入量不少于3000ml,必要时记录。(3)体温在39度以上者,应予以物理降温,30分钟后须再次测量体温并记录结果。(4)每日早晚进行口腔护理,饮食前、后应漱口。口唇干燥者,可涂以液状石蜡或稀甘油,有疱疹可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软膏。(5)保持病人身体清洁,按时擦浴,及时更换衣服及被单,并注意保暖,使患者舒适。(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发热规律、特点及其伴随症状。在病人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发生。(7)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A. A.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范围
B. B.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
C. C.最小有效量与最小致死量之间的范围
D. D.极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
解析:这道题目的答案是错误的,正确答案应该是B。让我来详细解析各个选项: 【正确答案】B. 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 【解析】: 1. 药物安全范围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既能产生疗效又不会引起中毒反应的剂量范围。 2. 选项分析: - A选项: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 - 这个范围过大,包含了可能引起中毒的剂量 - B选项(正确):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 - 这是最安全的用药范围,既能保证疗效又不会引起中毒 - C选项:最小有效量与最小致死量之间 - 这个范围风险太大,接近致死剂量 - D选项:极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 - 极量本身就是最大治疗剂量,超过这个剂量就容易中毒 【示例说明】: 想象一个水杯: - 最小有效量 = 杯子装100ml水开始有效 - 最小中毒量 = 杯子装500ml水开始危险 - 安全范围 = 100ml到500ml之间 在这个范围内喝水既有效又安全,超出500ml就有危险了。 因此,药物的安全范围应该是在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A. 2~5mm
B. 1~2mm
C. 3~4mm
D. 5~6mm
解析:让我来为您解析这道题: 正确答案是C. 3~4mm 解析: 1. 瞳孔的正常直径范围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会有所变化,但一般情况下: - 在正常光线下,瞳孔直径通常为3-4毫米 - 这个大小既能保证足够的光线进入眼睛,又不会让过多光线造成不适 2. 分析其他选项: A. 2~5mm:这个范围太大了,包含了过小和过大的情况 B. 1~2mm:这个尺寸太小,通常是强光刺激或某些药物作用下的表现 D. 5~6mm:这个尺寸偏大,接近暗光环境或某些药物影响下的状态 3. 实际观察示例: - 当您在普通室内光线下看别人的眼睛时,瞳孔看起来就是适中的大小,大约像铅笔橡皮擦那么大 - 如果用尺子测量(当然实际操作中不建议这样做),就会发现确实是在3-4毫米左右 记住这个知识点很重要,因为瞳孔大小异常可能是某些疾病或中毒的表现。例如,瞳孔过大可能提示阿托品中毒,过小可能提示有机磷中毒等。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